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万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为何还能够牢牢掌控着绝对实权?

 hhqing63 2019-12-18

在明朝有这样一位善于“偷懒”的皇帝,他10岁即位,在位48年,竟有近30年(也有说20年者)没有上朝。他,就是明神宗朱翊钧。

说起这位皇帝,他在年轻时也曾经很有抱负,不但勤于政事,还经常听文官讲读经书,无论隆冬盛夏都勤学不辍。

万历前十年,国家兴盛、经济繁荣,一度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朱翊钧亲政后,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朝鲜之役、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巩固了中华疆土。

然而,从万里十四年起,朱翊钧开始连续不上朝,甚至连宫门都懒得出,从此他也变成了人们口中沉湎酒色的怠政昏君。

万历皇帝为什么不愿上朝?

朱翊钧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突然厌倦朝政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总结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

1.足疾严重:1956年,考古学家开始发掘明定陵,最终打开了万历帝的棺椁,发现他的右腿腿骨呈挛缩状,在复原尸骨后也证实其右腿明显短于左腿。

可见朱翊钧身前惯有严重的足疾,可能无法正常行走,或者走路时姿势十分难看,会影响帝王形象,故而他宁愿不上朝。这一点在《诏对录》和《明神宗实录》中也能找到相关记载。

朕自夏感受湿毒,足心疼痛,且不时眩晕,步履艰难……——《明神宗实录》

2.不满言官:明代负责监督和上书的言官权力很大,而且毫无顾忌,什么都管,让皇帝陛下经常被气得无可奈何,却又不能杀之,否则更会背上骂名,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据说某次朱翊钧在宫里听戏享乐,被巡城御史听见了,立即大声呵斥,吓得朱翊钧赶紧停了歌舞,还自嘲道:“我畏御史”。

朱翊钧因为足疾难忍缺席了重要活动,言官更是直接开骂,说他“面目发肿、行步艰难”的症状乃是沉湎酒色所致。在这种情况下,朱翊钧索性破罐破摔,从此再不上朝,以此表示对畸形的言官制度的抗议。

3.国本之争:在立太子一事上,朱翊钧与文官集团发生了矛盾和纷争,文官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但朱翊钧却对这个宫女所生的儿子一百个看不上,他更想立自己宠爱的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

朝堂内由此形成两派,展开了长达15年的争论,史称“国本之争”,期间无数大臣被贬、被杖责,也引起了朱翊钧对文官集团的无限憎恶,使他对上朝听政这件事彻底失去了兴趣。

自万历十四年(1586)起,朱翊钧不再上朝听政。此后28年,他不出宫门、不批示奏章、不参加经筵讲席,不亲自主持郊祭、不去祭祀宗庙……与文官集团展开了长期的消极对抗。

国家为何能够运转如常?

朱翊钧虽然不上朝听政,但并不代表他闭目塞听,从此对政务一概不理。相反,按照《明史·神宗本纪》的记载,当时国家经济、外交、建设、军事仍然在照常运行,而且“万历三大征”还是在朱翊钧亲自主持下进行的,由此可见,一味评价朱翊钧“怠政”其实并不公平。

那么,朱翊钧在“罢工”之后,是如何用一套特殊的办法来控制朝政的呢?

1.制度约束:朱翊钧不上朝,朝堂却未出现动荡局面,内阁制度功不可没。洪武年间,内阁制度初具雏形,到明成祖即位后,内阁逐渐成为国家的正式机构。

万历年间内阁权力极盛,内阁大臣会对送呈皇帝批示的奏章先拟定辞书,写成一张小票,贴在奏章上面,供皇帝裁决,这叫“票拟”。

当然,“票拟”不过是给皇帝出个主意提个醒,最终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皇帝用红字做的“批红”才是最终决定。

为了省事,一般皇帝只会批示几本重要奏折,其他则由司礼监的太监根据皇帝的意思代笔批示。这种制度限制了文官的权限,同时也保证了皇帝的权力。朱翊钧不上朝后,便是通过这样的办法处理政事,所以他人虽不在朝堂,但影响力却一点都没有被削弱。

2.中央集权:朱翊钧并不是一个不恋慕权力的皇帝,相反,为了保证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他先后做了很多大动作:

他借着内阁首辅张居正、掌印太监冯保之手,除掉了两个辅政大臣高拱、高仪;等张居正去世后,又抄了他和冯保的家,收回了权力;同万历年间,也没有出现外戚为祸的情况。

此外,东厂、西厂、锦衣卫也在帮助朱翊钧收集情报,监视控制文官集团,使得大臣们不敢肆无忌惮地行事。有了“厂卫”做自己的耳目,朱翊钧自然可以放心地躲在幕后,操纵朝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控制财政:朱翊钧深知“皇银内帑(皇帝的私房钱)”的重要性,身为一国之君,想要动用国库的银两还要与群臣先打个商量,可谓不方便之极,更何况以朱翊钧和朝臣水火不容的关系,想开国库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不受制于人,朱翊钧派出了矿使税监,拼命地为自己搜刮银钱,后来居然攒出了几千万两“私房钱”。

有了这笔巨款,财大气粗的他才能够自信地主持战事,据《明史》记载,三大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花费的军费开支超过了一千一百万两,不过还没有到国库崩溃的地步,所以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朱翊钧对这样的结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4.把持军权:朱翊钧能够亲自指挥三大征,这证明他拥有至高无上的军权,不出宫门便能随意调拨军队、任免将领。在这种情况下,有胆敢犯上作乱者,也需要先掂量自己的实力是否能够抵抗朝廷军队。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朱翊钧常年不上朝,却能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而且也不会给任何人企图架空自己的机会,这倒是很符合《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观念。

“万历怠政”有哪些后续影响?

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皇帝常年退居幕后,毕竟会给江山社稷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由此也埋下了一些亡国的信号。

首先是官员空缺严重。老臣们死的死、贬的贬,还有些因为对皇帝失望透顶,主动选择了辞职。而朱翊钧却不出面整治,致使部分职位的空缺长期填补不上,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混乱局面。

其次是日益激化的党争。朱翊钧在朝堂时,他是文官集团统一针对的目标;等他撂挑走人后,文官集团“枪口”转向对内,互相拉帮结派,斗得不可开交。朱翊钧坐山观虎斗,乐得轻松,但却给明朝的吏治造成了严重的弊端,将让儿孙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

再次是过于独断专行的决策。朱翊钧不与朝臣商议,屡屡发动战争,用人又过于随意,在后期用兵时经常出现失误,导致明军大败。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四路大军覆灭了三路,遇难者达到九万人。与此同时,朱翊钧为了填补军费,又疯狂加征赋税,引起老百姓的强烈不满,民间起义不断,这些与他的一意孤行都有很大的关系。

《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如此看来倒也不算过于夸张。

朱翊钧实在是一个让人难以评价的皇帝,后人对他褒贬不一,我觉得民国历史学家白寿彝的评价最为客观,您觉得呢?

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白寿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