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让世界铭记!

 孙蕾蕾520 2019-12-21

“一颗子弹飞行了七十年,终究追杀了第三十万零一。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天堂之门上,镌刻人性隐喻……”2019年,在中宣部宣教局、中国文明网、人民网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你是我的英雄”网上讲故事征集展示活动中,我市淮阴小学12岁学子何子瑜,用其稚嫩而饱含深情的声调诵读了全国著名诗人、淮安人赵恺的这首充满悲痛与力量的诗作《张纯如》。

“从一个12岁小学生口里说出来,让我想起张纯如那句‘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给人们带去的震撼”。远在大洋彼岸美国旧金山,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看到这段视频后如是说。

稚嫩声响,却有力量。在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这声响响彻神州大地,这力量震撼国人心灵叫人无法忘却——上海seo服务上海百度优化上海网站排名优化

2004年,祖籍淮阴、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不幸离世,年仅37岁。她的代表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是首部向西方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英文专著,她也是发现南京大屠杀核心资料《拉贝日记》的关键人物。她的作品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无知状态,推动了西方社会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研究。

一条河:涓涓流淌美名善举

冬天的午后,盐河上的货船来来往往。河岸边,干枯的芦苇花随风摇曳,萧瑟中有一份坚韧和宁静。张纯如的祖籍地——淮阴区新渡乡(现新渡口街道)新渡村,就在盐河西岸,与淮安区、清江浦区毗邻,隔河与涟水相望。新渡口其名,便是因张纯如的曾祖父张益斋的善举而来。

张勇与张纯如同辈,既是本家,又因长辈姻亲,关系更近一层。以往张纯如在南京的两位姑奶奶,回乡探亲、祭祖时,经常住在张勇家。虽然与张纯如素未谋面,但张勇对这位只比他年长一岁的堂姐敬重有加。作为张纯如家族的本地代表,他担任着淮阴区侨联常委,一直参与搜寻、梳理张氏宗族爱国爱乡的家风和善举。

12月10日下午,张勇领着记者一行,踏着厚厚的落叶走进村里。静谧的村庄里,间或有一两声鸡鸣。村中一排青砖青瓦的房子前,聚集着五六位正在闲聊的老人。老人说,南边那一排人家过去是大礼堂,前身是张家的祖产。“张姓在本地是个大家族。”穿过村庄走到盐河边,站在房子前,张勇的讲述将历史的时针拨转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这里没有渡船,人们来往盐河两岸,只得以木桶为舟、木锨作橹,十分不便。1932年,张益斋带头捐款买船雇船夫,有了这个“新渡口”。半年后,他又倡议在新渡口创集开市,带头盖起九间瓦房、三间草屋,新渡街很快兴起,繁荣一时。“这里是几个县交界的地方,又建有渡口,就成了农贸交易的活跃场所。”张勇还记得,三十年前,盐河上没有那么多桥,村里人外出仍会坐船摆渡,“过了河上了淮涟路,就有汽车了。”新渡街那时也热闹,猪行、牛行、粮行……农贸交易类型十分齐全,农历双日子逢集,街上人多得挤不动。“后来桥多了,过河不再靠摆渡,靠近公路的佟洼街开始兴起,这里便渐渐冷落了下来。

一个图书馆:传承家族义教情怀

“除了兴渡口、办集市,张家先辈还十分重视教育,曾用家庵和祠堂办私塾,动员家族内外儿童入学免费读书。张益斋捐资新办的‘益公小学’,就是现在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前身。”张勇说,几辈人过来,张家情系家乡、热心教育的情怀始终没变。

张纯如祖父张乃潘后来定居美国,并未回村,1986年当时的淮阴县人民政府根据落实侨房政策,经协商决定给予张纯如父亲张绍进经济补偿3万元。这笔款项由张绍进姑姑张乃莘代为领取。不过,签了领取书后,张乃莘并未将钱带走。这笔钱被捐赠给了县里。县政府将一万五千元投入新渡村小,另外的一万五千元为张家建了这三间房屋,以备他们回乡之用。

