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十大烂片

 老王abcd 2019-12-21
我们大家可见得多了。/《艾德·伍德》

2019国产十大烂片,花落谁家?

过去这一年,坐在电影院黢黑的角落里,你是否曾在某个时刻感到深深的懊恼:眼前这部电影究竟是多么幸运,才能凭借如此低劣的品质堂而皇之地上映?而牺牲了大好周末的自己究竟是多么不幸,才会花钱度过如此煎熬的两小时?

中国电影市场2019年的全年统计尚未出炉,但上半年311亿元的总票房,已经比2018年同期少了近十亿元,观影人数也减少了一亿人次。

2019中国内陆电影票房榜,前5有4部国产电影。

大家不爱去看电影背后,当然有很多原因,但“不好看”三个字,恐怕是百分之九十九失败影片的共同点。

王小波曾说,太多商业片会把人看笨。他用小说《镜花缘》里的一个故事来形容这种感受:

直肠国的人消化不良,一顿饭刚吃下去,就又排出来,为了节约食物,那一顿饭就要吃了排,排了吃,如此反复几个循环,直到彻底索然无味,才算把食物的价值最大化利用。

这个类比或许会令人感到不适,但这种不适和花了钱、空出时间,却看了一堆不知所云的垃圾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

《新喜剧之王》

走下神坛的大导们等等,

让周星驰先来

如果不是周星驰顶着白发拉下老脸以及张柏芝做宣传,大概不少人会以为这片是王宝强拍的。

是的,撇开回忆滤镜、情怀光芒不论,单看电影本身,这又是一部值得捧起金扫帚奖的标准烂片。

虽然打头一个新字,但故事情节完全可以和前作《喜剧之王》凑出一局让人为难的“找你妹”游戏:除了主角尹天仇成功性转之外,还有其他什么肉眼可见的差别吗?

看这封皮的成色,恐怕连那本撑起全片灵魂的《演员的自我修养》都是用了之前的道具。

重点是,全片充斥的玩梗和自虐,还是老套陈旧的周星星式的。如果说王宝强穿女装还能用演技和颜值勉强让人发笑,那么横店变竖店等过时十年的文字游戏,就尴尬得让人脸酸了。

作为唯一一个亲领金扫帚奖的电影人,王宝强真的很努力。

在所有人都扯着嗓门发挥业余演技和吵闹实力的背景音下,女主完成了从龙套到影后的逆袭,而最终成全她明星梦的,居然是顶着真名出镜的大导演周星驰。

如此自恋的植入和敷衍的结局,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拍这片子是不是只图自己乐呵?既然割韭菜的姿势这么单纯直接,那么以后也请别再用“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的理由把人忽悠进影院。

电影拍得这么烂,凭什么出来圈钱?

《小猪佩奇过大年

是营销,总有翻车的时候

预告片比正片精彩的例子不胜其数,但被自家宣传片碾压的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算是独一份了。

被《啥是佩奇》里扯着方言四处打听啥是佩奇、最后用鼓风机给孙子倒腾了个蒸汽朋克版粉红小猪的大爷感动得涕泪交加,最后买单为佩奇前来应援的观众几乎都傻了眼:不能轻信卖家秀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谁能想到货不对板居然没有下限到这种程度。

佩奇成为今年年初的现象级产品。

如果说去年的《爱情公寓》打开了欺诈片的潘多拉魔盒,那么《小猪佩奇过大年》无疑是这一全新类型片2019年的最佳传承者。

正片和宣传片不在一个次元就算了,用外国猪蹭中国猪年的热度这事我们也不想计较,可既然打着电影的旗号就该好好编个故事,您这大剪刀挥向原作动画集,串糖葫芦似的玩起了组合拳:真人表演和二维动画交相辉映,英国乡村和中国东北来回穿越,剪辑累不累不敢问,但身为观众的我们,真的挺累。

情节感人画质更感人,当好不容易盼来的佩奇乔治投射到大屏幕上,出土级的分别率连孩子看了都按不住要逃。

主打观众未成年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吗?孩子再小,人家进场也是花了票钱的啊!

网友评论:《小猪佩奇过大年》真正的片名应该是《小猪佩奇动画片集锦+不知道从哪冒出的一家人让我们花钱在电影院看他们过大年》。

《最好的我们》

青春的馊饭,我们是真的咽不下了

有刘昊然谭松韵的高分剧版在前,时隔三年连热度都蹭不上了,还要拍部影版前来献丑,除了敬你是条汉子,真不知道该如何正面夸奖这部《最好的我们》。

一个原著真诚感人却难逃魔改的校园爱情故事,两颗几乎没有受过表演科班训练的网红花生,这一拍即合的后果,就是路人粉看不进去,原著粉拍案离席。

原著讲述的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小妹砸为了所仰望的男神,努力学习最终蜕变的故事。

而电影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进度条拉到了成年后,还交换了男女主的剧本:高考后失联的男主并不是去了美国,而是拉扯着身患尿毒症的母亲,家道中落自信丧失,所以躲避着女主。

