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项研究,陕师大三代学人赓续薪火,涵育四十年!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12-21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也许你没听说过“关学”

但这几句话想必你已经耳熟能详

2020年是关学宗师张载(1020-1077)

诞辰1000周年

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

凝聚着师大三代学人

做大、做实、做强关学的初心

今天 一起走进师大“关学”世界

徐晔、赵世超、陈俊民、赵馥洁、党怀兴(从左至右)

为关学研究院揭牌

何为“关学”
关学,按通俗理解,是指“关中之学”或“关中理学”。其实,关学在“时间、空间、学传”等维度上都有特定的意指。它是指由北宋理学家张载创建,于明清发生学派分化并向近代转型的关中地域理学形态。作为地域理学的关学,尤其是张载之学,其影响又是跨越地域的。
张载既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又是关学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建构的关学思想体系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和思辨性,大气磅礴、开放包容。其学说中的“尊礼贵德”“民胞物与”“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尤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更为历代所引用不绝。

张载学说对于宋明理学各学派的思想,乃至对近现代中国哲学,都发挥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崛起与形成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师大“关学”世界
陕西师范大学素来重视和支持关学这一地域学术的研究和发展。我校关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1981年,陈俊民先生在师大(历史系)创办“关学研究室”2003年,原政治经济学院成立“关学研究中心”,为关学研究打造了重要的学术平台。陈俊民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刘学智、林乐昌、丁为祥诸教授薪火相继,厚积薄发,在研究文献的搜辑、研究规模的拓展、研究范式的创新、研究成果的积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学术界瞩目的成就。

陈俊民

陈俊民,1964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至今一直从事中国哲学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和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张载哲学与关学学派》《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张载全集》等多种,论文多篇,代表作有《孔子儒家考辨》《张载哲学逻辑范畴体系论》等。目前承担《儒藏》精华编“集部北宋'主编、《关学经典集成》与《关学全书》校点整理等国家重大项目。


陈俊民先生关学相关著作

刘学智

2015年,由刘学智教授担任总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骨干等共同参与的《关学文库》顺利出版,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刘学智先生著作

林乐昌

12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林乐昌教授申报的“宋明清关学思想通论(七卷本)”课题获批,这是继“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2010年立项)之后,获批的第二个张载关学研究方向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林乐昌先生著作

丁为祥

丁为祥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儒学的未来命运尤为关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目前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明道学核心价值研究”在内的多个项目。

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专著


陕西师范大学在关学研究方面起步早、时间长、成果多、力量强、影响大。经过多年的积淀,学校涌现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关学研究专家,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结构完善的关学研究团队。他们奋发进取,硕果累累,奖掖后进,桃李芬芳,学术实力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许宁教授、曹树明教授、李敬峰副教授等为首的第三代陕师大“关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团队也正在组建和成型之中。他们以青年教师、哲学师资博士后为主,平均年龄约35岁。他们科研过硬,成果丰硕,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新一代的关学研究,统筹教学、科研、学科和师资与人才建设的协调发展,不断开拓关学研究领域,注重关学文献整理,关学思想的研究和创造性诠释,立足关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将成为新一代陕师大关学研究的主力军与担当者。

迄今为止,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团队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4项、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主持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部级课题数十项,获奖数十项,出版关学文献整理和研究专著数十部,发表与关学研究相关的论文200余篇,指导以关学为主题的学位论文近百篇,培养的博士和硕士大多成为国内关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们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一张靓丽的学术名片。

TA们说

“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在“关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高端论坛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徐晔,我校副校长党怀兴教授,以及赵世超、陈俊民教授,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为“关学研究院”揭牌。揭牌仪式由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主持。我校社科处处长马瑞映宣读关于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的决定。关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宁教授宣读了中华孔子学会、上海儒学会等学术团体及方克立、吴震等知名学者的贺信。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文碧方教授宣读了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国学院郭齐勇教授的贺信。

中国社科院李存山研究员复旦大学徐洪兴教授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吴进安教授浙江省社科院钱明研究员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与北京明德书院院长张顺平等专家,以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关学的历史源流、思想内涵、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作为陕西地区最为重要的学派,关学上承先秦儒学,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传统,不仅对陕西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关学作为影响全国的学术流派,全面加强关学研究,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陕西师范大学是关学研究的重镇,相信关学研究院的成立,能够坚持使用关学精神立德树人,积极凝聚关学研究学术力量,精心打造关学研究学术精品,大力培育关学研究学术传人,为推动关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学术创造。

——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 徐晔

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的诞辰1000周年,由张载所开创的关学学派脉络清晰、条贯秩然、义理精深,成为了儒家重要的学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影响深远。关学形塑着陕西地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当代,弘扬张载关学的文化经典,对于端正社会风气、彰显文化自信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关学研究院的成立,既是弘扬张载思维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陕师大建设双一流高校、打造人文高地的重要部署。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党怀兴

关学具有地域性,又具有普遍性。尤其在北宋特殊的儒释道关系之中,张载为儒学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存山

在南方地区朱子学、阳明学风生水起的状况下,关学研究院的成立为北方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格局;张载思想的特殊性及其承上启下的意义值得进一步发掘。

——复旦大学 徐洪兴教授

新时代以来,传统文化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为关学研究带来新的希望。关学研究院的成立为关学的研究与关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努力为关学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院长 丁为祥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在学术论坛中,中国社科院李存山研究员指出,濂、洛、关、闽等学派的差异与其自身学术起点有关。就张载而言,他强调“先识造化”,与洛学为代表的正统理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张载的心统性情、民胞物与等思想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复旦大学徐洪兴教授指出,整个道学史经过了一个诠释过程,关学思想也还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在已有的文献中诠释发展出新的思想与观点需要深化。他还强调整个道学的兴起与佛教的挑战密不可分,而张载在这一点上比二程更具深度。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吴进安教授通过台湾新儒家学派的发展经验,如创办杂志、传递学术香火,创办书院、举办学术研讨会等经验,并介绍了钱穆、牟宗三、徐复观等先生的学术发展历程,为关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与借鉴。

浙江省社科院钱明研究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关学是宋明理学研究的先锋,关学虽然是地域文化,但具有全国性乃价值。

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关学的研究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要寻根溯源,探讨张载自身的学术思想形成的源头值得发掘;二是要发掘关学之前、特别是汉唐经学时代的关中学术资源。

武汉大学文碧方教授指出当前宋明理学研究的主流是文献收集整理,这一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另一方面,要在文献的基础上,转化研究范式,以概念的严密性、论证的逻辑性,深化关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

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与北京明德书院院长张顺平也结合自己的创办、主持书院的实践经验,对于关学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设想。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陕西师范大学地处关中,深受关学学风薰化浸染,在关学研究中形成质朴精进、笃实践履的优良传统,蔚为海内外“关学”研究重镇。在陈俊民、刘学智、林乐昌、丁为祥等诸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四十年的学术传承与发展,陕西师大关学研究积累深厚、成果斐然。在强调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今天,陕西师大成立关学研究院可谓正逢其时,必将为传承关学传统、弘扬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中华孔子学会等机构也表达了与关学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的愿景。

师大三代关学研究学人

将充分发扬张载关学

勇于造道  务实担当的学派风范

以建设一流研究院为抓手

以建构“新关学”为使命

精诚团结  乘风破浪  顺势而为

让这份先贤往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更加充满活力  奋进有为

微尚工作室

编辑/ 刘书芳 刘叶丹 王怡宁

责任编辑/ 张莹

内容来源/ 关学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