2015年,这三间房屋因建设连淮扬镇铁路被征地拆迁,淮阴区侨联联系上张绍进。拆迁安置的房屋出售后,加上一位不名人士捐款5万元,张绍进夫妻以张纯如的名义将20万元捐赠到区侨联,希望能用于教育事业。经过多方考察并征得张纯如父母同意,这笔资金用于淮阴小学建立张纯如智慧图书馆。

淮阴小学北靠盐河,南临古淮河,校园里处处可见水的浸润。张纯如智慧图书馆前,一条景观小河蜿蜒流淌,与她水般灵动而柔韧品格相得益彰。图书馆占地500平米,藏书7万余册。“低年级学生和父母的亲子阅读、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课,都在这里进行,学生进馆阅读的兴致很高,每天午餐后,来借书阅读的学生都会排起长队。”副校长曹锐说。

馆里介绍张纯如事迹、其父母捐资建馆善举的画报随处可见。“看到馆名和这些画报,面对学生们好奇的眼光,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述张纯如的故事。”淮阴小学校长陈松胜说,依托张纯如智慧图书馆,学校经常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同读、论坛、沙龙等形式阅读、宣讲张纯如事迹,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此外还会组织学生到张纯如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张纯如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及真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何子瑜在参加“你是我的英雄”活动中,选择了讲述张纯如的故事,向更多人传递她的精神。

一座纪念馆:缅怀无法忘却的女子

2004年,张纯如不幸离世的噩耗传来,故乡淮安社会各界或撰文报端或举行活动,深切悼念张纯如女士。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主任周翔近日撰文回忆,2013年,市侨联与淮阴区侨联、新渡乡政府协商,拟在新渡乡兴建一处文化教育设施,以纪念张纯如女士。经过前期酝酿、准备,2015年3月市侨联向市委提交了《关于兴建“张纯如纪念馆”的建议》。3月16日,市委书记姚晓东怀着“浓浓的敬意”,批示“以适当方式纪念这位杰出的有良知和责任心的作家”。随后,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开展调研、论证,提出了“在张纯如家乡淮阴区建设张纯如纪念馆,让自己的英雄魂归故里”的建议。经市委批准、省委宣传部同意后,张纯如纪念馆筹建工作于当年5月启动。

故乡将为女儿建馆了!大洋彼岸的张绍进、张盈盈夫妇,不顾年高,不远万里,于2015年秋回到家乡淮阴,参与纪念馆的考察选址。最终确定在临近张纯如的家乡、古淮河北岸,选址建设张纯如纪念馆。

“三十七岁良知,一万公里勇气:一次悲壮的灵魂之旅。生与死在漫长的墓道上,一一对视,一一默祷,一一倾听。”赵恺在《张纯如》一诗中如此写道。为写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张纯如从美国到中国南京,行程万余公里。为筹集张纯如纪念馆,筹集工作人员追寻着英雄的足迹。

淮阴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地方历史文化学者朱爱民,对追寻过程记忆深刻。当时,作为张纯如纪念馆展陈的主笔、主导、主管,他到南京寻访张纯如曾经采访过的对象,实地探访她书中写到的地点和“万人坑”;奔赴美国拜访张纯如父母、搜集资料。为深入全面地了解张纯如,他反复阅读、研究她的作品,及其母亲张盈盈写作的《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摘抄笔记四万多字……特别是北美之行,他和同伴们带回实物百多件。

为提高纪念馆品质,还特邀国际雕塑大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了张纯如雕塑,约请著名诗人赵恺创作纪念诗篇《张纯如》,约请著名书法家戚庆隆先生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展馆,布展以蓝紫色为主基调,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主题,以张纯如写作《南京大屠杀》为核心,阐发其作品和精神给世界和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与启迪,展区分为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海外赤子的中国心、直面真相的《南京大屠杀》、激情燃烧的历史捍卫者、不能停止的正义之旅和永生的天使六个部分。

