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首诗——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句句有水平,连李白也不得不服

 qiangk4kzk8us4 2019-12-20

黄鹤楼是我国的四大名楼之一,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都曾在此留下不朽诗篇。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唐朝崔颢的七律《黄鹤楼》,全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句句有水平,连李白也不得不服气。

传闻李白曾登上黄鹤楼,诗兴大发,准备一展才华时,看到了崔颢的题诗,于是便写了两句残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黄鹤楼东面的搁笔亭便是由此而来。

李白是谁?那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大诗人,这样一个传奇诗人读了崔颢的诗,也自愧不如,足见这首诗境界之高。

而写出这首诗的崔颢到底是何许人也?

他是唐玄宗年间的进士,曾官至太仆寺丞,他的诗名很大,《旧唐书·文苑传》曾将其和孟浩然、高适、王昌龄相提并论,可惜是的他流传下来的诗歌就40多首。

而且若不是这一首《黄鹤楼》,恐怕他早已被人遗忘。

一个可以和孟浩然并列的诗人,为何却被忽略呢?

也许和他的有才无德有关。

传说崔颢年轻时“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

原本男人本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他为人所不齿的是“俄又弃之”,典型的渣男行径。

就算是唐朝女子地位有所提升,可是被休弃的女子能够再获幸福的又有几人呢?

多数都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所以崔颢才会被人说是“有文无行”。

而抛开他的德行不谈,他的这首诗写的确实绝妙,写景抒情,吊古怀今,一气呵成,境界之高常人难以企及。

诗歌开头从仙人乘鹤离去写起。

曾经有仙人在此地乘着黄鹤飞去,因此留下了空荡荡的黄鹤楼。

也许诗人一开始便是冲着“仙人”之名而来,可是到了之后却发现人去楼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他的心中怅惘到了极点,而这样的怅然若失也为后文的乡愁埋下了伏笔。

这里的“昔人”具体指的是哪位仙人,一直有争议,有传闻说是三国时期的费祎,不过没有证据,后来李白在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搥碎黄鹤楼》也曾提过这个仙人,“黄鹤高楼已搥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无论是谁,“仙人乘鹤”都不过是虚幻罢了,诗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有颔联“一去不返”的感慨。

昔日的黄鹤再也不见踪迹,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地飘荡着。

这一句将物是人非写到了极致。

这里的黄鹤应该有所指,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便是时光。

生不逢时,时不我待,这是古代很多文人都会产生的心理,此时漂泊异乡,一事无成的崔颢有此感受也不意外。

世事沧桑,变幻无常,更加催生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接着的颈联描绘的是诗人的登楼所见。

他登上黄鹤楼,举目远眺,只见在阳光的照射下,远处的江面一片澄澈,岸上的树木也是历历可见,就连鹦鹉洲上的花草也是那样的繁盛。

这是一个很悠远很宏大的画面,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诗人是怀着一种惆怅失意的心,所以画面越壮美,越能反衬诗人内心的孤苦。

就像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画面是何等的壮观,可是当你读到最后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才会发现当时的杜甫心中该是何等地怅惘。

崔颢这里也是如此,所以尾联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让人感受到了他那无限的愁苦。

太阳落山了,鸟儿也要回巢了,可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他的家在何方呢?

望着烟波浩渺的江面,他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中。

这两句写出了很多游子的心声,引起了千古共鸣。

全诗既描写了黄鹤楼远眺的壮观景色,也抒发了一种难以排遣的乡愁,情景交融。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无怪乎后世誉其为“唐人七律第一”,连李白也不得不服气。

不知你还喜欢哪些描写黄鹤楼的诗词,欢迎一起来分享哦。

作者:凯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