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1106陈森森:“长不高”的东京

 周峰l3jfj583zc 2019-12-20

活动:2019年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审活动

授课地点:浙江师范大学附属衢州白云学校

授课时间:2019年11月6日

授课班级:七(10)班

执教人:陈森森(温州市绣山中学)

一、背景描述

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须要研究解决的最关紧要的学科重点、学习难点。经过研究,历史与社会学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炼了13个教学关键问题。基于空间感知素养,“运用图表等资料获取信息,描述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并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评析区域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是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之一。

二、学教设计

(一)学教目标

1.通过城市景观图、高层建筑数据表等资料,分析、归纳东京相比于上海等大都市“长不高”的特点。

2.结合日本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地震频率数据表、地震伤亡等多种资料,合作探究东京“长不高”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区域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3.运用已有知识从多个方面分析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对日本人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影响,树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

(二)学教内容

《“长不高”的东京》以日本东京这一特定区域为载体,通过城市景观图和数据比较,凸显东京“长不高”的特点。依托于图表的充分解读,探究地震对建筑特点乃至人们观念的巨大影响,指向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内在联系,以渗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核心理念。

(三)学教形式、方法或课型

课型:新授课,也是基于空间感知素养的拓展课。

学教形式、方式: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学教流程

四、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当暑假决定跟一个朋友去东京玩,老师兴奋地好几个晚上没有睡着。如此大的都市,视觉上应该能够给我足够的冲突。但是,在东京,我却看到如此景观——

(出示图片)

师:这景观与我想象中的世界大都市确实有些不一样。之后,老师找到这样一张表格。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说一说东京和我们看到的大都市不一样在哪里?

生:高楼数量少一些,而且高度要矮一些。

师:对比发现,“东京”在一众大城市中,呈现出一副“长不高”的样貌,所以我们今天就走进这个“长不高”的东京。(导出课题)。针对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东京为什么会“长不高”?。

(二)东京为什么“长不高”?

师:是啊,那能不能尝试推测一下,长不高的原因会有哪些?是哪些原因导致他的高楼数量比较少?

生1:东京是地震带,高度太高的话,地震一来会倒;而且日本东京日照时间很短,楼高会挡住。

师:这位同学说了两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可以大胆猜测。

生2:东京处于地震带,楼高倒下来,会砸死很多人。

师:你认为建筑物倒塌会带来经济损失。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更多集中在地震上。认为当地不适合建造这么多高楼,还有吗?

生:日本东京日照时间很短,楼高会挡住日照。

师:这说明当地不建高楼的原因是什么?

生:当地居民不乐意,也有可能是居民留下来的习惯。

师:居民不愿意建高楼,非常合理的推测,还有补充吗?

生: ……

师:有没有可能是当地根本就不需要建设这么多高楼呢?

生:有可能。

师:很好。那大家刚刚梳理出来三个方面:不适合、不需要、不乐意。我们的猜测需要有依据。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去论证这些推测的正确性呢?

合作探究:全班分为三组,分别判断并讨论:适不适合?需不需要?愿不愿意?

合作探究约4分钟,学习单五则资料:

生1:日本不需要造高楼。东京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从图2可以看出东京的人口密度比较大。根据世界地震带可以看出东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根据材料4 可以看出它6级以上的地震比较多。

师:你给我们展示了你从这些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什么信息跟是否需要建立高楼有关?

生1:人口密度。

师:那当地是否需要建高楼?

生1:需要。

师:你发现跟你原先的相矛盾了。(生笑)那先回去再考虑一下。其他组有补充吗?

生2:他是需要建高楼的。东京人口密度大,需要高楼,可以住的人比较多。但是他位于地震带,楼高容易倒塌。他不是不需要,是不能。

师:好的,你把另外一组同学的结论也会说了。但没关系,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共同认知点:从人口密度讲,当地是需要建立高楼的。

生3:我们组认为当地不适合建高楼。因为材料4中说这里地震比较多,材料5中说关东大地震就造成了很多的伤亡。

师:所以你是基于安全方面考量的。有补充吗?

生4:从材料5中可以看出地震使很多人遇难。不适合盖高楼的原因是因为高楼坍塌会使人口丧失。日本本来人口就不多,总共也就1亿多。

师:并不是说人口只有1亿人,人口丧失很可惜。哪怕像中国13多亿人,任何一个人生命的丧失都很可惜的。所以根据大家共同的描述发现,当地因为地震频发,不适合修建高楼。

生5:我认为当地不愿意建高楼。因为从图1可以看出,东京在平原地区。从图2可以发现东京的人口很密集。那为什么东京人不愿意去高海拔地区,而是喜欢平原地区。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东京人民恐高。(生笑)

师:你的话听上去好像有一些道理,不过可能缺乏一些事实依据。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补充?

