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国近现代书画如此备受关注?

 我是圭水 2019-12-20

书画艺术收藏群体虽不是艺术创作者,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进程。他们不仅仅是艺术的投资人,更是画家们的伯乐、粉丝、精神伙伴,用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趣和财富推动书画艺术的发展。

那么,中国书画艺术收藏群体都有哪些新动态?

迈入2亿元时代?

12月2日晚,首次在市场中拍卖的李可染《万水千山》以2.07亿元成交,成为本季内陆秋拍第三件成交突破2亿元大关的拍品,也让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再次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更有乐观预测显示,截至目前,内陆秋拍过亿拍品为4件,其中3件突破2亿元,意味着艺术品市场结束了长达十年的“1亿元时代”,开始敲响2亿元时代的大门。
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高价成交的拍品的确释放出一些利好信号,但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下一个春天还有待时日。
此前举行的中国嘉德大观之夜总成交12.86亿元,3件拍品过亿元,15件拍品过千万元成交,潘天寿《初晴》以2.0585亿元成交,李可染《井冈山》以1.38亿元成交。还有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以8800万元起拍,历经一个多小时、87轮竞拍拉锯,最终以2.325亿元落槌,加上佣金以2.67375亿元成交,刷新赵孟頫作品最高价纪录。

红色题材受青睐

在每年的香港秋拍中,中国书画尤其是近现代书画都是重要板块,因可流通资源丰富、收藏群体庞大,被视作市场表现持续稳定的一个信号。
2019秋拍《万水千山》2.07亿领衔!该画作于1964年,尺幅为97.5厘米×142.5厘米,约12.58平方尺,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的一幅山水画,其间绘有100多位红军战士。
“在拍卖收藏市场中,红色题材书画作品一直受到藏家青睐。今年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在相关展览活动和秋拍中都增加了红色题材作品的比重。”
在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书画名家作品仍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为什么现当代书画作品成为收藏市场的主力,有时中国古代书画反敌不过现当代书画作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01

资源更丰富,精品更多

历经岁月变迁,能够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其实十分有限。在存世作品中,又有相当多的精品书画已经被国家保护起来,或者被海内外博物馆收藏了,能够在民间拍卖、收藏市场流通、交易的数量寥寥无几,相当于“不可再生资源”。古代书画的收藏数量较少且直接影响了收藏交易的成交额。
而现当代书画作品则不同了。首先,现当代画家普遍较为年轻,基本上都是在世的,而且很多画家还在持续创作中。
因此现当代书画作品,作为创作时期较晚的品类,在市场数量上就占据了较大优势,相当于于“可再生资源”。
其次,在现当代书画作品中挖掘精品也相对容易。

02

升值空间更大

我们承认,古代画家的作品已经是臻于炉火纯青之境,同样的古代画家的精品作品在市场的价值也达到了“天花板”,后续想获得增值,相对较难!
而现当代书画作品,则成为了中国书画市场崛起的一股新锐力量。
据数据统计,在2019年春季拍卖中,中国大陆的10家拍卖公司共推出15个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成交率70.53%,成交额10.15亿,中国近现代、当代书画专场共计59个,成交总额达28.71亿元。
并且近十年间,基于重复交易的当代书画回报率在25.32%到74.33%间,远高于古代书画。

03

更贴近现代人审美情趣

古代书画作品中的悠扬韵味是迷人的,但现当代书画作品则蕴含着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继承向创新的转变,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是收藏的好选择。

基于以上几点,想必大家对为什么现当代书画会成为收藏热门这一问题,心中已有答案。
就目前的书画收藏市场来看,现当代书画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收到收藏者的青睐,前景广阔,同时也是想要入门的收藏者比较容易入手的品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