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很多的人都谈脂色变,对脂肪或者油脂还有着很深的误解,认为高脂肪的食物是导致血脂高,从而诱导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脂肪的总和,主要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G)。 胆固醇: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胆固醇在血液中存在于脂蛋白中,其存在形式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中存在的胆固醇绝大多数都是和脂肪酸结合的胆固醇酯,仅有10%不到的胆固醇是以游离态存在的。 甘油三酯(TG):又称脂肪,是由食物脂肪与肝脏合成的,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它是血液中血脂最重要的一种。 所有的血脂都和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脂蛋白根据密度分为: 1、乳糜微粒(CM) 最大的脂蛋白,主要功能将小肠从食物中吸收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装载起来,输出到全身各个组织燃烧利用,并将胆固醇运输至肝脏。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儿童时期主要功能:将身体体内部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运送到身体各部。 3、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血液和各组织细胞使用 4、高密度脂蛋白(HDL) 是血清中颗粒密度最大的一组脂蛋白,主要功能:从身体各部吸收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或者排泄。 其中甘油三酯(TG)的主要携带者是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的主要携带者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胆固醇分好坏吗?
是因为有人对造成动脉硬化血管斑块做了实验,发现沉淀在血管壁上的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然后大家认为动脉样硬化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导致的,就把它称为坏胆固醇。 那么是不是坏胆固醇含量变低,心脑血管的患病率会减少呢?然而研究表明,即使有效的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LDL),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仅仅降了不到1%。 那么研究发现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深入的研究发现沉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是已经氧化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也就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会卡在血管壁上,但低密度脂蛋白(LDL)并不会,所以OX-LDL才是真正的「坏掉」的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过程 总结:小颗粒的LDL才是真正的坏胆固醇,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如何不让胆固醇真的变坏? 如何预防LDL氧化成OX-LDL,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更积极的做法。
2、多摄取高抗氧化指数的蔬果,例如新鲜深色的莓果类; 3、蔬菜方面,十字花科的蔬菜,例如花菜、西蓝花、甘蓝等都富含抗氧化成分,能够有效的中和自由基,降低LDL氧化的机会。 4、糖分会促进体内氧化反应,减少糖的摄入也是很重要。 生酮饮食与胆固醇 长期生酮饮食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HDL)上升、甘油三酯(TG)下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颗粒变大变蓬松,这是一件好事,即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总量增加也不必担心! 由此可以看出体内的胆固醇与吃进去油脂和脂肪关系不大,因为体内胆固醇浓度超过80%是自行合成的,只有10-15%胆固醇与吃进去食物的有关。人体会自我调节胆固醇的浓度,当人体的胆固醇浓度不足时,肝脏会自动合成胆固醇来应对人体的需求,相对的,健康人的肝脏也会负责分解代谢血液中过高的胆固醇。 胆固醇作用 上面说了这么多胆固醇,其实胆固醇是我们生命里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对生命的作用起着很大的作用。 1、合成荷尔蒙原料 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 2、构成细胞膜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胆固醇为它的基本组成成分,占质膜脂类的20%以上。因此,可以想象要是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 3、形成胆酸 肝脏需产生新的胆酸此时就需要胆固醇,胆固醇也是胆汁的形成以及皮肤在接受日照后合成维生素D时的必要原料,当我们努力的把胆固醇给降低的同时,这些生理活动,当然也会同时的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