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名医医案赏析》五:小儿泄泻《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吴东晹》

 为什么73 2019-12-19
原创:颜氏内科 中医药基金会Y德馨堂 今天

治一倪姓童,年甫九龄。因父病,家不举火,乞食于邻,邻人饲以冷粥,遂腹痛泄泻。沪上有时医子,全不读书,仅执数方以袭父业,以耳为目者,多延之,以为名医后,必名医也,被其戕害者,不可胜计,是症适先延之,乃进以发散消导之剂,旋即饮食不进,头汗淋漓,呻吟不绝,问之,但云胸中虽受,莫名其状耳。余谓童年,并无七情六欲之感,冷粥停滞,乃最易之证,用参苓归芍,加调气之药,一方而愈。

乾麟按: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小儿泄泻,擅用附子理中汤,谓儿童为纯阳之体,其病或停食或受寒,均以护阳为先。忆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嘉山县,时住当地招待所等待分配工作。遇一夫妇带一幼儿泄泻日久,到县医院求诊,知我是医学生,乃求诊开方,遂开附子理中汤,患儿家属取方到县药店配药,药工谓:如此小儿,怎能吃附子?仅配方一付试服之,竟一剂而愈。此事虽已过去半世纪之久,但仍深刻在脑海中,不忘父亲之教诲也。

胡琪祥:

我们在跟诊颜老师抄方时,发现老师治疗小儿疾病效果都非常好。无论泄泻,咳喘,磨牙,汗证,便秘,厌食等等均能应手而愈。老师一直教诲我们要掌握小儿纯阳之体,治疗要以护阳为主。证之临床,确实有效。

颜新:

体会:有时看病,容易落入俗套。如见小儿泄泻,发表有之,消导有之,补脾有之。而健脾运脾醒脾、呵护中焦阳气、利小便实大便等治则治法常常被忽略。案中所提参苓归芍,当为归芍六君之意,方出《笔花医镜》,补益为主,是历代有些医家补脾阴之方,而我祖父、父亲常常喜用。甘温与酸甘同用,又有二陈寓于其中,与脾虚湿蕴亦合,用途十分广泛。

龚骁:

归芍异功散也是叶桂治久泄常用方法

颜乾麟主任总结

泄泻一证,与肝、脾、肾病变最为密切:腹痛即泻,泻后痛缓者,责之于肝;便溏而粪不秽臭者,求之于脾;便稀肢冷,完谷不化者,治之于肾。李中梓立泄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此外,吴东晹在案中提及:“沪上有时医子,全不读书,仅执数方,以袭父业”,可谓醒世之言,颜氏内科的弟子们必须勤奋读书学习,做名副其实的颜氏内科接班人。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