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 创|于雷:短 文 四 章

 当代文摘 2020-09-09


《 作 家 周 刊 》
ID:zuojiaweekly

重名家,力扶新人


《作家周刊·特邀专栏》

短 文 四 章作者 | 于雷(安徽省)

生活一种
   我是向往静的,因而我常常把自己关在房内,似乎与外面的世界拉开了距离。    害怕敲门的声音,平常也不大有人来敲我这一位落魄书生的门,这也让自己感到清静了。当我在家读书习作的时候,常把门窗紧闭,害怕外面的声音穿入这九十平米的屋子,扰乱了我的身心。九十平米的屋子是我一个人独守的世界,我在这里以书为友,以书为鉴,执笔取暖,煮字疗饥,以至于未来我都将要用一生来陪伴。
     我清楚的知道,当自己把自己放在热闹繁华的世界中,这种均值不等式难以突破,自己也将变得疲惫不堪。钱钟书先生那句“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认为,一个人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由自己内心在与外界长期的磨合下,通过内心所需的物质与精神不断的匹配协调中促成的。说到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是由自己所掌控,别人无法左右。掌控自己生命的永远是内心,内心就是灵魂,是信仰,通过这道光,从而照亮人生之路。
        这么说来,自己是把文字当做了自己的信仰。我在文字下或喜或悲,或感动或气愤,或惆怅或幸福,过程着自己心底对生命的真情流露。
        一个人活在世上,还是要创造一种精神价值,与血液循环,与脉搏相连,通过与心底相匹配的生活方式,一路凿空与歌唱,去开辟属于自己的生命大通道。

观看《抗大母亲》
   昨天中午,我正准备午睡,收到李希华老师发来的消息,他编剧的《抗大母亲》于11月28日下午在定远大剧院进行巡演,让我有时间前往观看。得知这一信息,立即打消了我午后的困意。由于《抗大母亲》属于黄梅戏剧,此前我还从未关注过,现在的年轻人也极少去关注黄梅戏剧类的影片,认为这是年长者喜爱的戏曲剧种。当时,让我产生前往观看的理由是李希华老师本人,他在任我们县文化局副局长时,依然不断每日创作,他是一位真正做学问的人,是我最敬佩的长者。


        为了观看李老师编剧的这部《抗大母亲》,今天下午特地与校区老师换班后前往县大剧院。眼前,大剧院正门两边满树金黄色的树叶宛似一群在风中起舞的黄蝶儿,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不一会儿工夫,前来观看巡演的人们陆陆续续进入剧场就坐,直至“爆棚”。随着舞台灯光的闪映,黄梅戏剧《抗大母亲》在首场中拉开了序幕。舞台上,从音乐的节奏到场景道具的搭配,从参演人员的语言及眼神动作,从不同场景的转换到灯光的调节,前后配合的天衣无缝。《抗大母亲》这部现代历史戏剧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一批抗大的学员借住在桐城一位赵大娘家中所发生的一段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展现了革命战斗年代军民血乳交融的鱼水深情。
        通过此剧的观看,让我们在历史的回味中领受教育,学会成长,开创未来。

买衣
        中午下班,为了购买冬天穿的衣物,独自冒着寒风匆匆忙忙赶往美特斯邦威服饰店,这是一家长期经营休闲服品牌店铺。每年,凡是自己需要购买的衣物,都会认准这家品牌,一方面这家品牌服饰不论是款式还是价格都比较符合我的标准,另一方面,自从我认准了一家店铺之后,很难再会有第二家同类店铺介入我的眼球,这是我习惯的生活准则。

       平常日子,我除了买书外,是一个很少出门购物的人,特别是服饰类物品,因为不赶时髦,一件衣服穿上好几年时间都不会扔掉,因而自己把自己称作“土的掉渣”。曾经有朋友跟我开玩笑说:“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满街的服饰店经营不了多久都要关门啦”。

        的确,每年我在逛街购买衣服上的次数极少极少,今天自己能够光顾美特斯邦威店铺,已经是这家店铺老板的荣幸了。我在购物的过程中很少在价格上与店铺营业员进行着长时间的口舌之争。当我在店铺挑选一款衣服,从进入店铺到结账时间前后不过十几分钟,这一点我将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不会为了买一件衣服而白白浪费掉半天时间,或者一些人购衣习惯满大街店铺挨家赶跑试衣的要求在我这里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
         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合不合身,只有自己知道,没必要在乎旁人的眼光而挑三拣四。我们也不要用穿衣来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和追赶潮流,一个人的穿着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形象的体现。那么,什么是形象?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其实也不尽然,当年毛主席穿带补丁衣服见贤达,难道就失去了形象?要我说,朴素才是生活中最好的形象。所以,生活中,我们不论是穿衣还是其它种种,莫失去朴素的东西,除此之外的包装,不过是男人的油头粉面,女人的胭脂口红罢了。

暖冬
        冬天一到,很少门。
        闲时,一个人只在家里呆着。
        读书,写字,听曲、发呆,如此甚是清闲了。
        眼下大雪节气,还没下过一场雪,似乎雪与这个冬天无缘了。风是有的,那种嗖嗖的冷,吹在脸上,显得干燥异常。风一走过,天气又变得暖暖的。早晨出门,除了披一件风衣,戴一副皮手套,那条挂在衣橱里的围巾怕是很少再去用了。
        大街上,人们的穿戴,如果不以季节而论,很难看出这是冬天了。人们稍微一活动,就冒出汗来。特别是孩子们,还没玩耍一会,因为出汗,就把外衣脱了,如此下去,最容易引起感冒。

        晌午一过,天气温暖如春,这时,老人们常常从家里搬来一把板凳于自家门前坐着晒太阳,他们脸上现出的精气神如阳光一般灿烂。天气的回暖,让这个冬天反而失去了萧条,人们也不再能够体会到“地冻三尺”的感觉了。

        当我在屋子阳台读书,享受着这个季节的暖阳时,内心是存在一丝担忧的。根据科学分析,暖冬将会导致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从而损害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等问题。
        为了四季分明,为了健康发展,冬天还应回到原本的天气最佳。可是,天气怎样,除了天意,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了的吗?内心只有默默期待,这个冬天来一场雪。



2019年12月15日

原 创 首 发

作 家 风 采 简 介
AUTHOR INTRODUCTION

☆☆作者简介: 

   于雷,1989年生,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笔名雷雷。滁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定远县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雨田斋主人,自诩“清静散人”。

        散文曾在《新疆人文地理》《知青》《北方文学》《中国散文家》《西南作家》《中国风》、《青年文学家》等十余家国家或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被收入《2018年中国当代经典散文选》《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等多个选本。
        作品先后获得中国当代经典散文佳作奖、中国当代作家联盟散文佳作奖、《北方文学》2019年第一期散文一等奖、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三等奖等。代表作品:《在阿瓦提》《乌镇逸韵》《库车纪事》《做客》《雪》。。对生活热情似火,是一个光芒万丈的人。

作 家 周 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