“照片500余张、视频30多个片段,通过声光电影手段不间断播放等多种现代化陈展形式展现了张纯如不平凡的一生。”副馆长何睿介绍。记者在展厅里看到,这里有张纯如生活场景、南京寻访遇难者场景、出书后在北美地区的巡回演讲,以及当时与日本驻美大使馆的直播连线辩论;还有各国文史专家的评价,为张纯如创作的歌剧,美国拍摄的同名电影《张纯如》和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片段等。

2017年4月7日,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开馆。纪念馆坐落于淮阴区风光旖旎的古淮河北岸,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全球首家全景式展示张纯如一生业绩的专题馆。

从此,张纯如魂归故里,她深邃的思想永不停歇。她伫立大地,守望千里长淮,传承民族精神,也展示淮安风骨;她励志后人自强不息,也情牵四海赤子归心。

一座碑:镌刻记忆精神永恒

“深情缅怀张纯如!”12月11日下午,张纯如纪念馆里,淮阴师院的一位女同学在电子留言簿上手写留言,献上了纯净的白菊花。连日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自发来到张纯如纪念馆,表达不尽哀思和敬仰。记者翻开留言簿,“我十分崇敬张纯如女士的崇高人格、民族气节,她的伟大著作代代相传,张纯如女士永垂不朽!”参与过建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立碑、编史工作的南京市总工会退休干部许亚洲,在这里留言;一名来自杭州的36岁教育工作者写道:“500多公里,只为朝圣我心中的良知与真知女神”……

据介绍,纪念馆开馆以来,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免费讲解,先后接待海内外团体、青少年学生、党政机关人员、社会群众等参观团体各界社会团体千余批次,参观总量已超30万人次;义务讲解、讲座、送展览多种活动方式已达百余场。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多来,张纯如纪念馆累计向全球发布6000余条宣传、研究张纯如的信息,引起海内外众多媒体强势聚焦,和专家学者及海外重要人士的强烈关注,欧洲华人华侨妇女联合总会、美国库比蒂诺市前市长、瑞典华人总会、台湾中华统一党、亚洲二战历史教育中心、奥地利欧中协会、加拿大中文协会、美国侨领等重要客人陆续来访。

张纯如纪念馆每年在国家公祭日举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驻淮官兵、大中院校与中小学生及各界社会团体、群众参加的“勿忘历史,警钟长鸣”主题纪念活动,并同南京、美国三地举办连线直播,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广泛联谊,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今年还面向海内外征集张纯如纪念文集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张纯如文学奖”颁奖仪式。11月9日上午9时,张纯如纪念馆联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张纯如的父母和美国旧金山湾区议员及侨届人士,以海内外三地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在淮安、南京、美国三地,合作举办了以“The Power Of One”(一个人的力量)为主题的张纯如女士逝世15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让纪念馆工作人员谷珉印象最深的是,今年2月20日他接到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PhilipCanllan的预约参观电话,“他用中文夹杂着英语说,他读过张纯如所有的著作,被深深地感动,这次特意从北京慕名赶来。明天上午过来参观。”谷珉说,2月21日中午快下班的时候,他再次接到对方的电话,说已经下了长途车,正往纪念馆赶。参观完后,philip先生说,今后回到自己的祖国爱尔兰会积极宣传她的丰功伟绩,高举反法西斯主义的伟大精神旗帜,让爱与和平的种子播撒全世界。“事后,我们才知道他是爱尔兰驻华大使的儿子”。

如今,张纯如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教育部门、大专院校形成联合机制,针对学生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常年接纳志愿者进馆学习和提供志愿服务。近期,纪念馆还将与淮阴工学院合作成立张纯如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挂牌研究基地,加强张纯如精神与历史研究,共同缅怀张纯如为人类正义和平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让张纯如的精神传递到更多人心里。

融媒体记者 周熔熔 何剑峰 姜晴

融媒体编辑 苏钰

通讯员 王元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