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应不应该作为货币标准?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12-19

黄金不应该作为货币标准?

'如果我在沙漠中间发现一整块十吨重的黄金,该怎么办?'这是知名作家马伯庸提出的思维推理游戏——这些沙漠里的黄金,只有足够聪明的人,才可以毫发无损的拿到。对黄金的争议一直以来未削减,“乱世买黄金”的说法又真的正确吗?

黄金的前世

众所周知,货币产生于物物交换的需要,充当一般等价物。最原始最原始的货币是牲畜,盐,贝壳,可可豆,烟草等商品。

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货币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用作货币的商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逐渐找到金银这类最适宜作为货币的贵金属。

最早的黄金铸币诞生于一个叫吕底亚的王国。这个王国所在的位置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在它东方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西方则是海上贸易繁荣的古希腊,发达的贸易促成了人们对货币铸造的探索。今天这枚金币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内,它在大小和重量上没有统一的规格,也没有面值标志。但却改变了黄金的命运。     

几百年又过去了,世界货币经历了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货币与黄金脱钩,各个国家都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等变革。但黄金依然是财富和价值的象征。面对多变的货币市场,投资者纷纷选择黄金作为保值手段,各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仍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黄金时代',永不落幕。

黄金的今生

现在人们才意识到,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持金融业及商业的发展,来作为经济下行时的硬通货储备。也有很多声音说黄金的开采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黄金导致了经济大萧条、黄金没有真实价值等等,这都是目前反对将黄金作为货币标准的反响。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先来谈谈黄金是稀缺资源吗?回答显而易见,当然是。地球上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数近万吨,但还是稀缺资源。因为黄金90%都是在地核当中,而地壳上的黄金不到1%。凭人类目前的科技,地核黄金是无法开采的。据科学家统计,全球可开采的黄金总量为17万吨。如果制成立方体,边长是20立方米,相当于两个单元的六层楼那么大。全球可开采的黄金矿藏储量还有11.5万吨,其中5600吨黄金可以被开采出来,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黄金还是很珍贵的。除非人类掌握了开采地层深处黄金的方法,或者发现富含黄金的小行星。所以黄金在可预见的未来一直都是稀缺资源。

(1)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持经济发展。几大主要经济体的M1货币供应量为7.71万亿美元,2018年度全球黄金总供应量接近4万吨,相较于2017年同比增长1.6%。如果额外需要40%的M1作为备用,就需要接近3万亿美元。官方储备的40000*1277美元/盎司=1.8万亿美元,这个数量肯定是不够的,但如果把金价调整为2128美元/盎司就够用了,所以说黄金不够用这个说法丝毫不严谨,只是黄金的内在价值没有进行调整,某种意义上来说,黄金永远都是不够的。

(2)黄金没有收益。黄金没有收益是对的,美元也没有收益,有人说我把美元放进银行便有利息收入,但美元放进银行就不再货币。只有以现金或黄金等形式持有的才是货币,货币本身就没有收益的特性,如果在某个时间点把1美元放进抽屉,过了10年它仍然是1美元不会变成2美元,其实物本身是没有收益的,收益是时间和资本的累积值。

(3)黄金导致了经济大萧条。这就不得不提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到金本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的经济动荡时期分别出现在1797年、1837年、1857年、1893年、1907年、1920年、1929年,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金本位制度不复存在,而后发生的金融危机分别出现在1973年、1980年、1987年、1998年、2000年、2008年。金融危机与是否是金本位制度并无太大关联,经济的走向与人们的心理预期有关,也与财富创造有关,既然财富创造能力方面没问题,问题就很可能出在财富分配上。就业是参与财富分配最主要的方式,而就业又取决于市场。所以片面的指责黄金是不对的。

是否投资黄金

中立的说,如果是投资现货黄金,税负是目前投资产品内较低的,其它不少投资品种都存在着一些容易让投资者忽略的税收项目。例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如果需要进行股票的转手交易,还要向国家交纳一定比例的印花税。又比如进行房产投资,让度人向受让人转移产权时须经过复杂繁琐的过户手续,除了在购买时需要交纳相应的税收以外,在获得房产以后,还要交纳土地使用税。在进行任何一种投资之前,都应该对所投资的项目的回报率进行分析(投资回报率=投资净收益/起初的投资额)。这里所涉及到的投资净收益,是交纳赋税以后的收益。也许您开始觉得自己大赚特赚了一笔,但是当支付了一定比例的税收后,收益也许少的可怜。而黄金任何人都可以公开购得,还可以像礼物一样自由转让,没有任何类似于登记制度的阻碍。在黄金市场中很难出现庄家,任何可投资的市场都有可能大资金流入的庄家操控,但黄金由于其每年稳定的开采供应量加之严格监管把控,这个市场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市场,全球投资人拥有一样的投资对象,一致的投资价格,现实中很难出现有足够实力的财团去影响他的价格并操控金市,这对黄金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道保障。

至于黄金抵抗通胀的说法,并非严谨,黄金抵抗的不是通胀而是抗“恶性通胀”。一直以来我们不断被灌输黄金价格的稳定性的概念,并让“黄金是抗通胀的最佳产物”的说法根深蒂固,但实际看来真正需要在物价上涨时,黄金价格稳定上涨并且超过通胀的速度,这个可实现吗?与黄金抗通胀这一概念最吻合的情况发生在上世纪的70年代,那时候,布林顿森林体系刚解体,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了当时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黄金的价格一路飙升,在恶性通货膨胀下,大家本能的想到了数千年来金本位下的黄金。当信用货币都不值钱时,黄金是唯一保值的东西。不过,这大概是唯一可以列举出来的黄金抗通胀的例子,当今社会,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很低,因此黄金抗恶性通货膨胀的这种能力很难体现。

举个例子,2002到2017年,北京朝阳区的房价从3800元一平米上涨到了7万9800一平米,价格足足翻了21倍左右,而同为实物资产的黄金只上涨了4倍左右,增值的效果远低于房产;从货币发行的角度来说,经济学上一般用M2(广义货币)余额来衡量货币的多少,2002年-2017年,中国的M2余额从18.2万亿增长到了167.8万亿,15年间货币发行量增长了9倍之多。而前面我们已经说了,黄金在这15年只上涨了4倍,完全跑输了货币增发的速度,所以说投资黄金,时机不对很有可能造成亏损。那么既然并非是“乱世买黄金”的说法,那么黄金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黄金的价值其实在于其“避险情绪”,在纸币出现之前,黄金黄金是充当货币使用的,由于这一历史遗留,大家都从观念上都认可黄金的价值。所以在央行滥发货币或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时,投资者会通过购买黄金避免财富损失,当大家都去买黄金的时候,黄金的价格也就涨了。无论是做短期还是长期,黄金配有10%也是定不会出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