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中医情怀》之七--见瘤色变全家急,内外合治现神效

 AB向往神鹰 2019-12-18

见瘤色变全家急,内外合治现神效

        我母亲王秀梅,1935年生人,今年虚龄83岁。娘家住江山市石门镇界牌村,就在以中国丹霞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江郎山”附近。母亲有兄弟姐妹八人,她排行第七,在姐妹里最小,家族中人称“小姑”。母亲从小要强,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上学到衢州二中高中毕业。毕业后到江山坛石农业中学(后即坛石中学分部)任数学教师,因此与父亲相识并结婚。1985年又随父亲调动到江山二中任教,至1990年退休。母亲与父亲从1961年结婚以来,一路经风历雨,互敬互爱,在我的记忆中,从未见他们吵过架。父亲因有中医特长,在我母亲家族中挺有威信,每年春节去拜年时,都会有很多亲戚朋友过来让“小姑父”切脉诊病。

 2016年11月,父亲和母亲在宁波植物园 

        1976年是个多事之年。父亲告诉我说,那年2月2日正月初三,刚吃过早饭,就接到外婆家传来的口信,报大舅妈病重,要父亲火速赶往诊治。因我大舅早年病逝,大舅妈从22岁开始就守了寡,拉扯两个儿子长大,既当妈又当爹,十分不易。当时大舅妈年近六十,看到她病倒,一家人十分着急。父亲一进大门,大舅妈的媳妇就悄悄地告诉他:大舅妈已好几天吃不下饭,整天躺在床上流泪。听到父亲说话的声音,房里就传出大舅妈有气无力的哀声:“小姑夫,我这次恐怕是好不了啦。”父亲一边走进房间,一边安慰她:“不用怕,会有办法的。”父亲仔细地询问了发病和治疗经过,主要是左乳和右臂上各长了一个大“肿瘤”。大舅妈说:前20多天吧,因时近年关,家中铺盖衣被需要清洗,而儿子、媳妇先后患病,所以只好自己撑起一家的大小事宜。平日劳累,已是体乏人亏,又冒冰雪到池塘里洗衣被(当时农村没有自来水),回来后觉得浑身酸疼难忍,一夜之间就长出这么两个大瘤子,局部疼痛,还发了烧。家里人急忙送到江山人民医院诊治,医生诊断为“多发性脓肿”,用抗菌素治疗一周后病情未见好转。后又去石门镇一中医大夫处求治,诊为“寒性脓肿”,治疗却以银花、连翘、菊花、川芎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药。服药后局部疼痛稍有减轻,但仍卧床不起。当时已无发烧,食欲不振,腰部怕冷,大便少而硬,小便少但不热。查看她身上的大“瘤”,只见右上臂外侧和左乳外上方(胸大肌处)均有直径10厘米左右的半圆形肿块,质地较硬、皮色不变而微热,手臂牵扯疼痛不敢屈伸。父亲又切脉诊舌,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浮虚。

        父亲分析认为:本病起病突然,实为正虚气弱,寒邪入侵劳损之经脉,寒凝而成肿块,治疗宜温通经脉,活血散寒。父亲平日就喜用经方,就以医圣张仲景的桂枝附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处方如下:桂枝3钱、制附子2钱、焦白术3钱、白茯苓3钱、党参3钱、炙甘草1钱5分、当归3钱、泽兰叶3钱、炒白芍2钱、生姜三片、红枣四枚。1剂煎服。同时,在肿块处及腰部用葱姜蒜稍加芒硝大黄粉捣烂热敷。

        当日下午,经服药一剂(2煎)、热敷一次后,肿块处及全身疼痛缓解,仅觉腰部微酸。两肿块变软变小至鸡蛋大小,左胸大肌处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当晚已能吃一小碗米饭,再服第3煎,再热敷一次。

        翌日早晨:两肿块缩小至纽扣大小,胸大肌淋巴结也变小变软,仅右上臂发酸,手臂已能伸展。腹部有凉感,大小便正常,舌转淡红苔薄白,脉转有力而右脉稍虚无力,坐久汗自出,微恶风。

        原方去泽兰叶,桂枝用2钱、附子用1钱,加棉花根2两、陈皮1钱5分。服2剂。

        2月4日晚:温针腰部酸楚处3针。

        2月5日:能起床走动,硬结已消,左手臂和肩部仍酸,屈伸不利,气短,夜觉舌干但不多饮。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右较弱,左尺弱。下午起来后还教大家包粽子什么的,有说有笑。转方:桂枝用2钱、附子用1钱5分、党参1钱5分、焦白术3钱、炙甘草1钱、玄参3钱、棉花根2两、陈皮1钱5分、当归3钱、丹参3钱、姜黄3钱、鸡血藤5钱。3剂。服后逐渐痊愈。由于前两次就医效果不佳,大家感到病重难治,而父亲诊治内外结合,方法与众不同,见效如此之快,就觉得惊奇不已,都夸“小姑父”治病真有水平!

       后来大舅妈活到87岁,寿终正寝。

       中医治病讲究“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望、闻、问、切四诊,细问病人发病经过不可或缺。即使是现代医学辅助检查、检测仪器设备众多,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仍然是临床医生最基本的要求。此例“缓起属热,暴起属寒”,硬块经一夜即成,如水寒之成冰,“寒性肿块”的辨证诊断其实不难。只是病人和家属大都“见瘤色变”,介绍病情往往集中在“肿瘤”上。而年资浅些的医生有时也容易陷入“见瘤治瘤”的误区,看见肿块,要不用清热解毒去“消炎”,要不就用活血化瘀“消肿瘤”,治疗结果往往是背道而驰。

        桂枝附子汤出自《伤寒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方由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等药组成。原方虽为风湿留着肌肉而设,但其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用于本病甚是合拍。

        而父亲用药最为奇妙之处,因其善用草药治病,自采、自制、自带着一些常用片、丸、散剂,此例中在内服温散之汤的同时,局部以祛风散寒加清热解毒药外敷,以防化热化脓。内外结合,方能见效神速。

       第二天以后的处方中均有棉花根2两,是因为当时药店里黄芪经常缺货,故遇到需用补气药之时,父亲就地取材,常用学校种植之棉花根加重分量来替代,效果不错,还为患者省下不少钱。据《中药大词典》记载,棉花根能补虚,平喘,调经。可治体虚咳喘、疝气、贫血、子宫脱垂等。

     大学毕业后第3年,我将这个医案整理后发表在《浙江中医药杂志》1986年第四期上,题目为“寒性肿块务须温散”。

【王芳聊中医】

一起分享中医生活的点滴

长按关注: wangfangcha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