男主在背后给女主戴耳机的场面都被用滥了。

记忆里单纯美好的同学,最终都成了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社会人。代孕炒房卖保险,就连光环护体职场得意的女主,也逃不过情场失意的悲剧色彩。

轻松向正能量的青春爱情,被刻意蒙上了一层疼痛残酷的灰色,而比这种过分渲染的悲情更让人难以下咽的,是一脸稚气的演员们统统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硬凹出一副历经沧桑的世故感。

或许在导演的认知里,青春片就是一个坑,啥狗血安排都能往里扔。但这些矫情又无意义的复制粘贴,早已从热饭炒冷,从冷饭沤馊,用再漂亮的碗盛上来,我们也咽不下了。

您先照顾好自己吧。

《大约在冬季》

没想到,一首歌也能引发血案

还记得霍建华在《他来了请闭眼》里,环抱着马思纯说出的那句“灵肉合一”吗?本以为这是史上最让人尴尬的情侣对戏,万万没想到,我们还是太年轻。

如果你曾辗转过诸如《栀子花开》《同桌的你》等国产烂片,《大约在冬季》单用片名就能将你劝退:一部由老歌衍生而来、连名字都懒得再取一个的电影,基本上就已经翻车预定了。

片方也毫不避讳地承认:这部电影,就是饶雪漫根据齐秦那首传说写给王祖贤的情歌二次创作而来。

这又是陈年八卦,又是借歌传情的,听上去应该相当精彩。可看了这强行青春,强行疼痛的故事情节,只能捂着脑门感叹:饶雪漫出品,果然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男女主各有对象,却因为一张演唱会门票意外相识相恋。因为一些普普通通的原因,总之就是爱而不得了,还要大喊着:我们可以不在一起,但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延续我们的爱情。

总体来说,马思纯在剧中的表演不尴尬,但是剧外的表现却很尴尬。

长微博致敬角色,一副读青春疼痛文学读到中毒的样子,让人再一次想起了被死磕张爱玲的她支配的恐惧。

从霍建华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也有些迷茫。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翻拍变翻车,

原版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什么不重要,但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一部充满克制和隐忍的纯爱电影被翻拍成了绿茶和渣男互相伤害还顺带伤害备胎的故事。

这部在台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摄影和最佳音乐双项提名的电影,从片名到剧情大纲完全照搬十年前的韩国同名电影。

车祸、癌症、为爱牺牲,十几年的套路骗不了现在的观众。

虽然集合了车祸绝症治不好的三俗套路,但原作还是以惹哭观众为己任,诚意满满地讲好了一个故事。可台版除了套路没动,打动人心的细节部分统统改成了妈不认。

原版全情呈现的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在魔幻的台版中成了歇斯底里张牙舞爪:女主不再是顺水推舟接近男二,而是用尽各种心机主动上位;男主放开女主的方式也不再是温柔目送,而是一身莽劲推她栽个跟头。

好好的悲伤气氛被七零八落毫无逻辑的故事驱散得一干二净,片方在海报上书写的一行大字——请带足纸巾,回头来看堪称9102年度最大骗局。

看这种电影让人怎么哭?我们只想冲进去替男二海扁男主女主。

在电影院里哭得稀里哗啦的观众永远不能理解其他人为什么尴尬。 

《深夜食堂》

求求你们,

别再折腾水土不服的日系美食剧了

豆瓣9.2的原版《深夜食堂》被翻拍成2.8之后,梁家辉又补了一刀。热爱美食的影帝们,似乎还没弄懂自己频频翻车的原因。

让人半夜三更衣着光鲜走进一个精致的日式小店,矫情地与老板谈人生谈理想,还得哭过笑过为爱痴狂,才能凸显“哭着吃过饭的人都能好好生活下去”的陈词滥调,根本就难以引起共鸣和入戏。

虽然没有电视剧版吴昕吃面的尴尬,但老坛酸菜方便面变成了纯甄酸牛奶,扑面而来的还是便利店的廉价味。

可惜了影帝的演技。

它不像其他烂片,让你在观影过程中时不时产生头昏目眩的航海体验,可它带给你的是每隔几分钟就会自然而然在你脑海中升腾起的羞耻感。

说了多少遍,要拍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应该是撸串烧烤夜市摊、扎啤毛豆花生米,三五成群,吹吹牛×聊聊八卦,吃的就是这股子人间烟火”。

要和“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走心,不如先把电影里铺天盖地的植入广告去掉吧。

金燕玲等影后级别的人物撑场,也拦不住整部戏垮掉的宿命。 

《一吻定情》

傻白甜的重点是甜不是傻

所有翻拍《一吻定情》的版本当中,这部绝对是最令人迷惑的男女主选角。

看上去有点傻的犬系男友王大陆为什么要演高冷天才男神江直树而不是阿金?

林允版的湘琴为什么看上去像是一个假装纯情小白花的不良校花?

