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军给年轻人的重要启示:天道未必酬勤

 坚持最后5分钟 2019-12-19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后来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雷军那时候很勤奋,每天早上七点钟去教室占最好的位置上课,就算是周末要去看电影他也要自习到十点钟才走。

雷军给年轻人的重要启示:天道未必酬勤

雷军特别害怕落后,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当中生存的人,因此他会在做事情之前把一件事想得透彻,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将一天的时间以半个小时分割成很多段来制定学习计划,也正是这样的努力,雷军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四年大学课程。

雷军也自己创业过,在大学,雷军靠写杀毒软件成了百万富翁,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三色公司,结果被山寨打败了,仅用了半年时间公司解散。对于原因,他也总结过,在他看来,用10赚10万和用100万赚10万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付出的努力绝对不一样,没有必要在低水平上重复做事,从小事做起很容易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

这段时光,让雷军走向成熟,“别人投进钱来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非要成为4000元赚几千万的例子呢?”

雷军给年轻人的重要启示:天道未必酬勤

1991年,雷军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所工作,那里的待遇不错,下了班还能接点私活,这时候,雷军还是按半个小时分配自己的时间,在他看来“时间自己的,你到一个公司打工偷懒,老板没看见,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其实这没有必要,在公司,学到的东西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是公司的。”按照当时雷军的计算,他的价值是一个小时20元到40元之间,不过后来涨了很多。

1991年底,雷军进入金山工作,金山是一个好的平台,对当时的雷军影响很大,在金山,雷军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他的路是往上走的。1998年,雷军任金山总经理,2000年,任总裁,2007年,雷军辞去了金山CEO的工作。在金山的16年里,雷军被称为“中关村第一劳模”收获与付出往往是成正比的,在金山,雷军学会了技术、业务、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当然,不仅这些,还有财富。

这是雷军40岁之前积累的财富,在创办小米之前,他用了四年的时间寻找机会,创办小米之前的几年,雷军通过做天使投资人,他发现原来公司自己不插手也能运转得很好,并不是像自己那样“劳模”才可以。他意识到“天道未必酬勤”,要成功,光勤奋是不行的,还要靠机遇。

雷军给年轻人的重要启示:天道未必酬勤

2007年1月份,乔布斯发布了第一部苹果手机,那时三星、HTC也开始努力发展手机业务,2010年,这一年中国手机销量达到了3000万部,雷军看到了机会。

创业初期,小米只有14名员工,2011年8月,小米推出了1999元的智能机,是其他同类手机的一半价格,一般来说,这部手机卖出一百万部就可以说在手机行业正式入行了,而最终卖出了300万部,2018年,小米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小米的成功可以说是集体主义的胜利,乔布斯曾经说过,“我过去经常认为一名出色的员工能顶2名员工,其实不是,能顶50名”,因此,乔布斯四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招人才。

雷军也一样,很多人告诉雷军找合伙人太难了,但雷军认为那只是花的时间不够多罢了,他列了一个表格,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来找合伙人,为了说服一个软件工程师,他甚至打了90多个电话。人才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尤其是技术大拿,当不好孙子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