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DavidCCH 2019-12-19

虽说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喜欢书法的那么多,写得好的也是一抓一大把,怎么着也会有个高下之分。普通爱好者咱们就不说了,今天咱们着重来看看名家是如何评论名家的。

当代著名的篆刻家和书法家石开先生在评论当代名家的书法的时候曾这么说过:从市场认可度来说,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大家也来发表一下您的见解,这种说法,您认同吗?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首先,咱们来说说启功。启功先生的书法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凭借一手辨识度极高的“启功体”行楷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启功先生的书法妙在哪?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对结体的把握。他提出的“黄金分割率”结体法,对我们的书法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启功先生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滋养了他的书法。就像书法界一直评论的那样:启功先生的书法,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启功的表现如此耀眼,那沙孟海的书法又怎么样呢?

从风格上来讲,沙孟海先生的书法和启功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沙孟海更擅长大字榜书,气势雄浑,张力十足,并且字越大越能体现出沙孟海的书法魅力。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灵隐寺著名的“大雄宝殿”四个字,就是沙孟海之手,虽说是用行草书写成,却没有半点柔弱浮漂的迹象。北大教授曾夸赞沙孟海先生的书法说:“纵观20世纪书坛,真正凭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唯康有为、于右任、沙孟海等几人。”由此可见沙孟海先生的功力之深。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林散之。

作为大器晚成的书家典型,林散之先生最擅长的是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他的草书,老辣沉稳又不失潇洒飘逸,特别是在“枯笔”的应用上,达到了一般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真的可以说是人书俱老,无法胜有法。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郭沫若有次到南京,别人向他求一幅墨宝,他回答说:“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如此自信的郭沫若都对林散之先生敬佩有加,可见林散之在近代书坛的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名家对林散之的书法大加褒奖,但是在普通大众眼里,还是看不懂的居多,毕竟,林散之的草书和传统的书法审美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怎么才能更好地欣赏林散之的草书呢?个人建议,我们不能完全从技法层面去评价,而是要在其中发现林散之与众不同的表现力。

石开评书法:启功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您认同吗?

林散之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说到:“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写到灵魂最真处,不知有我更无人。”如果您能体会到这首诗的深意,也就能理解林散之草书的妙处了。

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三位名家的书法,启功擅长行楷,温文尔雅;沙孟海以大字榜书见长,气势非凡;林散之看重的是“无法胜有法”的独特,意在纯真天趣。

如果非要排个一二三名的话,我们只能单纯地从个人的喜好方面进行评判,毕竟,艺术本来就是个人的,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