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父母应该做好榜样,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的状态,不暴躁,与孩子好好沟通。孩子不听话也不要大声骂他,甚至是打他,这样孩子就会教会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 在孩子上幼儿之前,作为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懂礼貌,用礼貌用语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例如:“老师好”“老师早”“xx同学你好”等等,很多爸爸妈妈已经在无意识的情况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很多公共场合要注意的事项。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仅代表着他个人,也同时体现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妈妈一定会教出一个懂礼貌的小孩。 所以,妈妈在平时与孩子接触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孩子懂礼貌,不要欺负别的伙伴,用礼貌的形态与别人交往,不恃强凌弱。 小涵在小区里面可谓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她很容易跟别的孩子发生冲突,只要别人的玩具不给她玩,她就会非常地生气,生子还会动手打人。但遇到比自己大的孩子,她知道自己打不过,不会马上攻击,就会寻找机会,然后把玩具抢过来。 很多小孩子经常被她打哭,每次妈妈教育她的时候,她也很着急,很暴躁,想要反抗,但明知道自己打不过,所以,强压怒火。每次小涵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形都会打她,但她始终改不了这个坏毛病。 后来,我建议小涵的妈妈不要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她,好好跟她沟通,问一问她,妈妈在打你的时候,你生气吗?你愤怒吗?涵涵点头,妈妈继续说:“那你欺负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他们的感受与你现在的一样,既愤怒,又害怕,以后没人敢和你交朋友了。” 涵涵似乎明白了,点点头,从那以后,也没有主动与人打架,欺负别的小朋友了。 有时候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好,或者有什么问题,当她攻击别人的时候,或许认为那样是在保护自己,或者从别人哪里获取东西的方式,教育孩子别恃强凌弱,可以借助孩子的突发事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让他切身体会,他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