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只是爱静 2019-12-19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的标配就是一把军刀和一支南部十四式手枪 ,但事实上日军装配的手枪远不止南部十四这一款,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南部十四式之外的日军手枪装备情况。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装备南部式手枪的日本海军军官

日军制式手枪起源——史密斯威森左轮手枪

幕府末年美国海军用军舰强行打开了日本的国门,史称”黑船扣关“。现代左轮手枪也随之流入日本。幕末时代暗杀潮盛行,在刺杀幕府大佬井伊直弼的“樱田门外事件”中倒幕派武士已经开始使用左轮手枪。幕末的时尚潮男坂本龙马更是直言手枪已经取代刀剑了。在寺田屋事件中坂本龙马就是靠着他的史密斯威森二号左轮手枪从数十名幕府巡捕的抓捕中全身而退。不过此时的手枪仅仅是部分“弄潮儿”的新玩意,幕府军和倒幕派军队中均未统一配发手枪。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坂本龙马和史密斯威森二号转轮手枪

明治政府成立后效法西方建立了全新的陆海军,自然要装备制式手枪。明治11年(1878年)日本开始向美国进口史密斯威森三号左轮手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手枪(日本称为 米式一番型拳铳),该枪就是日本第一款制式手枪,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军使用的也多是该手枪。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史密斯威森三号转轮手枪

开启国产之路——二十六年式手枪

与奉行造不如买理念的晚清军队不同,日本一直强调武器国产化。甲午战争前日本陆军的步枪和火炮都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手枪自然也要国产化。1892年日本以法国MAS1892型手枪为原型研制发射无烟火药的新式手枪,并于次年(明治二十六年)研制成功,命名为二十六年式回転式拳铳。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法制MAS1892型转轮手枪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明治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

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枪 口径9MM 全长231mm 全重907g 装弹6发,除了是日本第一款国产制式手枪外唯一的特点就是威力小! 二十六年式手枪使用的9*22MM手枪弹 弹丸重15克 枪口初速仅有152米/秒 而枪口动能仅有112焦耳,而一般的勃朗宁手枪的7.65mm手枪弹的初速达371米/秒 枪口动能达416焦耳,枪口动能差距接近四倍。 同时期的手枪弹里,二十六年式手枪弹的只比.25ACP弹药威力略高(弹药尺寸6.35x16mm 枪口初速248米/秒 枪口动能89焦耳)而.25ACP弹的定位是给微型自卫手枪使用的。作为军用手枪的二十六年式手枪威力仅能胜过此类手枪实在是不光彩。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25ACP弹药的袖珍手枪

二十六年式手枪的威力说是同时期军用手枪里垫底的,比起作为军用手枪 更适合作为女士自卫手枪。之后虽然被南部十四式手枪所取代但是在抠门的日军中该枪要一直装备到二战结束,在抗战中该枪也是比较常见的武器。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使用二十六年式手枪的侵华日军

世界上最危险的手枪——九四式手枪

1933年日本陆军省给南部十四式手枪的研制者南部麒次郎 下达了新的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款新型轻型手枪供空勤人员 车组人员等非一线战斗人员使用,新枪要求和南部十四式使用同种弹药(8MM手枪弹),在性能不输于南部十四的同时要求新枪尽可能的轻便和便宜。新枪在1934年设计成功,因当年是日本皇纪2594年,故新枪被命名为94式手枪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94式手枪

94式口径8mm 全重765克 全长187mm 弹容量6发,不但外形丑陋,而且该枪可以说是对射手最危险的手枪了——不用扣扳机就能发射。94式枪身外有一根外露的击锤固定杆,一摁这个杆子就能击发子弹。试想一下一个坦克驾驶员在狭窄的坦克里转身时携带的94式手枪不小心撞到了坦克内部的钢铁零件 很有可能就是砰的一声,走火了。摔倒地上也可能造成走火,总之94式给使用者造成的威胁往往比对目标更大。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94式的外露击锤杆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如何不扣扳机完成射击

94式手枪的生产从1935年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十年间共生产了7万余支,主要作为车组成员、炮兵、空勤人员等非一线参战人员的自卫手枪,在抗战我国军民也有不少缴获。

日本军官的购买的外国手枪

这里先补充一个概念叫“私物手枪”,顾名思义就是属于私人物品的手枪。在旧日本军刀中军官的 军装 军刀 望眼镜和配枪在内的所有军旅物品都是军官自己掏钱买的,属于个人物品,而不是军队的财产。

既然是自行采购,那就不可能做到统一型号了,有钱的军官可以购买昂贵奢华的高级左轮手枪,家庭困难的军官就只能购买一些廉价的手枪了。尤其在1940年之前外国手枪一直可以输入日本,许多军官都会选择购买性能更好价格更实惠的欧美手枪。1935年日本国产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售价在60日元以上,而性能好的多的比利时制FN1903式手枪也只卖35日元。(所以在战前 日本军官购买本国手枪更多其实是出于“爱国”考虑而非实际性能考虑)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枪械店的手枪广告

日军尤其喜欢勃朗宁系列手枪,日俄战争中指挥旅顺战役的乃木希典将军使用的就是一支勃朗宁1900手枪,其后续的M1903 M1910手枪在日军军官中也大受欢迎,因为日军军官们大量使用勃朗宁手枪,日本陆军还专门开设了生产勃朗宁7.65mm手枪弹的生产线。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在日军军官中大受欢迎的勃朗宁系列手枪

理论上1940年以前出现的手枪都有可能被贩卖到日本军官手中,侵华日军尤其是抗战初期的日军军官使用的手枪种类会是非常繁多的,杨靖宇将军的三支配枪中有两支柯尔特手枪(M1903 和M1905)就都是从日军军官中缴获来的。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使用毛瑟C96的日军军官

侵华日军中的手枪装备情况

抗战剧里日军军官清一色配备南部十四手枪其实是错误的

110师团投降移交武器清单

上图为日本110师团投降后移交的武器清单,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 该师团装备的手枪有 :

南部14式251支 、94式48支、26式转轮手枪41支、各式毛瑟手枪83支、日造杉浦式手枪(日本仿造的勃朗宁手枪)38支、八音手枪(勃朗宁1903式手枪)192支、未标明型号的勃朗宁手枪6支、南部式手枪(7mm袖珍型)3支;

110师团共计有各式手枪662支,其中日军制式手枪(南部14式 94式 26式)共340支只占到总数量的51%,而南部14式手枪的占比则只有37%。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就是历史上日军的手枪尤其是军官们的配枪状况应当是万国造,现代抗战剧中日军清一色的使用南部十四式手枪不能说错误,但至少也是不合理的。

以上资料来源 高知县立坂本龙马纪念馆 https://www./country/cn/

日本军的拳铳—杉浦久也

110师团武器移交清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