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着“为孩子好”的父母,别忘了带他们到这个世界来的初衷 | 知书

 恰恰365 2019-12-21

无法逃脱的原生家庭:一切都是童年的错?

反映原生家庭问题的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今年上半年,一部《都挺好》引发全民观剧热潮,“原生家庭”这一话题再次被关注。女主角明玉因母亲的重男轻女而从小就被忽视和不公平对待,即使成年后与家里断了经济往来,想要割舍掉畸形的原生家庭,却发现它的影响力远超自己的想象,自己早已深深地陷入原生家庭的禁锢中,难以摆脱。

很多有过童年阴影的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不认同,即使当他们长大后建立了新的家庭,他们内心的某个地方依然无法填补,“因为物理上的归所并不同时指向精神上的归属”。

美国精神科医生莫瑞·鲍恩在1960年代提出了“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的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缺陷往往来自于童年不愉快的经历。若是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打击批评,从没得到过赞赏,成年后会变得畏首畏尾,变得极其自卑,面对很多事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做不来,做不好。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影响着孩子成年后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原生家庭压抑紧张的氛围,对一个人的压迫是不可估量的,比如童年时期的父母离异。

张春泥 《离异家庭的孩子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6月

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攀升,伴随这一现象的是越来越多未成年人,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再婚重组家庭中。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学业上或是生活中,是不是来自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表现更差?倘若婚姻冲突难以避免,父母是否要“为了孩子”选择吵而不离、继续忍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春泥以国内多个主要数据库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在这本《离异家庭的孩子们》回答了上述相关的问题。

[英]奥利弗·詹姆斯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康洁译 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6月

而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讲述了伊丽莎白女王、迈克尔·杰克逊、小布什等“大人物”的原生家庭困扰,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人生最早的六年拆解开,分为0—6个月、6个月—3岁以及3—6岁三个阶段,展示了一个人因何变得严厉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态或健康。没什么比解读童年经历,认清真实的自己后,探索出健康的模式更好的处理原生家庭问题的方式了。

听起来,原生家庭决定论似乎为很多人成年后的失败与挫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与解释。不过,我们要把所有的锅都甩给原生家庭吗?

当然不能。有心理学家对来自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进行研究,将影响性格的因素分为先天遗传、共享环境(比如兄弟姐妹有相同的家庭和邻居)和非共享环境(比如兄弟姐妹有各自的朋友圈和职业),最后发现影响性格的因素大约40%源于先天遗传,60%源于非共享环境,而几乎与共享环境(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无关。诚然,父母对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可能迥异,但是对一般人来讲,还是基因和非共享环境决定了你的性格。

另一方面,当我们不断发掘儿时的家庭环境对自己成长所施加的各种影响时,我们也该回看社会背景和时代带给父母的局限性,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经验深刻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在文化惯性下,一代人的家庭教育不是一个原生家庭的概念就能涵盖的。

中国父母有种爱,叫“我是为你好”

反映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配上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现如今常常被人指摘其落后之处。

比如我们可能都听过父母说这样的话——“我是为你好,你什么都不懂”“我是你妈,怎么可能会害你呢?”“你还小,什么都不懂,听我的准没错”……这种话可能并未包含恶意,但总是让孩子透不过气。

很多时候,并不是家长不关心孩子,相反的是他们过于关心。中国的很多父母没有边界感,父母以“爱”的名义不断地侵犯孩子的边界,他们总试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长和生活,这其实是一种“亲情绑架”。

吴晓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磨铁·大鱼读品 2019年10月

做过十年家庭教师的吴晓乐,以九个家庭为例,总结了九种社会巨大教育焦虑之下扭曲的亲子关系——体罚家庭、过度保护家庭、钥匙儿童家庭、假面家庭、控制狂家庭、“阶级焦虑”家庭、重男轻女家庭、望子成龙家庭、“制造优等生”家庭,她将这九个家庭的故事写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可谓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钥匙儿童,他们是生活在城市里的“留守儿童”(吴晓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插画)

在这些家庭中,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做了母亲,却常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咬自己的手抑制哭声……该小说在2018年还被拍成了电视剧,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论书或是剧,想要传达的理念都是:亲子之间的矛盾应该搭起一座桥梁,让双方的心结与无奈都被看见,让我们学习如何更好地去爱。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观念也会注入新内容,新内容有时是正向的,有时却是“帮倒忙”。

[美]王苇柯 《中国女孩》 胡绯译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9年3月

《中国女孩》是美籍华裔女孩王苇柯的自传,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在异乡环境中的新变化。生于1989年,5岁时随父母来到美国的王苇柯,一路“升学打怪”,终于成为一名哈佛的博士毕业生,但让她不解的是,看似做得足够好的自己会什么还会被爸妈瞧不上?爸爸没夸过她聪明,妈妈没夸过她漂亮,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常常让女孩习惯于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但当代的国际环境又要求女孩既能成为居里夫人,还必须有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丽的模样。

