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小话题019-“时髦的”边缘计算全景图

 坚定前行 2019-12-19

  边缘计算概念的定义比较模糊,不是一个纯粹的行业或者产业,而是由不同行业共同实现的一套针对低时延需求的网络架构解决方案,既有硬件部分也有软件部分。

本篇深度小话题将分类拆解边缘计算相关标的,帮助各位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边缘计算。

一、边缘计算

简单来说,边缘计算就是将网络的计算、分析、存储能力向终端下沉,通过在网络边缘部署的节点,更快地响应和处理部分低时延、高频次的应用需求,与数据中心中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形成互补,与5G一起形成面向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高效地为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需求提供支持。根据IDC的预测,2018年,全球将有40%的数据通过网络边缘侧的节点进行计算、分析与存储。

(一)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关系可以类比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与集团公司的关系,两者彼此互补,分支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数据中心的云计算一般提供综合性的网络数据解决方案,通过有线网络支持子节点和终端的数据处理需求;而边缘计算专注于低时延的网络数据解决方案,一般通过无线网络支持终端的数据处理需求,能够提供定位服务。

(二)边缘计算与内容分发网络(CDN)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通过部署在各地的节点(边缘)服务器,使用户能够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访问响应速度;而边缘计算更加靠近无线网络边缘,下沉位置更深,时延更小。

CDN的应用场景关注“分发加速”,而边缘计算不仅要“加速”,而且要拥有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和本地计算存储的能力,可以让网络更加智能化。因此,边缘计算可以算是传统CDN未来的演进方向之一。

(三)边缘计算发酵的催化剂――5G

边缘计算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2013年,IBM和Nokia Siemens就已经推出了相关的计算平台,之后,各大电信标准化组织开始推动移动边缘计算的规范化工作。2016年,华为在国内倡议发起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边缘计算之所以近期再次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还是因为5G描绘出的广阔前景。

2015年,ITU(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在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上将5G的应用场景划分为eMBB、mMTC和URLLC三类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

提供高容量和超高速移动通信,面向手机和基础设施、虚拟和增强现实、3D和超高清视频以及触觉反馈

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

面向消费者和工业物联网、工业4.0关键任务机器对机器(MC-M2M)

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面向车辆对车辆(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通信、自动驾驶

图片来源:互联网

我国IMT-2020(5G)推进组(2013年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则在此之前提出了“5G之花”。

图片来源:IMT-2020(5G)推进组官网

显然,基于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平台,由于位于核心网后端,无法满足上述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的需要。5G的愿景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即万物互联,然而,随着网络连接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数据规模不可避免地将会呈指数级增长,同时,物与物之间高质量的交互有赖于人工智能的支持,这些普遍预期的巨大需求将会导致对边缘计算的需求更加迫切。

(四)相关标的的分类汇总

由于边缘计算这个概念的边界比较模糊,很难遵循申万或者证监会行业分类完全统计相关上市公司,下面的分类汇总将参考各大券商有关边缘计算研究报告的覆盖范围,结合东方财富、Wind中的概念板块成分股,以Wind提供的上市公司主营产品数据为依据作统计,可能存在少数未能覆盖的相关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不计入统计。

营业收入和研发费用的统计口径为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数据,排序按照营业收入从大到小排列,不构成个股推荐,所有数据来源于Wind,下文不再赘述。

细分分类按照通信类、计算存储类、数据采集类、运维服务类进行汇总。

1、通信类主要是无线端的基站和接入设备,未来基站可能直接连接边缘计算服务器,不仅承担通信功能,而且承担部分计算、分析和存储的功能。

2、计算存储类主要包括服务器和相关计算、存储设备。其中,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主攻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机;兆易创新、紫光国微主攻存储器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深信服主攻企业级用户的信息安全、云计算等解决方案;韦尔股份主攻物联网设备的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目前正在进行对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收购,北京豪威主攻图像芯片和传感器。

3、数据采集类主要包括泛物联网设备,有智慧家居、智慧安防、移动支付、导航定位、智能穿戴等,满足边缘计算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

4、2016年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网宿科技和阿里云发放了内容分发网络(CDN)业务经营许可证,自此,我国CDN正式进入了牌照时代。此后腾讯云、高升控股等公司陆续获得了该项业务的经营许可证。总的来说,当时“迟到”的牌照并没有对国内数据中心与内容分发网络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冲击,真正打破原有竞争格局的是BAT的强势介入。运维服务类主要包括网络运营与维护、数据中心与内容分发网络、系统运营等。

内容来源:本文内容由小编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而成。

本文仅供投资者学习交流,文中所列股票仅为信息真实展示或示例,不构成个股推荐。投资者均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