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劝人存善心行善事的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赏析

 正愚 2019-12-19
劝人存善心行善事的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赏析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上的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

“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劝人存善心行善事的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赏析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译文

1、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文:太上老君说:凡人的祸害福利,原无一定的门路,都是自己感召来的;作善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就像人的影子跟随人的身体一样,不曾差了半分。

2、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译文: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人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年寿(人活百日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作恶的人,神明既减了他的寿命,又罚他贫苦,耗散灾厄缠身,忧愁祸患不断;人人都讨厌他,刑罚也跟定他,吉祥远离他,灾殃跟随他,到了年寿减尽,就是他的死期。

3、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译文:又有三台神君掌管人的寿夭,北斗神君掌管人的善恶。这些星神,在人头上,日夜盘旋,凡是暗室亏心,总是欺瞒不过,被他们如实登记,按此削减人的寿数。

4、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君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译文: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体中(上尸神彭倨,中尸神彭质,下尸神彭矫),分别居于人脑、胸、腹部。每到庚申日这一天,趁人好睡,便上到天曹,据实检举人的罪过。每月的最后一天,灶神也会上到天曹,检举一家的罪过。凡人的罪过,大小不等,罪过大的削寿十二年(一纪),罪过小的削寿一百天(一算)。大小罪过,有一百多种,要想延年益寿,求得长生,必须先要避免大小罪过。

5、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译文:凡是合乎道义的,便向前去做;凡是不合乎道义的,便不能去做,这是趋吉避祸。不走歪门邪道之路,不为暗室欺心之事;广积德行,善待万物;孝敬父母师长,友爱兄弟姐妹,端正自己,教化他人;怜惜孤贫,救济鳏寡,尊敬长辈,爱护晚辈;昆虫草木,尚且不能随便伤害。

6、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译文:他人有不吉利的事,应该给予怜悯,他人做了好事,应该感到高兴;扶助他人于急需,救济他人于危难。见到他人有所得,如同自己有所得,见到他人有所损失,如同自己有所损失;不宣扬他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阻止恶事,表扬善事,他人取多,自己取少;受到欺辱,不生怨恨,受到宠爱,如同受惊;予人恩惠,不求回报,予人财物,不生悔意。

7、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从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译文:所以善良的人,大家都会尊敬他,上天也会保佑他,福禄也会不求自来,凶神恶煞离他远去,众神之灵处处护卫;所作之事必定成功,就是神仙也非难事。要做天仙,要积一千三百伴善事;要做地仙,要积三百件善事。

8、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诌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为;自罪引他,雍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译文:如果有人,动了恶念,做出不顺理的事;反以行恶事为能,忍心伤人害物;暗地里加害好人,背地里欺侮上司和双亲;对师傅傲慢,不尽自己应尽之责;哄骗没有见识的人,诽谤同学,冤枉好人;以假乱真,狡猾虚伪,攻击宗亲,揭人阴私;刚强暴躁,不仁不义,凶狠乖戾,自以为是;是非不分,颠倒狂妄;暴虐小民,贪取功赏,为求得宠,诌媚奉承;受人恩惠,不知报答,怀恨于心,念念不休;轻视百姓,搅乱国政;奖赏不义,刑罚无辜;害人性命,取人财物,谋人职位,取而代之;诛杀投诚,惨戮臣服,驱逐正直,排挤贤良;凌辱孤儿,逼迫寡妇,抛弃律法,接受贿赂;以有理为无理,以无理为有理;轻微的罪过判刑过重,见人受刑反生嗔怒;明知过错,不肯悔改,碰到善事,不肯去作;自己有错,牵涉他人,阻挠医卜星相等术,不得通行;讥笑毁谤先圣先贤,侵损迫害有道之人。

9、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誊,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译文:射杀飞禽,赶捉走兽,掘挖蛰虫,惊吓栖鸟;毁坏洞穴,倾覆鸟巢,伤害怀孕的动物,破坏它们的蛋;希望他人有过失,以此来毁坏他人的功绩;陷害他人,自求安稳,减损他人,自求增益;用自己不好的,换取他人好的,为了图谋私利,不惜妨害公益;窃取他人的成果,掩蔽他人的长处;宣扬他人的丑恶,揭发他人的隐私;耗散他人的财物,离间他人的骨肉;侵夺他人心爱之物,帮助他人为非作歹;放纵自己,作威作福,凌辱他人,只为己胜;毁坏他人的庄稼,破坏他人的婚姻;侥幸致富,便行骄奢,侥幸逃脱,便无廉耻;冒认恩惠,推脱过错,将己之祸,转嫁于人;沽名钓誊,不务实际,包藏祸心,用心险恶;打击他人的长处,掩饰自己的短处;仗着威势,胁迫他人,放纵暴虐,杀生害命;无缘无故裁剪衣裳,不合乎礼宰杀动物;耗散抛弃五种谷物,劳役扰害百姓安宁;坑害他人之家,获取他在财宝;决堤放水,放火焚烧,坏人家宅,害人性命;扰乱他人的计划,使之不能成功;损坏他人的器具,使之无法使用。

10、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译文:见到他人荣华富贵,只愿他人流放降职;见到他人富足有余,只愿他人破产亡家;见到他人妻女美貌,便想起心私自占有;欠了他人货物财宝,只愿他人身死不还;有所奢求,不能遂意,便生怀恨,咒骂不休;见人失意,便议过错,不去同情,幸灾乐祸;见到他人体相丑陋,便擅自取笑,见到他人才能可用,便无端贬抑。

