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篁岭晒秋,晒得不仅仅是丰收果实,更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绝美画卷

 上海旭日东升 2019-12-20

“篁岭晒秋”闻名遐迩,却一回也没有去过,每天看着别人在朋友圈晒美图幸福的样子,心里一直痒痒的。终于按耐不住,上个月和夫人用四天的时间去江西婺源打卡了。虽然在网上看过不少美图,但到了篁岭,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了!


早晨,晒秋大妈裹着头巾、系着围裙,将盛满皇菊花、辣椒的晒匾摆到木架上。


篁岭晒秋,由来已久,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受自然条件的局限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他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



在每家每户的晒台上,大竹盘里晒着红艳艳的辣椒和大豆,还有那刚采摘来的皇菊,阳光照射在红黄相间的晒盘上,与高低错落的粉墙黛瓦,形成了“篁岭晒秋晒”的独特画面。


“晒秋,是我们山里人特殊的生活方式。”晒秋大妈们说,山里种的,地里长的,树上摘的,赶上什么就晒什么。


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间,那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的土砖外墙与长长木架上,圆圆的竹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排列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


篁岭的秋,有丰收的喜悦色彩,也有马头墙上的明清古韵。



“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习俗,每年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晒满了辣椒大豆等色采鲜艳的农产品,与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



晒秋,“秋”指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只不过秋季是丰收季节,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些罢了。



悠悠远山,屋檐下,晒着红红的辣椒、黄黄的菊花、五颜六色的瓜片果干……一派丰收富饶的景象。



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间成了竹晒匾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从重叠叠,甚是壮观。



晒架上、竹匾中,黄灿灿、红艳艳的色调点缀在厚重的砖瓦之间,显得尤其跳跃和抢眼,让画面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