网友们深思熟虑后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是因为只有王大陆的一吻才能定住林允,因为都是大嘴。

一吻定情,两张大嘴。/@电影一吻定情

作为经久不衰的少女心收割器,《一吻定情》最动容的地方在于故事里每个角色的成长。

湘琴从小迷糊到可爱人妻,直树从冷漠无情的天才到救死扶伤的医生,及曾经浑噩度日的F班同学都渐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版《一吻定情》中却只剩下了恋爱脑发作的林允,努力拗造型的王大陆,和化身为背景板工具人的一众配角。这种恋爱的甜就像劣质糖精,没有灵魂。

过时又夸张的台偶风,讨巧的饭圈文化植入,贯穿全篇的大学摄影社标配糖水滤镜,确实做到了傻白甜的傻白、蠢萌的蠢。至于甜和萌?不存在的。

“笨蛋”爱上天才的故事,真的需要好好讲。

《诛仙I》

《诛仙》不仁,以观众为刍狗

很多看完“诛仙”的人可能没发现自己把片名都记错了,片名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小的罗马数字1,正确来说这部电影是叫《诛仙I》。

就像是节假日商场大减价时奸商们最爱的套路,你只看见了“跳楼价1折”没留意到后面的“起”字。

很多系列电影都是第一部是系列最佳,后面都是狗尾续貂。《诛仙I》是反过来的,拍首部曲时不用全力,大概是想把精力省下来等拍续集的时候再用。

靠着肖战的个人流量,《诛仙I》票房5天破3亿。

对于这部电影,不知道主演爱豆们的粉丝满不满意,但当初读过原著的那一批读者,大概是不满意的。

 别的不说,这部冠以“诛仙”的电影,从头到尾连“诛仙”都没有出现过——原著中,诛仙是一柄象征正道青云山无上力量的古剑,电影里面你只能看见一根莫名其妙扭来扭去的打狗棍。

“看之前就对《诛仙I》放低了期待,剧本我是完全不抱期望,只是想看看视觉效果(其实也没抱多高期望),结果看完之后比想象中还要差。”《诛仙I》创造了新的心理落差,即使不抱希望,你也能失望越大。

《诛仙I》的1,不是象征着要把网文开山之作大IP原著拍成中国网文改编第一品的雄心壮志。而是在明晃晃地告诉你:我们打算再圈一点点钱。

唱跳偶像孟美岐饰演“碧瑶”,未上映前就惊起争议无数。

《神探蒲松龄》

所以说,成龙大哥还退休吗

对于这部今年春节档的合家欢电影代表,大家其实要求也不高:大过年的看个乐呵就成,即使这是部低配版《捉妖记》+《倩女幽魂》+《神奇动物在哪儿》的杂烩大拼盘。

混乱不堪的故事剧情,全体演员同款批发的挤眉弄眼,极其浮夸造作的演技与台词,过时而又雷人的人妖恋感情戏……至少cg效果不错,还给成龙大哥精心拉了皮,模糊了他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苍老感。

有的老头儿爱遛鸟儿,有的老头儿爱钓鱼,有的老头儿爱到处给人题字。只是碰巧,成龙的爱好是拍电影。

成龙的最后一部烂片,永远是下一部。

好歹这次成龙大哥没有再卖“最后一部电影”情怀,专心扮演老顽童神探耍宝逗乐。

偶尔想起来电影标题里的神探两个字,就顺道来场打斗戏破个案。虽然他演得尴不尴尬没人知道,观众看着确实挺尴尬的。

忘掉原版的《聊斋志异》,忘掉正常的蒲松龄,忘掉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倩女幽魂》,这还是一部很热闹的特效动画片,适合全家一起看个热闹,然后忘掉这部电影。

《上海堡垒》

流量时代崩塌的里程碑,

别再拖中国科幻下水了

这年头经历过“”唱跳俱佳的网友们,对流量小鲜肉的要求开始变得客观起来。如果一部电影里头领衔主演是某位顶流,也不代表这部片子就是烂片啊。

人类总是要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代价。当你走进电影院,在大银幕上看见留着一头花美男秀发的鹿晗,在阶梯上和舒淇一眼万年莫名其妙就情定终生之后,你的理智终于宣布阵亡。

《上海堡垒》作为一部科幻片最科幻的地方,大概在于它印证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来2小时的观影真的能像走完一生那么漫长。

鹿晗和舒淇的CP,我真的嗑不下去。

说《上海堡垒》凭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电影好不容易打开的门缝关上了确实是过分了。毕竟这部片子其实值得表扬,某种程度上也算一部励志片。

专注都市情感剧五百年的导演挑战自我改拍科幻电影,演技备受诟病人气下滑的前顶流爱豆洗心革面的转型演员大作,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中国科幻还年轻,你得允许他们犯错。

而且他们也承担了错误的后果:超越《逐梦演艺圈》拿下豆瓣最低分,也算是划时代大作。

谈不上“给中国科幻画上句号”的《上海堡垒》至少也做了一件好事,给中国娱乐圈流量至上的畸形市场打上了问号。


?作者 | 笺语、王中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