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病入膏肓的秦可卿在弥留之际以托梦的方式,给凤姐做了最后的告别和临终的托付,要凤姐警惕“登高必跌重”的危机。 不仅如此,秦可卿给出了具体应对危机的措施和建议: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等,可以说是既有预见性又有可行性。但遗憾的是,一向精明的王熙凤并未按此实施,没有按照秦可卿交代去做。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梦话”的可信程度。在秦可卿弥留之夜,交三鼓时凤姐朦胧睡去梦到了秦可卿,秦可卿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在梦中,凤姐听了秦氏的话,虽然是“心胸大快、十分敬畏”,但是秦可卿死后,凤姐对于秦氏梦中之托,明里也未曾向任何人提起,暗里也未曾遵照执行。 这些托付的中肯之言,也随着秦氏的死而烟消云散了,毕竟谁会相信一个已经亡故之人的“梦话”呢。 红楼梦里多次提到梦境,对于生活于现实中的贾府之人来说,不可能把梦中之事当真,更何况从不信阴司报应的王熙凤? 像贾宝玉神游太虚幻,梦兆绛云轩,虽然从读者视角,我们皆知梦境多半都是预兆,是伏笔,但对于生活其中的人来说,如果一切都按照梦境来指导和干预生活,未免可笑。尤其对于手握大权的王熙凤,除了钱财,也许她不信任何东西。 二是凤姐的麻痹和贪欲。凤姐在贾府内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手握管家大权,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的信任和器重,她正沉浸在富贵和权力带来的无比美好的刺激与享受之中,当局者迷,这种虚幻的感觉已经麻痹了她的内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字眼已经被她自动屏蔽了,她怎会想到以后的败落。 再者,凤姐是个贪婪的人,在对丈夫的爱的贪婪上,她的贪婪以“醋罐子、醋坛子”的方式表达。对于钱财,虽是出身富贵家庭的她,却是有更强烈的占有欲。在为秦可卿送葬期间,她还借权势、徇私情,捞了三千两的“外快”。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在平时,她利用自己的职权,经常挪用公款放贷吃利息,做尽了中饱私囊、损公肥私之事。而在秦可卿梦中“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是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又没有多少便宜可占,凤姐自然也不感兴趣了。 三是贾府的财力不济。在《红楼梦》的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已经道出:“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因为“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而且“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冷子兴作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他的消息来源是很靠谱的。在秦可卿去世之后,因为元春省亲,贾府流水一样的花银子,几乎要掏空家底了。在五十三回中,贾珍对贾蓉说: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此时的贾府已经是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财力的日益不济,使其也没有能力再去置办田地了。且这样的事,也非王熙凤一人之力所能促成,非得贾府子孙齐心协力不可。 而贾府子孙个个都是安富尊荣,坐吃山空的主儿,沉浸在末世的享受之中,王熙凤纵有心也无力。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