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纳粹时,美苏亲如“兄弟”,却为何在二战后,立马就敌对?

 袁载誉 2019-12-19

打纳粹时,美苏亲如“兄弟”,却为何在二战后,立马就敌对?

我们常说在核心利益面前,人性是脆弱的,因为利益撕破脸皮的事比比皆是,让人感叹人情冷淡。而将人的社会关系,类比到比人这个个体,还复杂100倍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这一点是真的尤为显著。

打纳粹时,美苏亲如“兄弟”,却为何在二战后,立马就敌对?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快速对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至于美苏这对在二战中的“兄弟国家”,具体是因为什么,而对立起来了,小袁从冷战的起因说起走,好让大家知其所以然。

冷战的号角

说起来很讽刺,吹响美苏对立冷战的号角,不是美国吹的,也不是苏联,而是一个曾经称霸全球的国家英国。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这个演讲虽然名字是“和平”二字,却在内容上充满了攻击和挑衅的意味,他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主观的把曾经的盟友苏联,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强调苏联在欧洲扩张势力,是对非苏联方式社会制度国家的一种威胁,暗示了苏联是继纳粹之后,又一让欧洲陷入动荡的核心源。

高调地向非苏联式社会方式国家呼吁,要抱团跟苏联对抗到底。而面对丘吉尔的指控,斯大林在回应中,指责丘吉尔是挑拨离间,行为如同当年纳粹那般的恶劣。

打纳粹时,美苏亲如“兄弟”,却为何在二战后,立马就敌对?

不过斯大林的声音,没有被当时的资本主义头号大国美国相信。

冷战开始了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乔治·凯南,发出著名的“八千字电报”,他用“切身体会”向美国国内传达出了强烈的“苏联威胁论”,让美国早日做好跟苏联决裂、对立的准备。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咨文采纳了“苏联威胁论”,强调美国是“自由”,而苏联是“非自由”,而美国愿意为全世界任何一个“非自由”地区的“自由”追求者撑腰。史称杜鲁门主义,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

可以说,从这个过程中来看,主动要跟苏联撕破脸皮的,从始至终都是美国。当然责任不完全是美国为首的势力,苏联这边也有咄咄逼人的不对。

苏联在二战结束后,领袖一直奉行着“大国姿态”,不停地向外影响它国,采用自己的社会制度。所以东欧地区,在战争结束后,出现了诸多类似苏联社会制度的国家。

虽然苏联一直强调是对方自愿,但不可否认,苏联确实用实际行动,让自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不允许的。二战结束后,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衰落,美国一直试图以接班人的身份,荣登世界霸主的地位。

打纳粹时,美苏亲如“兄弟”,却为何在二战后,立马就敌对?

苏联的崛起,以及有意识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无疑是在挑战美国的“称霸梦”,因而苏联怎么可能讨美国的喜欢。基于以上的原因,冷战也被我们成为美苏争霸。

为什么打冷战

为什么打冷战,因为美苏都有称霸的核心利益。打纳粹之时,美苏建立的是“一定打赢战争”利益关系,而这随着战争的结束烟消云散,所谓的“兄弟情”不复存在。

一切都围绕能不能接替英国称霸世界这个利益点而决策。

打纳粹时,美苏亲如“兄弟”,却为何在二战后,立马就敌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