生6:根据材料7日本居民都有权享受日光照射。是他们的一种习俗。为了保障日本人民的日照权,所以要限制高楼高度。

师:很好,这说明建筑高度还收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居民观念的影响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结,地震和建筑,分别属于当地的什么环境?

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师:你能否根据上述分析说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的

师:对,我们看到建筑的高度受到地震影响,这说明什么?

生:自然环境会影响当地的人文环境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人的观念会影响建筑高度,说明人文环境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东京真的没“长高”?

师:同学们刚刚帮老师解决了一个疑问。但老师还是有些疑惑,这么多年,东京楼都没有“长高”吗?

展示图片:

生:“长高”了。

师:当地不是不适合建高楼吗?

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楼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师:当地是如何解决地震频发这一问题的呢?

生:可能是科技发展,使得抗震技术不断提升。

师:没错,抗震技术的出现使得在一个原本不适合建立高楼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座高楼。这说明了什么?

生:科技改变生活。

师:换句话说,科技提高了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影响的仅仅是楼高吗?

师:地震影响的,仅仅只是楼高吗?老师来给大家看几幅图片。

 生:不是的。当地人都开始适应地震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进行抗震演练。有应急包,而且排队很有秩序。

师:这说明了地震影响了哪些方面?

生:教育,还有人们的观念。

师:对,人们在灾难来临之前必备的地震包与防灾教育,都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日本人心中的危机意识。老师一直很好奇,这些抗震应急包中间都有什么,所以我就打开看了下。

师:有哪些物品让你觉得好奇?

生1:为什么这里要放肠胃药?

生2:地震被困了,可能是好几天。吃不到东西就会肠胃不好。可能需要肠胃药。(生笑)

师:没错,因为地震的时候会收到极大的惊吓,很容易会出现肠胃问题,会拉肚子,导致身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丧失。在地震出现缺水就有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所以你发现了吗,面对灾害,日本人考虑的怎样?

生:细致与周全

师:因为在灾难面前,一个小的细节会导致生命的丧失。在频发的地震之下,日本人形成了细致、严谨民族性格质。可见地震影响了人们的观念甚至是民族的性格。

)课堂小结

师:大家能不能结合板书,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或者学习地理的启发?

生1:自然环境都是会影响人文环境的。比如说地震频发会影响建筑和人们的观念。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也会改变建筑。

生2:科技能使我们更适应自然环境。甚至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变自然环境。

生3:人的一些观念因为某种原因去改变。东京地震频发,一开始不愿意建立高楼。但在后面因为逐渐习惯了地震,然后改变。

师:观念的改变是因为他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这是我们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能够得出来的结论。

布置作业

师:巧合的是,相比于上海、北京这些大都市,衢州也是一个“长不高”的城市。你能否根据今天所学,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生1:我认为是经济的问题。感觉衢州很穷的样子,和上海相比很落后。其他地方都是发达城市,衢州发展就比较落后。

师:我们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是否发达。是通过一个指标人均GDP,大家有没有听过?老师来自温州,温州的人均GDP还没有衢州高,所以衢州的还是发展不错的。我们要对自己家乡要有信心。

【生2】我觉得没必要。衢州人口不多。造那么多的高楼,很浪费钱。

【师】同学们可以利用给课余时间来探究的原因,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发于我邮箱。

五、教学反思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程度决定了教学立意的实现程度。学生的素养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体现。本课教学通过“长不高”的东京这一新情境的创设,有效地促进了空间感知核心素养的落地,课堂中的问题分布涉及东京所在位置、地震对东京建筑的影响,地震对区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因地制宜的理解。

        其次,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图表的解读是地理学习关键技能。本节课所提供的材料中涉及大量图表,如第二个环节的探究,要求学生能在问题的导向下,从地震图、日本人口密度图等一系列图表中读取有效信息。这一过程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本节课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两个遗憾之处,其一是导入部分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预热不够,使得学生的探究欲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其二是第二个核心环节中,由于过早给予学生探究学习单,使得学习单中的部分内容限制了学生推测原因时思维的发散程度,同时该环节中过多的追问也与论证环节的内容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