不论是吴晓乐的九个家庭,还是王苇柯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既是个例,也反映着代际的问题,因为这一代的孩子,终将成为下一代的父母。

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戈普妮克在TED分享题为《孩子们在想什么》的演讲

艾莉森·戈普妮克曾说,在英语中,“父母”这个词“parent”大概在14世纪,但“parenting”(父母抚养)这个词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然流行起来,因为当时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导致了大家庭解体,原子式的小家庭开始普及。在大家庭里,你在生儿育女之前,从家族经验里都知道该怎样教育一个孩子,但当大家族解体后,新的父母们对于照顾孩子没有半点经验。

当下的中国也发生着类似的变化,过去几十年受到生育政策的影响,由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双独家庭”不断涌现,而他们的上边还有四个老人,这时父辈的育儿经验并不一定适用,自然会面临许多挑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

一些父母开始尝试和不同于父母的方式来养育孩子,比如一些观念的革新。

[美]罗恩·利伯 《反溺爱》 林丽雪译 中信出版集团·如果童书 2019年3月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教育观念中,父母对“金钱教育”存在很大的误解与偏见。但在今天这个高度物质化的世界,“钱”成为家庭中无法回避的话题,不过该如何跟孩子谈钱却仍旧让家长头疼,他们常常以为钱会把孩子宠坏,或是有着“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观念。美国财经专栏作家罗恩·利伯试图通过《反溺爱》一书纠正这些认知偏差:其实钱是中性的,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它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美好品格。

还有一些父母开始尝试更多的解决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据当当和艾瑞网联合发布的《2019年成长焦虑白皮书》显示,有超六成的父母每天会花费2小时以上的时间在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上,他们教育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管理、学习和教育以及孩子独立能力和生活习惯。

在父母关注的孩子教育问题中,性和美学教育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来源:当当&艾瑞网《2019年成长焦虑白皮书》

面对这些焦虑,有67%的父母会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并通过阅读来寻找专业的解决办法。数据显示,2019年父母人均购买孩子相关数据11本,其中购买11本及以上书籍的家长占比42.2%。

父母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渠道选择十分多元化,来源:当当&艾瑞网《2019年成长焦虑白皮书》

从阅读入手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焦虑问题不失为一剂良方。细想想,小孩子常常缠着父母给自己讲故事,其实“成长中的小状况,故事里都有药可解”

[英]埃拉·伯绍德、[英]苏珊·埃尔德金 《故事药丸》 李剑敏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9月

《故事药丸》是两位英国作家埃拉·伯绍德和苏珊·埃尔德金为为儿童和青少年开出的文学疗愈书单,它就像一本医学参考书,从A到Z列出399种“症状”,从A到Z列出399种“症状”,从肚子疼、青春痘、个子矮到缺乏自信、调皮捣蛋、初恋、不想上学、沉迷电子设备、遭遇霸凌等等,涉及从心理到身体的方方面面。他们给出应对这些状况的“故事药丸”,另外因为有些“症状”对陪伴的大人也造成了困扰,所以书中还特别准备了32贴“成人药方”。

《故事药丸》的各种“药丸”“药方”

还有的父母思路更加创新,开启了“角色互换”的实验,上海作家毛利和丈夫陈华椋的做法就是这样——面对丧偶式育儿带来的问题,他们打破传统的家庭角色定位,妻子在外工作,以月薪两万的工资雇佣丈夫在家做全职爸爸。

毛利 《全职爸爸:一个上海家庭的角色互换实验》 中信出版集团·文艺分社 2019年10月

儿子出生的头三年,陈华椋在外地工作,属于候鸟型父亲,每月回家一次。自己带了两年孩子后,毛利绷不住了,丈夫也感受到妻子对自己的缺位多有抱怨,但夫妻二人及时沟通,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父亲能够给予孩子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教育,陈华椋带娃非常“狂野”,他会带孩子抓蜗牛,在网上买蟑螂喂壁虎,他教儿子骑自行车,说放手就放手,孩子一路摸爬滚打,妻子对他的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以尊重与理解为前提的爱的表达,才是更好的表达方式。

吴琪、徐菁菁 《成为更好的父母》 中信出版集团·商业家 2019年11月

在老一辈父母口中,“70末80后”可谓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然而在谈到童年时,这代人却鲜有扎实的幸福感。一些人因为父母没有给自己的成长足够的关注而遗憾,一些人则因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而感到窒息。这些情感缺失一直在影响他们,也在影响他们对下一代孩子的教育。

追溯原生家庭,吐露那些曾经的无助、委屈和遗憾,但也会看到童年底色中那份深沉的爱,始终能带给你我泪流满面的感动和力量,而抛掉过多的焦虑和“原生家庭”的困扰,与自己达成和解,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文 / 赵聪 俎燚楠,审 / 任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