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长开枪杀害政委, 成为叛徒, 后来打了一仗, 为何被人称功过相抵

 小天使_ag 2019-12-20

福建泰宁大田街后山的山坡上,一株株昂首挺立的大树,苍松似海、翠竹成行,墨绿色的茫茫林海竹涛中,衬托着不算很高大,但显得十分肃穆的一块墓碑,上面写着“高传遴烈士之墓”,两旁的苍松绿竹子随风摇动,好像在悄悄为安葬在此的烈士默哀,又好像在守卫着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令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庄严悲壮。

高传遴,又名高传达,江西遂川泉江镇四苏村礼拜桥人。1911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念了六七年私塾,16岁辍学到本县于田墟当裁缝学徒,此时,从井冈山下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攻克遂川后,高传遴参加了店员工会,不久又跟随部队上井冈山,加入工农革命军中当号兵,后提升为班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高传遴烈士老家后来,高传遴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很快得到了提拔,跟随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的时候,年仅20岁的高传遴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又调任黎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建黎泰模范少先师政委等职务,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

特别是在敌人大举进剿革命根据地,当时泰宁县城失守的艰苦斗争环境中,高传遴率领模范少先师被编为左路挺进队,转战于邵武、泰宁,将乐间三角地带(师部设新桥),频繁出击泰宁的新桥、帐干、官常口,建宁的溪口、花桥,邵武的大埠岗、姜太、仓桥,将乐的马嘶、万安,黎川的德胜关一带,歼灭了大量的敌人,为收复中央苏区的东大门泰宁县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可谓是战功赫赫、年轻有为的红军高级将领。

那么,这样一位红军师级将领,为什么会安葬在一个小山村,他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原来,1933年夏,苏区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时任少先师政委的高传遴被人枪击,当场遇难,他的警卫也同时遇难,而且,师长杨遇春离奇失踪,当这起案子传到红军司令部时,惊动了整个司令部,总司令等人亲自派出重要人物去调查案情。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没用多久,就发现杀人凶手竟然是这个师的师长杨遇春,而且他这时已经叛变投敌。

杨遇春,别号柳青,江西瑞金武阳乡人,幼承庭训,稍长入雩水旧制中学,卒业后考入江西省立农专,肄业一年,投入陆军第四军随营学校。由于他理论基础扎实,军事素质过硬,很快就得到提拔重用,才20来岁就晋升为团长、不久任命为师长。

本来,象杨遇春这种出身黄埔,战场上特别能打,尤其擅长游击,20出头就当上了红军独立师师长、红军早期的重要将领,如果沿着这样的轨迹往前走,杨遇春很可能会成为共和国一颗非常耀眼的将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人生轨迹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

师长杨遇春与师政委高传遴,本来两人关系不错,是一对好褡裆,就在这个时候,杨遇春回了一趟瑞金武阳老家,发现自己的父母叔伯都被打成了地主,均被逮捕清算,家产也全被没收,他深感自身难保。

回到部队之后,杨遇春情绪大变,这时,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政委高传遴便对他进行了安慰和劝解,耐心地讲解红军的政策,让他安心带兵打仗。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趁政委不备时连开两枪把他打死,然后连夜逃跑投敌,杨遇春成为一个沾满战友鲜血的叛徒。

随后,国民党《中央日报》第三张第一版发表一篇通讯记载:驻防闽北赣东交界建宁黎川两县间之红军少先师长杨遇春,因感觉险恶狡诈,幡然悔悟,特杀死该师政治委员,向驻防泰宁我军第五十六师桂振远旅长投诚,经桂旅长送至建瓯师部,由刘和鼎师长亲加讯问,杨历述闽赣边境匪情极为详尽,刘师长察其尚系诚意,且少年有为,逾格矜全, 委为师部参议,仍发往泰宁,赞助桂旅长剿匪,以观后效。

杨遇春投降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只是给了他一些闲职,比如师参议、南昌行营参议、军事委员会招抚特派员、公署参谋长、重庆行营参议等无所事事的闲职。恰在这个时候,全面抗战爆发,侵华日军攻进了九江市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后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头号战犯),率部从被日寇占领的中国首都南京溯江而上,进攻庐山。

庐山,当时被称为国民党的“夏都”,蒋介石多次在这里长住,在山上召开11次重要军事会议,庐山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之一。这个时候,守卫庐山已经超越了它的军事意义,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对于中国守军来说,守住庐山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捍卫中国的主权,而对于疯狂的日军,攻下庐山意味着取得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杨遇春被任命为庐山保卫战的总指挥,他率领两个团,共3000余人,在庐山各个路口,要道修筑工事,修筑碉堡。

庐山方圆300里,登山主道共有9条,且地势险要,日军第1次向庐山发起进攻。庐山守军还没来得及部署到位。日军第1师团太久保联队的十多门野战炮就向土坝领猛烈开火。炮击过后。200多名日军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进攻。保安3团的1000名官兵们匆匆进入阵地。待日军离阵地只有100米时,所有枪炮一起开火,日军无处可躲,留下成排的尸体撤下山坡。

侵华日军头子冈村宁次做梦也没想到,小小的庐山竟比上海还难对付,万般无奈之下,亲自派人上庐山劝降,并许以高官厚禄,他实在很欣赏这么个指挥水平相当高超的将军。杨遇春呢,坚决拒绝。

最后冈村宁次恼羞成怒,又加派一个旅团,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遇春还是一直坚持整整半年时间,在予敌以大量杀伤后,最后在叛徒汉奸的带路下,庐山失守,杨遇春才奉命撤退,庐山保卫战就此结束。

杨遇春在庐山一役打击日寇表现出的气概,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也鲜有人提起他红军叛将的事情,后人评价,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在特殊的战场年代,也可以算是功过相抵吧。

今天,泰宁大田街后山的山坡高传遴烈士的墓,已经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要的节日,当地人民纷至沓来,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来到这里,深切缅怀这位为了革命英勇献身、英年早逝的先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