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吸积”理论漏洞太多,星球普世理论即将出世

 好了明理 2019-12-20

“核心吸积”理论漏洞太多,星球普世理论即将出世

文/袁玉刚 图/来自互联网

2019年9月26日,西班牙、德国、瑞士等国科研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安装在西班牙卡拉尔⋅阿尔托天文台的红外观测设备发现:在距地球约30光年之外,一颗巨行星GJ 3512b围绕一颗颜色暗淡的M型红矮星GJ 3512,每204天公转一圈。

问题是:GJ 3512质量只有太阳的约十分之一即2×1029 kg,而GJ 3512b的质量接近木星的一半即8.7×1026公斤。恒星是行星的200多倍。而太阳则是木星的1000多倍。

“核心吸积”理论漏洞太多,星球普世理论即将出世

图1 红矮星GJ 3512和行星GJ 3512b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文学家找到一些系外行星,发现一些木星大小的气体云在很小的轨道上绕恒星运行,一些系外行星按椭圆轨道运行;还有一些环绕恒星极点运行;有个接近木星的一半的行星距恒星仅750万公里(温度2000开),4天围绕恒星转一圈;有个行星围绕其恒星的两极运转而非赤道;有个行星轨道方向与其恒星的自旋方向相反。而根据“核心吸积”理论,这些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2009年,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探索行星的开普勒探测器,发现了数千个系外行星。但许多系外行星系统与太阳系毫不相似;那些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超级地球”在太阳系中根本没有。太阳系行星模型在“在探索系外行星方面没有取得任何成功”。

开普勒-56系统中的两颗行星分别是地球质量的22倍和181倍,都与恒星平面呈45度角运行。质量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开普勒-36系统中的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一颗是岩石行星,运行周期为14天;另一颗是冰行星,密度是前者的八分之一,运行周期为16天。离得这么近,密度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核心吸积”理论,认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星际的氢气和氦气云互相撞击,直到其核心的密度和温度足够燃烧起来,诞生恒星;围绕在恒星赤道上的一个薄的平坦圆盘成为残留物。当含有一些较重元素如碳、氧、硅和铁的固体颗粒的圆盘冷却下来时,静电使这些颗粒聚集到一起形成“星子”。“星子”互相碰撞成碎片,又聚合成长为完整的行星。而周围气体的摩擦使行星产生了近圆形的轨道。在中心附近,在高温中幸存下来的是铁和各种矿物质等高熔点物质。这些高熔点物质形成固体行星的核。在远离恒星的位置,圆盘的温度足够低(冻结线),冰得以保存,并聚集成星子。当星子长到地球质量的10倍时,开始吸入周围的氢气和氦气,并迅速聚积为像木星和土星一样的大型气体行星。

“核心吸积”理论解释了为何所有的行星都以相同的方向围绕太阳运行,为何其轨道几乎是完美的圆形,为何4个内行星是主要由岩石和铁等构成的相对较小的致密体等问题,并且预测其它恒星周围的任何系外行星系统都大致相同。

咱们先看看“核心吸积”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

1、太阳系的恒星和行星不是同一种形成模式吗?为什么同一个太阳系有两个星球形成法则?如果是同一种形成模式,形成太阳的吸积核心是什么?

2、太阳系有固体、液体、气体物质,有93种元素。其它恒星系有这些物质吗?原始的宇宙里应该以氢气为主,没有液体、固体物质,没有那么多重元素。它们的核心在哪里?核心怎么来的?难道原始宇宙里没有行星吗?

3、“理想气体”为什么不“核心吸积”?

我们都应该学过“理想气体”课程。气体分子相互碰撞,也碰撞容器。也就是说,没有容器,气体是要逃逸的。太空里有容器吗?星云气体凭什么要往中心聚集,而不向外逃逸?一定有一个约束的容器。这个容器,“核心吸积”理论说是万有引力。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 nRT已经告诉我们:理想气体的压强P、体积V的积与物质的量n、温度T的积的比值是常数R。也就是说,太阳系里的气体平衡时,上述变量是不变的。

按照“核心吸积”理论,引入一个万有引力,气体分子就会向中心聚集,于是,体积变小,压力和温度上升,产生核聚变,最终收缩成一个圆点。许多人就是这样用万有引力解释太阳、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来着。但太阳系物质却在一个圆盘里运动,显然矛盾。

