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竹画法“三字经”,好记又实用!

 erjieere 2019-12-20

郑板桥 《兰竹图》 

“四君子”是国画创作中惯用的素材,以梅、兰、竹、菊寓意高贵品质和崇高品德,古往今来凡文人雅士都喜用“四君子”表现自己卓尔不凡的情趣或者作为品德的鉴戒。

郑板桥 《兰竹图》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兰花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今天给大家推荐兰竹画法“三字经”,好记又实用!

画竹三字经


中渐长,根梢短。只弯节,不弯竿。

两竿竹,分浓淡。三竿竹,交插安。

勿对节,莫排竿。忌匀长,忌匀短。

间浓淡,阴阳乱。似鼓架,最难看。

如乙字,仰上竿。如八字,接下竿。

勿太直,直则板。勿太弯,弯则软。

忌节大,似套环。忌节小,似勒线。

里画出,枝梢尖;外画入,枝梢圆。

叶着枝,枝着竿。左右分,不可偏。

一叶仰,如月弯。二叶仰,鱼尾般。

三叶仰,如飞雁。相交插,成一片。

画偃叶,一笔撇,二笔人,三笔个,

四笔分,五笔破。叶千万,凭重叠。

忌柳长,忌桃短。两片叶,勿并联。

三四叶,忌井川。似人手,不好看。

画风竹,贵势动。心随笔,笔生情。

微风吹,凉意生。竿轻摇,枝叶动。

狂风来,势不同,叶翻舞,枝竿倾。

凡画竹,多为晴。画偃叶,要生动。

画仰叶,最遣兴。意向上,气势雄。

调水墨,应适中。笔半干,墨半浓。

枝竿直,叶舒挺。结顶处,大叶封。

雨中竹,别有趣。枝竿倾,叶低垂。

饱蘸墨,多蘸水。淋漓处,见雄浑。

大雨至,风必随。竿交互,叶乱飞。

以淡墨,染空间。雪空出,白团团。

雪正飞,将粉弹。竹全貌,隐约间。

画兰三字经


兰与蕙,亦有别:

兰细柔,蕙劲阔。兰一花,蕙数朵。

墨写法,水墨活。墨必新,水必洁。

先蘸水,后蘸墨。笔变化,墨五色。

叶飞动,花灵活。重点心,轻画萼。

起笔圆,收笔尖。如写撇,中间宽。

画摺叶,笔峰转。刚带柔,摺中婉。

螳肚叶,锋侧按。忌生硬,贵自然。

笔断叶,意相连。若相离,切勿远。

画断叶,似刀剪。不可多,多则嫌。

钉头叶,细且短。根旁出,忌多添。

一笔叶,任舒展。

两笔叶,分长短。

三笔叶,交凤眼。

四笔叶,破凤眼。五笔叶,短叶添。

两丛交,主宾见。互照应,莫纷乱。

一朵花,瓣五个。少蘸墨,分厚薄。

瓣尖厚,瓣根薄。有曲伸,姿婆娑。

花全开,如舞蝶。花初放,态横斜。

花含苞,瓣闭合。

花正侧,瓣有别:

侧瓣窄,正瓣阔。

偃与仰,想配合。

花掩叶,叶补撇。

叶掩花,花后写。

以重墨,把心点。

按常规,画三点。

如草书,势连绵。

形似心,又似山。

避雷同,酌增减。

可连接,可不连。

兰花茎,出叶间。

使中锋,如写篆。

用淡墨,嫩且圆。

莫太直,就势弯。

风叶顺,花欹斜。

晴叶舒,展花朵。

雨叶垂,花低合。

露中兰,更清绝。

花扬辉,叶润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