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不是德国,更不是意大利日本,而是此国

 小天使_ag 2019-12-18

一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德国的闪击波兰,造成了英法的对德宣战。不久后,德国与意大利、日本形成军事联盟,即为协约国。

至此,世界大战的战火已不单单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欧洲最强大的几个欧洲国家也迅速卷入战争,使这场战争扩大到了横跨欧亚非的世界大战。

然而,真正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深层原因却不是德国,更不是意大利日本,而是源自当时在一战结束后贪婪的法国,源自巴黎和约以法国为首的战胜国对德国的羞辱。至于德国后来的爆发,也只不过是在这种极端羞辱下所发酵的产物罢了。那么当时战败的德国究竟经历了什么呢?法国又对战败的德国做了什么呢?这要从两国的历史积怨说起。

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大陆,德国还没有完全统一,但在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普鲁士经过了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了德意志。但就在统一战争期间,普鲁士与当时的欧洲大陆霸主法国产生了利益纠纷,并最终爆发了战争,即为普法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法国战败,作为条件,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而普鲁士则借势统一了德国,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统一后的德国工业化进程十分迅猛,很快就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之一。20世纪初期,德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英法等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越来越不满,希望重新瓜分世界。这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开始后,双方互有胜负,但却远远超过了各国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双方筋疲力尽之时,在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这使得德国的战争局势雪上加霜,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强大生产能力,此时的德国的战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德国投降后,法国人故意将会址选在凡尔赛宫,这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曾包围巴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当时就是在凡尔赛宫镜厅举行的加冕典礼,即德意志皇帝位。而这次德国战败,被迫求和的是德国人,而此时的法国特意选择凡尔赛宫和1月18日作为和会的开幕地点和时间,报复和羞辱成分不言而喻。不过,法国人的报复显然还远非于此。

克列孟梭代表法国要求收回普法战争期间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对法国进行巨额战争赔偿,并要求获得战后德国的工业与矿产的控制权,甚至要求处死德国皇帝并在德法之间建立一个“莱茵共和国”作为缓冲区。而英国却担心如果法国的主张全部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洲大陆的超级强国,从而破坏欧陆均势。另外,英国和美国也担心过于苛刻的条件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这不利于争取长期的和平局面。

虽然法国人极端的报复情绪遭到了英美的部分反对,但即便如此最后通过的《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的惩罚依然相当严厉,以致《凡尔赛和约》成为“帝国主义分赃的条约”。

根据协约,德国将失去大部分重工业区、土地丧失了1/8、65%的铁矿、45%的煤矿以及大部分的海外资产、商船,剩余的海军舰队也将被没收。此外,德国被要求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海军不得超过1.5万,不得建造大型战舰和潜艇,禁止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最要命的是德国需要支付给战胜国巨额的战争赔款。

和约的条款从巴黎传到德国国内,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成千上万的德国群众在各处集会,抗议协约国对德国的掠夺。但在协约国强大的武力威胁下,德国政府不得不签下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停战后的几年,德国人民一直生活在屈辱之中,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德国国内民不聊生,经济萧条,愤怒的德国民众对和约怨声载道。以致后来有人说,一战的结束恰好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种子,而地点就在法国的凡尔赛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