11、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译文:暗地里埋下蛊毒,用邪术妖法毒害人,或用毒药,杀伤草木(或忌它阴,或忌它利,或关风水);对老师怀恨,发怒,无礼至极,冲撞双亲,不睦兄妹,不敬之至;取人财物,诉诸强权,倚仗权势,巧取豪夺;盘剥敛收,寇盗劫夺,以求致富,使乖弄假,大逆天理,翼求升迁;赏罚偏私,毫无公平,安逸享乐,放纵不节;苛刻虐待下人,威胁恐吓相加;报怨上天,指责他人,呵斥天风,漫骂天雨;拉帮结派,打斗争讼,盲目追随,结盟立社;采纳妻妾不合道理的话语,违背父母祖宗的教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贪图钱财,欺瞒上司;捏造恶语,毁谤清白;毁坏别人,自称正直,污骂神明,自称公正;放弃天理,效法逆理,背离至亲,反向外族;存心不良,反叫天地做见证,做污秽事,反请神明来照察。

12、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委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译文:施舍财物,后又反悔,借财借物,久不归还;不守本分,四处钻营,图谋富贵,精疲力尽;邪淫过度,自伤身心,内心狠毒,貌似慈和;变质脏腐,委施于人,妖法邪术,迷惑大众;尺度不公,买入量长,卖出量短,秤升不平,卖出称轻,买入称重;以假货掺杂在真货内卖出,以不正当的方法获取利益;仗势恃财强迫清白人家操守贱业,欺骗愚笨的人,落入我的圈套;对名利财势,贪得无厌,对天地神祗咒诅,证明自己理直。

13、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当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

译文:嗜酒如命的人,容易做出违背德行的事,与家人争执互不相让,有违天性;男人不忠实,不行善,女人不温柔,不和顺;丈夫不善待妻子,家庭失和,妻子不敬重丈夫,难以兴旺;夫妻之间,男人说话往往夸张不真实,女人常起嫉妒疑忌之心,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先生对妻子儿女有不得体的言行,媳妇对公婆就不会孝敬;对逝去的父母祖宗,安葬时违背礼制或祭祀不虔诚,违背长上的教令;平时的所作所为,尽是对个人社会国家无益的事,暗中怀有私心;心有怨恨,咒了自己,又咒他人,待人不公,偏袒自己喜欢的人,排斥自己讨厌的人;随便跨过水井或炉灶,跳过食物或人身;溺婴堕胎,行为不能光明正大;月底年终歌舞,会误了正经事,每月初恨气恼,每天清晨怨号哭;面向北方,擤鼻涕,吐痰,大小便,面向灶神歌唱哭泣。

14、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译文:又用灶火点燃香烛,用污秽不洁之柴烧饭;夜里起来赤身裸体,一年八大节气,四立二分二至,施行刑罚;对着流星吐口水,用手指着天边彩虹;动不动用手指着日月星辰,长久注视日月的运行;在春季烧毁山林追捕走兽,向着北方口出恶言;无缘无故,杀伤龟蛇......以上所有这些罪过(一百七十项之罪),司命之神都按罪过的大小轻重,记录下来,削减人的寿命。寿命减完了,就会以死相抵,尚且以死不抵罪过的,还会殃及他的子孙。

15、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译文:又有利用或其它不正当手段,逼取他人金银财宝。横取的人,灾祸抵消有余的,便由他的妻子家人担当。或以死丧之灾消祸,如侥幸不死,便有水灾,火难,盗抢,贼偷,遗失用具,疾病,官司,口角等报应。报应的轻重,与横取他人钱财的价值正好相等。

16、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极之。

译文:又有逞贪或任性冤枉杀人的,这是他换取刀兵之灾的报应。夺取别人的不义之财,就像吃有毒的肉脯充饥,饮有毒的酒来解渴,不但不能暂时果腹,接着就丧失性命。

17、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译文:心是善恶的源头,祸福的机括,一念善心起,虽然还没做出为善之事,善心感了,而吉祥的神灵便跟定了他,望他行善圆满,多方降福;一念不善心起,虽然还没做出为恶之事,恶心感了,但凶恶的神灵便跟定了他,待到他恶贯满盈,便多方降祸。

18、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译文:曾经为非作歹,以后觉醒悔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长久下去,自然福禄相随,神灵相卫,转祸为福。所以行善之人,语善,视善,行善,一天有三善,三年以后,善行圆满,上天一定降福于他。而行恶之人语恶,视恶,行恶,一天有三恶,三年以后,恶行爆发,上天一定降祸于他。为什么不勉力去实行感应篇呢?

劝人存善心行善事的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赏析

思想

《太上感应篇》 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则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因果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内涵

《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都有录人罪过、降祸福于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过之神,天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尸神,它们对人的规范和约束是时刻存在的,人应该敬畏他们,对象征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都视作恶行;而“无故杀龟打蛇”也会引起“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历史

《太上感应篇》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它以儒家现实的封建伦理准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有助于保证国家、社会、家庭的严谨秩序,故而博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同时,那些诚心修道者也推崇它,因为它不同于一味要求人们凝神思道,清心静虑的心灵修炼术,而是具体、现实地提出了行善得道的方式,这使得世俗道教从精神道教中分离出来,满足了人们渴望通过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能到达得道成仙的人生境界的愿望。

宋理宗在卷首亲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此后,为之作序、作注者代不乏人,影响十分广泛,乃至日本、朝鲜等国,皆有此书的流布。书中大义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书中还列举了诸善与众恶条文,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