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字”与其“名”有何关联?

 渐华 2019-12-20

古人的字与名的关联其实非常紧密,因为设置名和字的初衷是为了建立礼仪和区别尊卑等级,让不同辈分之间的人互相称呼方便。

名与字的关系

一般来说,最早的名只有单字,字为双字,有阴阳相配的关系。名为阳,字为阴。名,也就是一个人官方的代号,也叫学名,官名,字为阴,也就是私名,所以字和名应用的场合有所不同。

名与字一般情况下意义有关联。字是名的引申义,或者就是相同意思。

比如李白,字太白,只是加了一个修饰的字。杜甫,字子美,美和甫同义,加了一个常用的子字。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同义,孔和太一样,是修饰义。

又比如关羽,字云长,则是羽毛与云之间的引申义。张飞,字翼德,则是同样的引申义。欧阳询,字信本,询即有确信的意思,仍然是有意义关联的。

名与字的应用场合不同

名是古代户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官名,就好比现在身份证上的名字,有权威性,是官方认证的。所以凡是正式的场合和文件之中,比如科考,画押,地契,合同,都要签官名。一般仅有一个,且不更改。

字则比较随意,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好几个。字是为了同辈之间方便称呼,比如同学之间,以字称呼,是一种规矩,也就是成年之后,名为讳,长辈可以称呼,晚辈与同辈不宜直呼其名。同辈之间直呼其名,则不尊重,所以称字。所以字是非正式场合应用的,比如同学之间的信件往还,都以字称。

名一般都是长辈所取,后来增加为两位的时候,多半按照家族族谱中的字排列,取一个同辈同族的字,再加一个自己的名字。实际还是相当于单名,只是多了一个家族的标记。

名字以外还有号

除过名与字外,还有号,则更加随意,一般都是自己取的号。以表明自己的意趣,志向,精神追求,一般比较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才会取号,有时号会取代其名而流传于社会之上。

还有一种情况,是名字和当朝皇帝的字相撞,为避帝讳,就只能以字代名行于世。比如清朝的大书法家邓石如,本名邓琰,与嘉庆皇帝的名颙琰有同字,所以一生都不用其名,只以字行于世。

名字的应用是从礼仪而制定的,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一传统也随之而消亡了。再也没有所谓的避讳之说,乃至父子叔侄,家中长幼之间有时都有同字,也是文化缺失的一种表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