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以通史方式整合的历史阶段特征及重点识记内容(11) ——中国近现代史(5)

 txfs789 2019-12-20

五、过渡时期(1949-1956年)——从市场经济走向计划经济时代

【阶段特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实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最终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制度,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确立三大外交政策,并于1953年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和平统一的局面形成,为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恢复任务完成。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强调大力发展重工业。1953开始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了三大改造工作。1956年底,三大改造工作完成,公有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新中国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开展了扫盲教育,并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指导。

1)政治上: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个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两部法律(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最终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

2)经济上:分为两个阶段,1950-1952年为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最终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将其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使中国共产党迅速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同时实行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朝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 1953-1956年为三代改造时期,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将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最终使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由于改造过急、工作过粗,一致遗留了一些问题。

3)思想文化:1949年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新中国建立后,开展了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扫盲教育,大大提高了国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大学院系进行了调整整合,重点发展理工科教育。1956年,确立了指导文学艺术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双百方针”。

4)外交上:新中国建立后,在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制定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1953年,制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受邀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标志新中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外舞台,提高了新中国的地位。

【重点识记】

1.政治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两个会议,两部法律,三大民主制度)

2.经济上: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

1)1950-1952年,国名经济恢复发展。

2)1953-1956年,一五计划期间的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 

3.思想文化:

1)毛泽东思想:关于新中国政政权建设的理论探索(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1956年,《论十大关系》)。

2)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与高校院系调整。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地提出。

4.外交上: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初创时期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2)步入国际舞台的两次重要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常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