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平实的库切

 wenxuefeng360 2019-12-19

平实的库切

荐读:平实的库切

《内心活动》封面

当下中国的文学评论或者艺术评论已经形成了一种众所周知却又无法改变的恶习:即堆砌各种学术词藻,让人读得云山雾罩,以此显示或者说卖弄作为论者的学识。可恶的是,作为评论的主体,作品的主人大多数时候也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论者的“高高在上”与“曲高和寡”与读者的不知所云之间,似乎并不需要进行必要的中和。在他们看来,这近乎一种媾和,是评论话语权向庸俗的妥协,决不可容忍。

这较之于一本正经地和一边倒地捧评论主体的臭脚而不是试图一针见血地挑评论主体的毛病更有危害性——尽管集体过谀和全面赞美试的评论早已经成为当下评论界的一个共识,但起码它能让人看懂而不是让你更糊涂,或者说,它更接近于评论的本质。这一点,我们似乎很有必要看看西方的批评家的态度。仅就忠实于评论的态度而言,南非作家、学者J.M.库切的文学批评就值得我们学习。

库切首先以他的小说闻名,并因此获得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鲜有中国评论家注意到,他的文学评论比起他的小说来,也丝毫不逊色。关注到他的文学评论的译介者黄灿然先生是这样评价他的:我认为库切文章的最大优点和读者可以获得的最大益处就在于平实。

荐读:平实的库切

南非作家J.M.库切

他对那些术语堆砌的学院式评论不屑于顾,却又对那些没有根底、浮法的自由式批评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在他看来,这两种批评态度皆不可取。作为经验丰富的小说创作者,他知道评论主体需要什么样的批评,而读者需要借助什么样的批评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他既不卖弄和堆砌那些枯燥乏味的学术词藻,也不空发任何没有意义的废话,尤其是未经自己审慎地思考过的结论性的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偷懒或者取巧甚至是迂回,他实际上的阅读或许远超出论者作品本身,他还更多地切入到他要批评的对象的人生经历和感情世界中去。这种切入或者关注,没有功利性,只是出于一种本能而言。对有些评论对象,他关切的时间长度基本可以达到作家的生命长度。比如对奈保尔《半生》的批评,他就从奈保尔本人的人生经历说起,这使得他对后者作品的批评,有一种灵魂锲入的直接和痛快。

我能理解库切的想法:他试图在作者个人人生经历和作品叙事逻辑、语言风格甚至是内心世界之间,找到某种必然的联系。看起来,这种联系对理解作品的帮助,超过了那些术语的归类和没有边际的联想。他希望用自己跳出文本的努力,去观察作者的内心活动——这也有可能是作品的内心活动。

事实证明,库切的努力成功了。他用自己平实甚至可以说是老实的批评方式,走进了作家及其作品的内心世界。在这本题为《内心活动》的书中,库切深入讨论了塞缪尔·贝克特、君特·格拉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多位20世纪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侧重于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来观察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批评依托于他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度让他在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力,超过了小说本身。《纽约时报》是如此评论他的文学评论的:库切能够把诸如塞巴尔德和本雅明这样充满异国情调的名家,变得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这不仅说明它作为诠释者的高超本领,而且说明他作为同伴的魅力。他的博学和分析的敏锐是如此巧妙地融化在他优雅的风度中……《内心活动》是库切的大师课。

无疑,这些被他批评的大师及其作品是幸运的,他们的幸运在于他们自己及其作品遇到了一个好的批评家和好的批评态度。更幸运的是,那些对这些文学巨匠们的作品保持高度兴趣却有似乎不得甚解的读者们,他们通过库切的批评,比较有可能地读懂了作家和作品本身。

荐读:平实的库切

《库切传》书影

平实的库切会不会成为东方文学批评的学习样板?从整体环境上来看,我觉得很难,且不说东西之间的鸿沟是并不容易消解的。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没有多少批评家,愿意老实地读完他的批评对象的作品,并愿意毫不功利地花半生乃至一生的时间,去关注并思考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书写之间微妙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平实的库切或许只能带给我们一个文学批评现象,而不会是文学批评风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