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物流行业将在未来进入全方位无人化的时代,数字化将是各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中心。而整个物流生态圈将呈现出融合与共享的趋势,无论是仓运配企业,还是平台型企业都应有意识地与其他企业达成合作。 仓储、运输、配送进入无人化时代 在未来,人将作为管理者参与物流各环节的运作中,在仓库内,机器替代了人的劳力和脑力,而人将仅仅作为一个监督员的角色存在;在运输环节,司机的所有角色都可以被技术替换,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在配送环节,无人机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成为智能配送环节的一环。 1、无人仓:打通系统与设备,呈现出前置化特征,助力柔性生产 现阶段各大企业所应用的自动化仓储方案,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穿梭车、无人叉车、堆垛机等机械设备和AGV等智能化设备,以及OMS(订单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PMS(绩效管理系统)等一套系统,提高了仓库内的运转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但目前,能够把这两者智慧化地结合起来的现代化仓库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未来的无人仓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把系统和设备协同起来,人将作为管理员的角色参与到仓库的运转中来,监测仓库内机器与智能化设备的正常运转。目前,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家企业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和探索,无人仓的构想将在将来3-5年内实现。 另外,无人仓也将呈现前置化和柔性生产的特征。在未来,新零售不断发展,消费者的诉求将是更加精准、更加迅速订单送达服务,仓储甚至能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仓库也从城市外逐渐转移到城市内,无人仓能够显著提升仓单面积产出量,缓解企业承担的租金压力,为顾客带来更智能的体验。另外,需求预测功能也将为柔性生产提供可能。 2、无人驾驶实现之后,将与车货匹配擦出火花 自动驾驶只是替代了司机,成为车辆运行的“掌握者”,但实际上,司机在物流运输中所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此。司机了解货物的信息,并作出路线的判断和决策,有时还能保障货物的安全,承担着押运员的使命。 在未来。伴随着无人驾驶的实现,一旦能使用技术手段将司机承担的其他功能替代,那么车就完全成为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运输工具,车与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匹配,这将是整个物流运输方式的革命。 3、未来的配送:无人机、快递柜与快递员任你选择 打造一台无人机的前期投入十分高昂,要收回成本耗时较久。埃森哲一项研究表明,未来十年,无人机在配送渠道中的占比仍然会相对较小,对整个物流行业的贡献值预估为500亿美元,相较于数据驱动的信息服务能力所带来的6000亿美元价值,这个数字相对来说是很小的。 但是,无人机作为大型电商品牌芬芳布局的一个领域,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能看到科技能够克服成本高、配送环节过于复杂等问题。同时,我们也设想,在未来,配送也许将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我们既可以选择在楼下的快递柜领取包裹,也可以选择由无人机或者快递员配送,而这一切都将由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综合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之后做出决策。 数字化时代,管理意识与人才战略 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典型的重资产特征,利润率较低。近些年来,已经占据了物流行业成本近八成的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仍在不断增加,毛利率下降预测明显;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依靠传统的机械设备和管理体系已经不足以让企业站稳脚跟传统物流企业要转型,必须拥抱数字化。 我们所提及的数字化也将不仅仅是大数据,而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有机结合。 1、数字化渗透到物流全环节,驱动物流行业的工业4.0转型 数字化科技以移动科技、大数据和传感器、云服务架构为基础,在市场推广和销售、业务追踪、仓储和物流处理、记账和缴费以及企业服务链条的支持与线接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未来,数字化的管理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前端商流的变化瞬息万变,物流行业各企业如何处理大量、多样化的订单,实现精准的匹配,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助力,数字化将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手段。 2、人才发展战略,招募与留存数字化人才 现阶段,无论是传统物流企业还是新兴技术公司都在大量使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算法研发,意识到数字化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制胜利器。 电商巨头依托自身强大的互联网基金,在基础设施不如传统物流去也的形势下,注重技术的开发,技术的成熟度和倚赖度都很高。 领先的物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在物流领域内展开广泛深刻的技术布局,但仍然需要加强数字化发展的导向。 另外,还有新兴的技术公司,在传统企业与电商之间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道路,直接从数字化技术切入物流行业,依靠领养的商业模式和较为深厚的技术实力,发展前景巨大。 许多新兴技术公司团队中,有近八成以上的人员属于技术团队,人才投入在技术投入中占比很高,远超相关的技术硬件设备。 普华永道一项研究发现,对于运输和物流公司而言,数字化文化和培养的缺失是最大的挑战之一,要通过数字化的成功之路,需要提前制定工业4.0战略,初步创建试点项目,界定需要的能力,成为数据分析领域的大师,转型为数字化企业,统筹处一套生态系统方法。 要培养数字化文化,没有什么比招揽数字化人才来的更快了。在数字化时代,无论是传统物流企业,还是电商平台和新兴技术公司,都必须意识到数字化人才的稀缺性,发现、招募并留存数字人才就成了企业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 合作供应与共享能力 融合,指的是物流行业内生态圈的融合趋势,近年来,一方面,我们看到许多巨头公司在物流领域内为了抢占智慧物流的先机,纷纷布局。另一方面,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许多初创的技术公司也进入了物流领域,获得了来自资本市场的融资,但是物流企业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可落地的运营模式和实体操作,许多概念的提出不能仅仅止步于试运营的阶段,这也成为物流企业融资的一个痛点。 1、企业事物流环节中的一环,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整个物流链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那样,传统企业应当加大自己技术的研发,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无论是战略层面还是从资本运作层面。 在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看到物流链的相互关联性,需要具备全局观点,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整个物流链的运作中。比如,研发无人驾驶的公司可以与运输匹配平台进行合作,新能源车队运营商也可以与物流运输综合管理方案和无人驾驶结合。只有企业拥有了开放的形态,物流智能化的进程才能大大加快。 2、共享仓储能力与共享运输能力提升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共享,指的是仓储共享能力与运输共享能力,主要指智能设备制造商的代运营业务和众包模式的运输共享能力。 传统的物流仓库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且改动成本高,一般要求业务不具有太多变化。但目前,随着新零售等商业模式的变革,前端商流呈现出活跃状态,一些大规模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很有可能凭借其自动化、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优势,打造社会化运力平台,惠及更多中小型企业。另外,一些智能装备制造商也正开拓代运营业务,开发整套智能仓库解决方案,使得中小企业在成本允许范围内,能享受到更加先进的仓储管理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