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该怎么认识自己

 苗苗幸福 2019-12-18

写完《嗨,我回来了》讲到自己通过反思,重获新生。马上看到核聚老师更文,《自我认知理论:我行故我在,我造故我在》。

我一直都认为,一个人除了生存,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毕竟,我们需依赖着这具肉身,精神,情感及灵性等行走在这个世界上。

想象自己要使用一个工具。如果完全不懂这个工具的作用,使用方法,那么,这个工具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对自己,也是如此。人与工具的不同在于,我们既是工具,也是工具的使用者。

认知自己,我以前的方法是反思,从已经过去的事情中寻找自己的思维惯性。找出思维惯性背后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加以修正。

反思日记是有效的。通过不断反思,我确实比以前更了解自己。这是从已有的习惯中修正自己。

1

我行故我在,我造故我在。是从另外两个方面创造自己。这么看来,一个人不大可能真正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因为,我们一直处于变化中。

用大白话来翻译一下:我行故我在,我造故我在

我根据我的行为,来认识我自己。

我根据我的想法来创造我自己。

第一句,我根据我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常常听到有些生活阅历的人会跟我们讲:不要看一个人怎么想,要看他怎么做。一个把爱你挂在嘴边的人,很少积极关注并回应你。那样的爱肯定是假的。对待他人,我们会根据这个人的行为来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面对一个陌生小孩问路。叔叔/阿姨,您好!请问去**地方从哪里走呀!末了一句:谢谢。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很有礼貌。看到一个人经常去做义工,我们会判断这个人非常有爱心。如果一个人在商场遛狗,狗狗拉臭臭了,主人等小狗拉完不做清理就走了,我们会判断这个人没素质。

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一样。比如,我写文章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思考有深度,有价值,我就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会深度思考的人。于是,我继续做这件事。于是这个行为就固定为某种习惯了,而我也在这样的循环练习中思考会来越深入。我成了一个有深度思考的人。

想想,你是否也是因为一件事情做得还不错,所以认为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赋呢!

基于我们认识自己的这个方式,如果想要更好的认识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多行动。在行动中获得反馈,把一次行动慢慢转化成一个习惯,最终就可以成为我们所期待成为的人。

写反思日记是通过回忆自己外在的行为,探究内在的思考。常常问自己,我这个行为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而来呢!这是一种内求。

但这个内求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有效,有时候我们在某件事情上行动力就是很弱。比如,健身我知道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总是行动不起来。如果非得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动力不足的原因在哪里?想了一年也没有想出来是怎么回事。还不如,什么都不想了,既然这事必须要做,那就什么都不想了,马上开始。

《微习惯》这本书就在教我们,从微小行动开始。想要运动,就地先从一个俯卧撑开始。通常这个效果是极好的,想到了马上去做,不给自己具体的数量和标准,从最简单的开始,做着做着就形成了习惯。我的写作和早起习惯也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比如写作,一开始就是让自己写,至于写什么,无所谓。想到什么写什么。写习惯了再慢慢提要求。

2

我造故我在我根据我的想法来创造我自己。就我个人来说,当我得知我可以创造自己时,我是特别兴奋的。当时,脑海中蹦出的是演员这个词。我的人生就是一场表演,我想要演什么角色都由我来定。

《富兰克林自传》中,富兰克林给自己定了13项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实际上就是富兰克林想要成为的人,他严格按照13项行为准则生活,工作。有点像给自己画了一张人生蓝图。严格按照这个蓝图施工。在我心中,富兰克林是这方面的典范。

我也在心里默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蓝图,自从有了这个蓝图,心一下就定了,觉得人生有了目标和方向,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选定这个角色,就按照这个角色的特质去演。在行动中检验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那么想法从哪里来呢?我觉得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着手。比如,我想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就像张小龙和微信,乔布斯和苹果。

也可以从身边或者电视电影以及书籍中寻找一个榜样,让自己模仿这个榜样身上某些自己很喜欢的特质。比如,我把核聚老师和富兰克林当作我的榜样,我想要活成他们那个样子。那就是我的目标。

3

有一次和核聚老师闲聊,我说我说从认识了核聚老师之后才开始思考的。老师说:何为思考?心里有了田字格才能思考。心上有田,为思。田就是准则。

思考需要准则,因为我们的思维像云,虚无缥缈。仔细感受你会发现,我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会想这,一会想那,如果没有思考准则,很容易涣散,以至不能深入。

追根溯源认识自己,就像是在浩瀚无垠的思维世界中寻找自己,几乎是不能的。所以,做人也要立规则。孔子说:三十而立立什么,此刻,我理解的就是立目标,画蓝图;树底线,立规则。不仅仅是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心中有清晰的蓝图。还要给自己明确的界限,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在这个框架中,我想,认识自己就有了真正的可能。

探寻自己,创造自己。你愿意和我一起开启这场有意思的人生之旅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