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是通俗说法,它其实就是尿酸结晶。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无法及时代谢出体外时,尿酸就会形成结晶,并附在身体软关节下,引起凸起、疼痛。 痛风石不仅在骨关节中被发现,肌腱、耳廓、肾脏,甚至是心脏和眼睛里可能会出现痛风石,这是由于尿酸结晶随着血液流动,血液将结晶带到身体各处。 痛风结晶会引起剧痛,会诱发关节变形畸形等,为此西医主张通过手术切除痛风石,恢复关节活动。但是手术除结晶石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很多人同一个部位需要多次手术,都无法做到根除。 为此,医学界更倾向于找到方法,使得尿酸结晶主动溶解,从而起到治标治本的目的。一种植物的出现,让人们找到解决痛风石的新方法,它就是菊苣。 据悉菊苣原是欧洲国家的贵族蔬菜,引入我国它就是一味治疗痛风的中药。它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功效,同时它有出色的综合调节身体代谢的功能,可明显改善由高嘌呤饮食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同时降血脂,调节身体代谢。 为了更好的发挥治疗痛风的药性,中医们在菊苣的基础上,加入了临床治疗痛风的几味常用药:栀子、葛根、桑叶和百合。这几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有着消肿、止痛、促进尿酸代谢的作用,搭配使用还能促使尿酸结晶溶解,长期饮用还可达到消除痛风石的目的。 具体配方为:菊苣10g、栀子10g、葛根8g、桑叶5g、百合5g,水煎,每天饮用3次左右,亦可冲饮袋泡茶,一次一包,一天3次。 “夫为医者,以食治之,食乃不育方可用药”中医们一直主张,能食疗的疾病先食疗,食疗不管用再用药。因此建议痛风患者们,可以常饮此食疗方,可起到良好的治通风效果。如效果不明显再考虑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轻易不要盲目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