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特大山洪泥石流涌入三座电站,映电人避险自救不畏难

 孬张 2019-12-21

映站:惊心动魄38小时

38小时后安全转移出映站的员工合影

暴雨骤降之时,映电总厂副总工程师田荣海正在映秀值班。8月13日20时,映站闸坝闸前水位944.7米,流量438立方米/秒;渔站闸坝流量116立方米/秒,耿站流量110立方米/秒。17时50分,映秀的雨势更加猛烈,从映站板房食堂到总厂映秀值班室短短300来米,就餐后回去的几位值班员衣服都淋透了。

  天黑了,暴雨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这时,田荣海开始担忧了,尽管他在上映秀前已知映秀可能有局部暴雨,来值班刻意准备了四套衣服、三双鞋子。21时13分,映秀湾电站区域手机信号中断,只有内部电话1220可以使用;岷江对面不时传来山上滚石飞落、撞击的声音。23时,渔站闸坝值班员吴军报告:蟠龙山隧道至闸坝的交通中断,山体泥石流垮塌,已将泄洪闸门和冲沙闸冲开。田荣海急了。在立即向副厂长张仁福汇报之同时,发出两条指令:通知渔站闸坝人员就近躲避,等待救援;安排映站值守长郑仁钊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密切观察尾水水位。此时,岷江对面山上滚石越来越严重,猛烈的撞击声夹着暴雨声,夜色中可以清晰看见飞石撞击产生的点点火花。

  14日零时36分,巨大的滚石声响,在山谷间回荡。2时,田荣海接到报告:岷江河断流了,此时映秀湾电站闸坝流量为430立方米/秒。他赶到值班室路边的岷江河边进行巡视,通知河边的施工队负责人:老虎嘴可能有山体滑坡堵塞河道,要密切注意水情,随时准备撤离。2时30分,四周的滚石声稍稍停息,田荣海敦促驾驶员到渔站厂房门口将运行人员高剑英、刘莹、郑雄接回值班室。3时40分,值班室底楼传来一阵嘈杂声,驻扎在油库附近的武警水电部队35人和住在板房的8位食堂工作人员及2名监理,全拥在了一起。一打听,知是泥石流冲毁了武警水电部队的营房,映站板房食堂及休息室也被部分冲毁。营房中的物品、办公设备、图纸资料以及施工器具全部被掩埋,所幸人员无一伤亡。田荣海将转移过来的人员,全安排在二楼活动室后宣布:映站进入应急抢险状态。当即成立应急抢险小组,田荣海担任组长,刘浪、高剑英、郑仁钊和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杨鹏任副组长,并作明确分工。3时43分,周小军报告:渔山线光纤差动保护动作,201、202、251断路器分闸,请示将渔站厂用电倒为10千伏III段(10千伏映渔线)供电。田荣海要求周小军他们立即启动柴油发动机,防止厂房突然停电;加强观察水位,注意深井泵运行情况。

  4时15分,渔子溪电站顺利启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鉴于映站闸首栅差增大,且雨势较大,4时30分,田荣海与郑仁钊、刘浪商议后,决定立即减20MW负荷。4时39分,映站上位机发出“尾水位过高”信号,运行人员马上与集控王金全联系,要求立即减负荷。由于此时监控通讯中断,控制权切至映秀湾电站,中控室人员立即进行甩负荷操作。4时44分,系统调度命令:映秀湾电站进行调频运行。

  此时尾水高水位频繁报警,值班员胥蓉发现尾水上涨异常迅速,即刻与李平华商议,当机立断将映秀湾3台机组全停。等李平华再次来到尾水检查时,尾水已开始漫出平台,立即飞身到中控室汇报。闻讯后,田荣海立刻带领休息室所有人员撤离。短短2分钟不到,他们刚来到尾水廊道门处,高出地面约0.5米的涌浪已冲入厂房。汹涌的洪水将正准备安装防洪门的李平华等人阻止在厂房外,田荣海和6名武警战士只好一边从交通洞退出,一边高声呼喊李平华从厂房通风道转移。

  5时,田荣海组织人员从清水池边的3号风机室进入厂房中央控制室,将部分工器具及重要记录等搬至直流室。5时30分,发电机层水位上涨至1.6米。5时35分,发电机层水位上涨至1.8米。5时40分,水位继续上涨,田荣海他们用棉絮想堵住汹涌的洪水,无济于事,洪水很快涌进了中控室。5时50分,216、101断路器分闸,厂用电中断。为了保护电站设备安全,田荣海下令切除所有直流负荷。田荣海与集控中心王金全作了最后一次联系,嘱将厂房被淹的情况报告总厂领导;并通知闸首人员注意安全,全部开启泄洪闸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关闭取水口闸门。此时,中控室已被水淹0.6米。6时,田荣海现场下令全体人员撤离,当值主值李平华在电筒光下坚持写完了值班记录。这时,大家多希望能再搬运一些设备到安全的地方啊!来回不停的奔跑,已耗尽了大家的体力,只得酸楚地望着辛苦重建两年多的电站再次被水淹没,沿着厂房顶拱从通风道安全撤离……疏散至安全地带后,精疲力尽的田荣海心里很是纳闷:岷江流量不大,为什么会水淹厂房呢?