天文观测证明,直径以厘米为单位的尘埃颗粒并不会迅速落入恒星,盘状尘埃会持续存在直至行星形成。万有引力没有那么神奇和有效;距离恒星甚远的尘埃区域也早早地开始聚集,并不是像“核心吸积”理论所说的那样离恒星越远,尘埃的聚集速度就越慢。

“核心吸积”理论特别是冻结线把万有引力玩弄在股掌之中,时有时无,时弱时强,需要了就请出来,气体也有万有引力;不需要了就束之高阁,固体的万有引力太小。说起来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实际上呢?漏洞很多。

根据“核心吸积”理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在红矮星GJ 3512这样小质量的恒星周围,只能存在与地球质量(6×1024公斤)差不多大的行星,就“不应存在”GJ 3512b这么巨大的行星。行星GJ 3512b比理论模型的预测至少大了一个数量级。但西班牙、德国、瑞士等国科研人员真的看到了。人证物证俱在。

红矮星GJ 3512和行星GJ 3512b的存在,挑战了为太阳系特别是地球量身定做的行星形成和演化的“核心吸积”理论,迫使天文学家们思考更普世的理论。我的旋涡理论是候选者之一。

旋涡理论首先明确了旋涡力包含引力和暗能量,是旋涡里一切物质的主宰。旋涡力有规律地划定了恒星和行星的壳层,限制了物质的运动范围。而“核心吸积”理论只是一味强调“万有”引力,把引力硬性规定为“物质内在的秉性”,用一元化代替多元化,把科学引向一条不归路。就像现在的世界,如果没有中国和俄罗斯的抗衡,美国会把全世界都装入囊中。抗衡才会使世界五彩缤纷。

旋涡理论又明确了引力和暗能量可以迫使电磁力、强力、弱力现身,完成力的统一。“核心吸积”理论无法解释各种力的关系。

旋涡理论还明确了旋涡可以容纳、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现象。“核心吸积”理论则只能解释一个太阳系。

现在用旋涡理论解释一下红矮星GJ 3512和行星GJ 3512b的恒星系。

红矮星GJ 3512和行星GJ 3512b处在一个恒星系旋涡中,行星GJ 3512b沿椭圆形轨道围绕红矮星GJ 3512运动。外围还有一个行星。

“核心吸积”理论漏洞太多,星球普世理论即将出世

图2 GJ3512恒星系中行星的轨道

恒星系的诞生需要氢气星云和旋涡。任何星系都有一些氢气星云,特别是星系旋臂上。星系里产生旋涡是一种自然现象,物质的湍流就有可能产生一个个稳定的旋涡。

在一个恒星系的旋涡里,物质跟随旋涡公转,同时也有自转和摇摆。旋涡力推动物质前进,会形成旋臂,旋涡中心附近的旋臂为棒形,外围的旋臂由于物质的滞后向后弯曲。物质在旋涡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旋聚并且受制于暗能量。由于暗能量的极向运动导致中心附近空间变大,物质密度增加。久而久之,旋涡中心附近旋聚了大量物质,密度的增加导致摩擦、追尾、碰撞频繁。压力、温度迅速升高。氢原子电子丢失,开始核聚变。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两极喷出。恒星发光了。

恒星之外的壳层里,会产生一个次级旋涡,旋聚壳层里的物质。同样的道理,物质被旋聚成行星。如果这个壳层里的旋涡比较大,旋聚了较多的物质,旋涡中心的氢原子会产生核聚变,能量喷发形成恒星。一个恒星系里有两个以上恒星的大有星在。不要大惊小怪。

壳层严格遵守旋涡法则,向外成倍扩展。但物质密度却有规律地迅速降低,没有标准。

红矮星GJ 3512和行星GJ 3512b就是这样诞生的。但物质密度相对均匀,即吸积盘相对平缓,甚至中心核球较小。

“核心吸积”理论漏洞太多,星球普世理论即将出世

图3 吸积盘

第一代恒星系一般都有大质量气体行星。第二代恒星系会有岩石行星出现。用太阳系的模式到宇宙里去套,肯定相似的特少。况且主流的理论又局限于万有引力这一点。

实践出真知。天文学家们的观察范围越来越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大千世界一一呈现,一定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找出符合宇宙的模式和规律。努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