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大师 12-17 中国人对梅花的感情, 非起于一念之间的心动。 是世世代代精神审美的积累, 同时是一种兼具理想和现实主义的寄托。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上堂开示颂》唐·黄櫱禅师 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明知易落俗套, 仍然不厌其烦的歌颂它。 我们习惯从梅花身上, 学习种种高尚的品格。 尽管花开百样色, 但不可否认,万花丛中, 中国人对梅花,情有独钟。 -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唐·柳宗元《早梅》 如果一个冬天没有梅花, 便如一个生命失了心魂。 如果对冬天只能提出一样要求, 那还是梅花吧! 什么样的品种都好。 -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唐·崔道融《梅花》 红如丹霞,绿似翡翠。 白色冰清玉洁,黄色高雅坚贞。 曲曲折折、舒朗开阔都好。 无论怎样的姿态形貌, 都有让人折服的美。 这,便是梅花了!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爱梅之心, 最爱的,还是梅香。 梅花的香味,尤与众花不同。 带着清冽的寒冷,寒香透骨。 清雅而别有韵味,颇具神韵。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无论是在天清流水处, 还是行至野外人家小园中, 但有梅花扑鼻香, 便觉心旷神怡,格外精神。 有时梅花的香气清幽难寻, 却又在不经意间,沁人心脾。 而越至寒冬,越觉梅香醉人。 -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而这样高洁的梅花, 却又极易与各色寻常环境相融。 或是天高云淡,或是晓日初升。 日暮薄寒也可,清风细雨也可。 便是山野人家,青烟袅袅; 便是江上渔家,落日归舟。 亦或是小桥流水、竹林松下, 再有皎月明窗、疏篱小院。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无论怎样的环境,若添得一树梅花, 霎时便有了特别的美。 而这时, 若再有笛声、琴声相绕, 时断时续,似有若无。 便更添几分诗情画意。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在这多样的环境中, 若论最与梅相配者, 算来还是雪。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元·王冕《白梅》 梅与雪,两相映衬, 便成人间绝色风景。 虽寒意彻骨,却更显精神。 梅之风骨,正在这清绝一色中。 花朵积雪,或是雪裹花朵。 在万物尽杀的时节里, 摇落身姿不落魂。 -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宋·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分不清是雪花更贪恋枝头俏色, 还是梅花不舍这洁白晶莹。 一树梅, 便这样坦坦荡荡立于风雪之中。 美得夺目,动人心魄。 在每一个寻常的冬日里, 遇见这样的一树雪里梅花, 又怎会不觉得欣喜? -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宋·陆游《梅花绝句》 梅,宋人爱到骨子里,几成痴。 那么多写梅的宋诗, 最不能忘陆游笔下的梅花。 他一生酷爱梅花,也像极了梅花。 他守着对家国天下的坚贞不屈, 诚如梅花,于风雨中踽踽独行。 一任风霜欺压,寥落不堪。 不与群芳相争,不同世俗合流。 即使最终归于尘土,仍留得幽香在人间。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有人喜爱梅花的朴素与淡雅, 也有人爱它的娴静与清幽。 不同的人观一样的梅, 处于不同的环境、人生阶段, 便会有不同的感受。 - 而这样单纯的梅, 却承载中国人最繁复的情绪。 有谦让的君子品格, 有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也有超凡出尘的不俗气概。 无论是怎样的心境遇见它, 总能得到相应的抚慰。 -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清·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在众芳摇落的时节里, 若有一树梅悄然盛放, 便再是凄苦的生活, 也会有清香慰藉疲惫的心灵。 雪落人间, 而有一枝梅花傲骨卓然, 开在山野间、云天外。 守得一季冬来,盼得一场雪归。 便于此时,倚香踏雪寻梅去。 - 而属于中国人的梅花,不只是生在寒冷的冬。 它在先秦的《诗经》里,拟作心仪的君子。 在唐诗宋词里,孕育出风姿玉骨。 它在水墨江南里是一枝春信早, 在驿外断桥边有陆游的香如故。 在每一个寒冬,它踏风雪而来, 横亘在大江南北每一寸土地上。 梅魂雪魄,便是这样的一种内涵, 让国人痴迷了数千年。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