  天蒙蒙亮,他就带人沿公路到下游侧查看。快走到尾水桥时,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前往渔站的吊桥被洪水淹没了大部分,眼前一片汪洋。8时,他又带人进入映站交通洞,发现水位离出口处只有60米。这时,他发现部分地段有移动信号,便立即将映站水淹厂房和部队、板房等灾情向厂长吴耕作了汇报。随后,大伙抢出食堂部分食品和炊具,找到生活水源,搭建起了临时食堂。田荣海召集现场应急小组又开会,清点所有现场109人并研究下一步的撤离方案。

23时,接到总厂通知:全员撤离。7时50分,施工队60人撤离。9时20分,映电人员翻高山,穿越过泥石流、堰塞湖堵住的路,两个半小时后抵达到都汶高速公路映秀收费站。田荣海掐指一算,从遇险到回家,整整38小时。

渔闸:“我们答应了的”

被淹的渔站吊桥

11日,同往常一样,渔站闸首值守的陈均、王静和吴军三人简单而忙碌的度过了第一天。12日下午,天突然间下起了暴雨,渔子溪河流量上涨河水变浑。他们在忙碌着调节闸门、监视水位时,突然听到耿站休息室里人声鼎沸,原来是距住房不到15米处的山体有泥石流往下倾泻。此时,值守长陈均喝道:“全体注意,提高警惕,坚守岗位,我们答应了的”!

13日零时,暴雨越下越猛,河水更加浑浊了。陈均叮嘱同事:“你们在控制室盯着,我到现场看看”。王静担心:“头儿,雨太大了,你小心点。”陈均笑笑就走了。到现场后,他惊愕发现大量石块、渣滓堆积在取水口,栅差过大肯定不能发电了。于是赶回来向集控中心汇报,要求停机避峰。为保证沉砂池水位在安全范围内,王静负责监控水位并进行闸门调节,在风雨声和液位计的嗡鸣声里渡过了紧张的一晚。雨却越下越大,总厂命令开闸泄洪。一阵忙碌而有序的操作后,三人都松了口气,以为这次的险情差不多就快过去了,水质也会很快恢复正常。14日零时,险情发生了:渔闸大坝通往映秀的隧洞被塌方的巨石堵断,前往耿站休息室的路也被鹰嘴岩的泥石流和山洪阻挡。瞬间,渔闸变成了一个孤岛。瞬间,恐惧也在三人心中蔓延。片刻过后,陈均说:“不要怕,我们能活着出去的,我们答应了的”!

没多久,闸坝上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堰塞湖。它一旦溃决将会对渔闸大坝带来破坏性的灾难,必须排除这个险情。可现人被困在孤岛里,离导流洞还有一段距离哩。水势稍弱后,在保安和食堂工作人员帮助下,三人从临时便桥涉险来到耿站休息室。随即,陈均拉着两名同事跑到导流洞,奋力开启工作门泄洪。顺利完成保坝任务后,三人很兴奋,也有些后怕。陡峭的小路,翻滚的泥石啊,刚才岂非是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庆幸之余,吴军笑道:“头儿,我们做到了。我们答应了的。”陈均点头无语。

2天后,情况依然不见好转。总厂决定:被困人员徒步走出去。等又一次晒到了都江堰早上那暖洋洋的太阳,又一次看见了熟悉的同事和亲人,又一次回到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平淡生活,坚守渔闸的三人都哭了。

很久以后,我见到陈均时问:“能说说,你的口头语么——‘我们答应了的’?”陈均憨笑:“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在参加工作时就答应过恪尽职守,我们在地震后就答应过心怀感恩,我们在上班时就答应过平安回来。”

渔站:危难下的坚守

渔站进站大门一角

8月13日23时,暴雨已经持续下了一个晚上,渔站运行人员王行宽和周小军像往常一样按时到渔站厂房里上夜班。到达渔子溪吊桥的桥头时,已见从山上滚落了好几块石头。通过渔站边坡路段时,偶尔能够听到几块飞石撞击钢管的声音,两人顾不上打伞,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渔站交通洞。

厂房外面暴雨如注,两台已投运的机组虽已停机避峰,但是两人的夜班值守工作却比往常要更当心。凌晨3时41分,渔站上位机上突然报出220千伏渔山线251断路器跳闸信号,厂用电自动倒为映秀湾电站供电。此时,两人意识到厂房外面的情况更加严重了,但没料到的是,岷江水位已全线告急。随后,王行宽在厂房内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厂房内渗漏也已明显增大,两人遂密切监视集水井水位和深井泵的运行情况。四点多钟,周小军接到集控中心通知,映站厂房进水,人员全部撤离。于是两人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柴油发电机,回到中控室,衣服和鞋子已经全被厂房内的渗漏水浇湿了。接下来一个多小时,两人在厂房上上下下不停的奔跑,倒换电源、启动排水泵、疏通排水沟……再回到中控室,通讯已全部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尽管如此,两人谁也没有撤出的念头,而是跑到发电机层,用防火包等物,封堵流进发电机层的水流。

