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

 图志轩 2019-12-20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论读书》

#情感写作小能手# 现代人说读书,一般指的都是“看书”,而曾国藩却说,读书是“看、读、写、作”缺一不可。

“看”就是浏览,用眼睛去扫视书的内容,理解书中的含义;而“读”则是出声诵读,在反复吟诵中记忆、体悟,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为何要低吟浅诵乃至大声朗读呢,曾国藩说:“李杜韩苏之诗……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渊之韵。”

“写”则是记录、摘抄,将书中经典的语句和内容抄录下来,以备复习和引用;而“作”则是记录自己对所记录语言的理解、对书籍内容的感悟以及深入的思考等。

毛主席曾有句话说:不动纸笔不读书。说的就是只要读书,必然要认真摘抄,写下自己的感悟,才算是真的把书读进去了。

另外,曾国藩认为:“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而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也就是说,看书得到的益处,就好像做生意,付出一倍的本钱,能获得三倍的收益。而挣到了这些收益之后呢,要靠吟诵朗读让钱财储蓄下来,变成你的银行存款,不要让它们再流走了。

确实,无论是看过的书或者电影,过段时间之后,我就会逐渐忘记,甚至好像没有看过一样。有时拿出曾经看过的书,发现自己划过很多标记,才知道原来“这本书我看过啊?!”但要复述书的内容,则完全不知所以。

感觉就好像大风吹过水面,只造成了当时内心的一些骚动,过后便了无痕迹。而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则不仅要看书,还要对好词好句大声朗读,甚至背诵,让这些东西内化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曾国藩最后说:看书就好像“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要多看常看不断推进,这样才能“日知所亡”,知道自己见识短浅,需要不断进步;而读书则要做到“深沟坚垒,得地能守”,在看过的基础上修筑好预防工事,“无忘所能”,把所有看过的书都牢牢锁在自己的脑海里,变成自己的领土。#我要上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