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中医情怀》之三--穷乡僻壤经风雨,初识神奇“石菖蒲”

 AB向往神鹰 2019-12-18

穷乡僻壤经风雨,初识神奇“石菖蒲”

        父亲任教25年的农村学校是江山坛石中学。坛石镇位于江山市境的西北部,北边与常山县的天马镇接壤,虽然距江山市区直线距离仅13公里,但山区交通不便,接近70 %的森林覆盖率,绿水青山要变为金山银山并非易事,至今仍是衢州52个欠发达乡镇之一。其间有 21年,父亲被安排在坛石中学的分部工作。分部位于坛石镇马田坂村,20多个教职员工,150来个学生。

 1982年父亲与坛石中学分部的教职员工合影 

        马田坂原名早田坂。因田坂水利条件差,只能种一熟早稻,故名早田坂。早田坂种水稻收成不高,却多钉螺,从解放前以来就一直是血吸虫病疫区,“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真正的“地瘠人稀”。父亲也是在那里染上血吸虫病,3次住院治疗。文革期间,学生“造反”不上课,父亲守在学校,边养病,边读医书、上山认药。早田坂原有一个赤脚医生,却不安心僻壤之地,又欺农民闭塞,五分钱的止痛药竟要收五角钱,渐渐失去群众信任。当地距乡卫生院有十里之遥,夜间走山路,如要抬着担架门板,实在非常困难。学校师生和周围群众平时小病小痛都是能忍则忍,但一旦得了急病重症,往往会有贻误救治的危险。父亲便忍不住出手相助。针灸和草药都是随手可用、随处可得的,需用西药,也是代购不加价。如此方便、低廉的服务,时间一长,谁家里有病人都找到学校里来。

        一天晚上,学校隔壁村庄一农妇慌慌张张地跑来找父亲出诊,父亲赶去一看,见她五岁的儿子脸色苍白,昏迷不醒,喉咙里“唿噜噜……”痰鸣音响亮而急促。父亲先用毫针给他扎了双手十宣穴,不见反应,又扎了人中穴,虽见脸色稍转红润,但昏迷、痰闭依旧。正在父亲急得无计可施之时,病人的外公突然拿出一本内部书籍《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来,系针灸大师承淡安编写。匆忙翻阅,忽然发现一句记载:“救治小儿慢脾风的草药—石菖蒲(水旁石隙)根,捣出自然汁灌服(它颇能开窍化痰)”。父亲后来回忆说,当时对“慢脾风”是什么病并不太懂,但石菖蒲能开窍化痰的点醒,确实像黑夜里的一道阳光。父亲二话没说,就和老人家打着手电,跑到距离学校3里多路的一座山脚下的小溪边找到了石菖蒲。采掘下一大捆,用泉水洗净,放在石臼中捣碎,再用干净的布包榨汁。然后,小心撬开病孩牙关,把药汁徐徐灌下。约过了十几分钟,患儿喉咙中的痰鸣声开始减轻,再过了一会儿就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大家都惊喜地脱口而出:神药!仙药!

        真是想不到,长在山溪边毫不起眼的一味中草药,竟能救治如此危急重症。从此,石菖蒲,这个治痰圣药,在父亲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或许,也正是中医药的神奇和群众的肯定,增添了父亲对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和扎根穷乡僻壤的勇气。

 野外石菖蒲 

 笔者家中种植的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生长缓慢,质地致密,根茎坚小节密。有化湿和胃,开窍豁痰,宁神益智等功效。《本草从新》谓之为“开心孔,利九窍”之品。多用于治疗中风痰厥、癫痫和温病神识昏乱等证。

 水菖蒲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尔泰银莲花 

        端午节民间插在门窗上驱邪的是“菖蒲”,又叫 “水菖蒲”,一般较石菖蒲高大,长在池塘中。还有一种九节菖蒲,历代本草均云:石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石菖蒲又有九节菖蒲之名。但现代所用之九节菖蒲则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二者来源于不同的植物。虽然两者均有开窍醒神、和中开胃的作用,而石菖蒲偏于化痰安神,九节菖蒲偏于温化痰湿,虽可替代使用,但终究非同一物,以区别应用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