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研员?

 liutushu139 2019-12-19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断变革,中小学教研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形势、新考验。日前,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印发,预示着教科研队伍和教科研形势又将发生剧烈的变革。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各基层教研员如何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新时代,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研员?

后排听课者(中)为本文作者郭珲峰

强化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作为一名教研员,要强化对教研员岗位的认知、个人能力的认知、教研员角色定位的认知。

教研员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教育群体,是学科教学的骨干、教研教改的带头人,承担着'研究、服务、指导、检查、评价、管理'重任,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是作为领军力量战斗在前沿,教研员对自身从事的行业性质和岗位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日常的教研教改中冲锋在前。

教研员相比普通一线教师,参加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较多,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更多,对教育理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专业优势明显,但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理论能力高于实践能力,教研员要对自身优劣点有明确认识,多下基层、多进课堂。

教研员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者,需要将课程改革新形势、教育理念的新成就、课堂教学新变化、教育教学的新成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向基层教师传播。教研员不是行政官员,没有特权,其工作主要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个人威望来实现,提升能力、加强个人修养对教研员非常重要。

提升个人能力

教研员要研究、指导、服务于一线,无论是专业思想,还是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能力都要高于一线教师。作为教研员,应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主动地提升个人能力。

教研员需要积极主动地、坚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努力使自己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较高的教学理念水平,始终把握学科改革的最新动向,了解学科最前沿的核心知识,方能具备指导一线教师的条件。

教研员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学校,教研员需要立足于学校,在实践中锤炼和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在实践中继续成长。教研员深入学校学习实践的方式很多,听、评课和定期不定期登台讲课对教研员提升实践能力极为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是教研员的重要工作任务,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教研员留心课堂,细心观察,及时洞察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的实施方案;需要经常反思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不断修正、不断调整研究方向;需要扎根于教师群体,引导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工作,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练就一手过硬的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体表现在工作思维方式、工作力度、组织程序安排、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教研员不但要提升自信,增强责任感,尊重基层教师人格,以个人人格魅力赢得基层教师的支持,还要开言纳谏、从善如流,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担当职责重任

教研员作为特殊的教师,研究是天职,指导与管理是本职,服务是宗旨,教研员要勇于担当重任,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教研员要热衷于研究课堂教学。教师该怎么教,教得如何,学生是如何学的,学得如何,教学内容是否适宜,组织是否科学,呈现是否合理等,教研员要定期对现象进行分析,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回归指导学科教学。

教研员的指导对基层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教研员要充分发挥技能,指导教师大胆创新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发现和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指导培养教师成长;经常执教公开课,给一线教师提供观摩学习机会;积极开展身边的小课题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疑惑。加强课堂教学指导,不藏私、不敷衍,评课议课切中要害,让基层教师听得明白,理解透彻。

服务体现在为教师、为学生、为教育行政部门服务三个方面。要更好地体现服务性,教研员要摆正心态和位置,要有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肯于吃苦的思想准备,要开动脑筋,根据学校、教师、学生、行政部门的需求,灵活选择服务方式,使服务效益倍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