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小白江记酒庄:滴滴好酒酿乡土希望

 陈笑1121 2019-12-19

前几年,“逃离北上广”成为了奋斗在一线城市的青年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低廉的工资、巨大的就业压力、选择面包就无法选择爱情的困境,浇灭了许多“北漂”“沪漂”的热情,在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

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意外走红,更让小镇青年受到追捧。的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谁不向往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小镇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中国有41658个乡镇,白沙镇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邱仁洪就选择回到了这里。

见惯了父亲帮儿子找工作,确实少有听说儿子给父亲换职业的。

每天清晨,邱仁洪和他父亲大约相隔半小时出门,他骑电瓶车,父亲骑摩托车。两人的目的地,是离居住地白沙镇东山村大概20分钟车程的江记酒庄。

作为重庆人口第一大镇的白沙,也有自己独特的禀赋——酿酒。几百年前,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酿酒群落“槽坊街”就坐落于此,或许对于江记酒庄外界了解不多,但其旗下品牌江小白却有着广泛知名度。

据说,人的一生只有七次左右的机会可以改变命运,邱仁洪的第一次机会是父母给的。

父母创造条件让邱仁洪多读书,以后好做轻松一点的活计谋生。但邱仁洪好像并没有抓好这次机会,他说自己怎么就读不进去。于是16岁念完技校,先后去到北京、成都等地的工地,干的是加工钢筋和支模。

20多岁时,邱仁洪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机会。经人介绍,他进到了家门口的酒厂,完成了从外出务工到酿酒工人的身份转化。

同样是靠力气吃饭,邱仁洪对他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因为企业是往上走的,比照厂里的老师傅,他能看得到希望。

还有一点离家近。邱仁洪的微信头像是他老婆的照片,每天3点半下班回家,上幼儿园的儿子要么是给他唱一首歌,要么是表演今天学会的一个游戏,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这让他感到开心。

同进晚餐,对于白沙镇人的家庭生活是很重要的,通常饭做好了,有一个家庭成员没有回来,大家都会等。

与之相对的是,学酿酒又是极其辛苦的。酒厂车间夏天的温度最高40多度,衣服基本没干过。之前有句老话“养儿不进酒糟坊”,但邱仁洪非但自己进了酒厂,几个月后还给厂里介绍了一个好把式。

好把式是邱仁洪的父亲。邱的父亲在白沙种了一辈子地,是一个老实厚道人。

酒要一滴一滴酿。每天蒸粮、摊粮,重复动作上万次,年轻人的体力还不一定赶得上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邱仁洪的父亲说。

酿酒业的复兴,让白沙社会在务农之外产生了很多新分工。新分工下,很多人的命运线索可以像邱仁洪一样,沿着学徒-组长(熟练工)-班长-管理层的梯级往上走。

对于邱仁洪和父亲而言,他们的人生满足感并不比大城市的中产们低。工作蒸蒸日上,家人陪伴身边,生活充实,每天都很容易开心。

受惠于江小白品牌的势能释放,白沙镇的酿酒传统又再次回到了原有的运行轨道。从前祖辈们赖以谋生的手段在今天依旧可以给他们带来体面的生活,这是小镇青年乐意看到的。

坚守乡土,或许没有都市的灯红酒绿,没有精英的精致生活。但青年饱含热情,依靠智力为之创造、奋斗,何不是小镇走向繁荣的关键所在呢?

乡土是什么?今天,乡土的本质是指向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