六点多钟,检修人员赶来通知马上撤离。这时,岷江水位暴涨后涌入交通洞。在厂外避了近两个小时,水位稍有下降时,王行宽和周小军又打着电筒重新返回厂房检查,此时的厂用电已经全部中断,水已淹至电缆层了。最后撤出厂房的时候,两个人又用水泥包把交通洞封堵了一道,试图减缓流进厂房内的水流速度。8时20分,恋恋不舍地再看一眼渔子溪厂房,王行宽和周小军一行13人在山上攀爬了近3个小时,安全抵达省公司二台山变电站。看到穿同样工作服的人迎接,每个人都感觉象遇到亲人一般。

耿站:危急时刻巧避险

8月13日18时10分,水工部耿达项目部副经理冯小春得到通知:耿站厂房蜗壳层水位上涨异常,急需来人配合处理。

冯小春立即安排施工单位增加水泵抽水,飞快赶到厂房内查看情况。20分钟后,新增水泵启动抽水,蜗壳层水位上涨迅速,效果不明显。21时20分,集水井水位迅速上涨,球阀层积水直逼检修排水泵。23时20分,冯小春指挥施工队在检修排水泵廊道抢修围堰,想保住检修排水泵不被水淹。尔后,再次釆取紧急措施:增加潜水泵排水;开启2号机组锥管排水阀;切回3号机组椎管排水;将检修排水泵排水切至尾水……一切皆属枉然。

8月14日3时30分,已修筑的围堰被水冲毁,现场人员撤离厂房。5时50分,最紧急的情况发生了,鹰嘴岩发生泥石流。奔涌的泥石堵住了渔子溪跨河拱桥全部孔洞。山洪无法泄流,迅急改道,向水电五局施工队生活区板房奔涌,不一会水位上涨约1.3米,一栋板房瞬间被山洪掀翻。大伙慌乱撤离中,两人被水冲倒,幸亏有人及时冲进厨房拿菜刀砍断电线甩过去,两人获救上岸。8月14日7时,本单位职工、施工队人员和监理两百多人黑压压一片,全聚集在耿站并不宽敞的生活楼。冯小春用卫星电话向生技部副主任张文渊和水工部负责人黄松林汇报,方知映秀湾、渔子溪两电站亦均被水淹。10时30分,渔子溪跨河拱桥右孔被水流冲通,水位有所下降。15时,被困在耿站闸坝的3名值班员和2名保安,从闸坝撤离回生活楼。

情况紧急,冯小春召集发电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食堂、保安现场负责人开会,成立自救领导小组。冯任组长,朱宗剑(发电部)、许裕龙(水电五局项目经理)、万佳俊(监理)任副组长,成员有水工部耿达电站项目部专责向先全等7人。

会议决定事项如下:(1)做好一个星期的抗灾自救准备;(2)若渔子溪河水位继续上涨且危及生活区安全时,做好疏散和逃生准备;(3)施工单位、食堂及保安,14日8时之前务必将现场所有人员名单上报。(4)施工单位要制定住入生活区人员的管理制度。(5)所有单位务必做好各自现场人员的思想工作。(6)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视渔子溪河来水、鹰嘴岩冲沟泥石流等情况,巡视生活区后山坡挡墙情况。

经查,耿站有存粮食约850斤;柴油约3500升;无人员伤亡;卫星电话畅通;6号支洞的临时用水管可作生活之需。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冯小春决定为被困人员提供电话,让他们给家人报平安。因人多,为能多撑几天,只能给大家供稀饭,且制作“临时饭票’,一餐一票。冯小春初步估算:如果人员不及时进行疏散,就是顿顿吃稀饭也仅能维持230多人吃5天。如果派10人留守工地,粮食可以维持3至4个月。

是留还是走?是往耿达方向走还是往映秀方向?施工队的老陈说出自已的担忧:我岁数大,走映秀是不可能的,要翻耿达这边的堰塞湖,还要从50多米高的泥石流上拉着绳子下去。耿达乡已没粮食卖, 我13日去买米,只买到1袋大米,菜也没卖的了,就算到了耿达也出不去,卧龙路段也被泥石流阻断,耿达乡本来就有那么多人,住宿吃饭都成问题。水电五局施工队一些年轻力壮的人坚持要走映秀,认为从耿达疏散回家,路太绕又太远,路途中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险情。

自救小组开会,分歧很大。结果是,映电总厂得知耿达乡灾情不重消息后作出决定:冯小春等率所有被困人员统一向耿达乡疏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