分享

脱稿讲话

 xzjjm 2019-12-18
     讲到这里,我说现场的人都笑了。接着我又说“联想到我们销售业绩下滑的现实,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高先生说自他讲了这个故事后,对大家冲击很大,各部门都作了认真的反思,再配合其他的管理措施,采取了许多新的应对方案,接下来的几个月销售业绩逐步在回升。

以上是高先生用故事代替了简单的理论说教,起到了比平时想达到而达不到的效果。下面是一事业单位领导,在鼓励下属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实干时的一段脱稿发言,请参考:

华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在事后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华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心理学家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把在意事情的目的、结果或意义,不专心于事情过程本身的心态,叫做“华伦达心态”。

华伦达心态启示庄子也讲过类似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下注,则大失水准。庄子把这称之为“外重者内拙”。在竞技体育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比赛中发挥失常,大多因为“华伦达心态”。比较突出的例子是转播国足比赛时解说员描述某球员的射门:“中国队射门,打在对方守门员身上;再射,打在立柱上;再射,偏了……”为什么必进之球没踢进?过于注重动作的结果,过于考虑结果的意义,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使最简单的技术动作走样变形,心理的失衡导致比赛的失败。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应该避免“华伦达心态”。有的同志在处理问题时缩手缩脚;有的同志在迎接挑战时畏首畏尾;有的同志在作出决定时怕前怕后;有的同志在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有的同志在脱稿讲话时哆哆嗦嗦。这种种的工作中的非正常表现,问其原因往往是:“这项工作太重要,我不能失败。”

当然,这些同志重视工作、认真做事的精神值得称道,但如果将结果的好坏、决定的对错、选择的得失看得太重,忽视了工作本身的进程,迟迟不能进入正常的“行动状态”,最后反而会事与愿违。

工作中正常的表现一般应该是:指挥员“指挥若定”,领导者“从容不迫”,决策人“举重若轻”等等。要避免“华伦达心态”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不纠缠结果的胜负成败,专注于工作本身,精心考虑工作进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很快使自己进入这种比较理想的心理状态。决定最终结果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