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帝和黄帝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两个尊号?

 悠闲龙夫 2019-12-18

https://www.360kuai.com/9a0263ffe4afbbb9d?djsource=ZF90WY&refer_scene=0&scene=2&sign=360dh&tj_url=9655abe66e3dcd899&uid=3270b9471d10a217cede24992d43463d

少典,原始社会时期有熊氏部落的首领,是伏羲和女娲的直系后裔。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蟜氏之女。其嫡子为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

如果炎帝神农是一个世系,不是一个人的话,那么黄帝轩辕氏作为炎帝神农氏的弟弟,相差就有几百岁,这个有点不合理(除非上古之人能活几百上千岁)。那么炎帝神农就只能是一个人,但是若只有一个人,《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就不合理了。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一个人执政,怎么用“世衰”这个词?且后面又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而不是说炎帝神农氏欲侵陵诸侯,这么看来神农氏和炎帝明显不是一回事。

当然,可以勉强解释为炎帝神农氏执政部落时,先建立强大的部落联盟,然后衰败,失去对部落联盟的控制力,然后很气愤,就想去侵陵诸侯。但是这样又显然和《纲鉴》记载:“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以及《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相矛盾。

显然,炎帝和黄帝应该不只是两个人,而是两个部落联盟的最高领导的称号。

(图片转载自网络——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

最开始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两个人,都是少典的儿子。只是炎帝神农氏年长些,在领导少典建立的有熊国时,用实力降服了中华大地上的各个部落,从而建立了部落联盟,并成为最高领导,自号炎帝。并在征伐的过程中另外拥有了自己的嫡系部落——炎帝部落。

之后,炎帝神农氏把最初的有熊国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轩辕氏管理。当然,也可能是少典时就已经开始了对其他部落的征服战争,炎帝神农氏继承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轩辕氏继承了有熊国的领导权。之后因为某些原因,轩辕氏自号黄帝,即为黄帝轩辕氏。自此黄帝成为有熊国君的尊号。

在黄帝部落的领导者取代最后的炎帝,获得部落联盟最高领导权之前,黄帝部落都只是炎帝领导的部落联盟的一部分,受历任炎帝的领导和管辖。

当炎帝部落衰落,神农氏失势,炎帝逐步失去对部落联盟的控制时,黄帝部落开始兴起。最后一任炎帝在同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争斗中落败,转而向黄帝部落求救。炎帝和黄帝联合后打败了蚩尤,后来当代的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部落联盟的领导权,而发生“阪泉之战”,炎帝败。之后最后一任炎帝归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继续征战,最终成为中华大地上所有部落的共主,而黄帝这一称号也变得跟曾经的炎帝一样尊贵,成为那个时代的最高领导者。

(图片转载自网络——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盟)

古本《竹书纪年》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禹与舜为同时,也可以说黄帝至舜为世三十。黄帝10世、颛顼9世、帝喾9世、帝尧1世、帝舜1世,合起来正好30世。

这样的话,我们常说的五帝,就只有尧和舜只经历了一世,其他的都相当于是一个朝代。黄帝号轩辕氏,历十世;颛顼号高阳氏,历九世;帝喾号高辛氏,历九世;尧又号陶唐氏,故称为唐尧;舜又号有虞氏,故称为虞舜。史书上说尧是禅让传位于舜,但《竹书纪年》上说是舜囚禁了尧,之后取得帝位。

不管尧舜之间是禅让传位还是政变夺权,如果五帝表示的不是五个帝王而是五个政权的称号的话,这样就又和各古籍上记载的有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前的父子叔伯关系严重不符。当然,也不排除因为缺少史料记载,正史的撰写人为了省事,而故意把五个朝代简略为五代帝王的可能。黄帝长子为玄嚣(少昊),次子为昌意。黄帝之后的四位帝王分别在黄帝的次子和长子的后裔中产生。

(图片转载自网络——颛顼)

我们通常说的五帝:

黄帝:姬轩辕,少典子

颛顼:名乾荒,昌意子,黄帝孙

帝喾:姬夋(qūn),蟜极子,少昊孙,黄帝曾孙

尧:名伊祁放勋,帝喾次子,黄帝玄孙

舜:名姚重华,瞽瞍长子,颛顼六世孙,黄帝八世孙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