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书界打工记——图书市场(四)

 君子兰小草花 2019-12-21

第一站是到山东。坐的是夜车,凌晨时分到达济南。

深秋的凌晨还是十分寒冷的。站在那黑黢黢的马路上等待第一班公交车来到,把我们带到目的地——靠近图书批发市场的马鞍山路。

在瑟瑟的寒风中等了将近二三个小时,终于携带着沉重的行李箱挤上了公交车,天刚放亮时,到达了目的地。找一个比较便宜的也是原经理比较熟悉的旅店住下了。

记不清是每晚四十还是五十元了,只记得那时每天出差的包干费用是六十元一天。要住得好,就得在吃和行方面节省,否则就只能住差点的旅馆了。

两个同性别的同事一起出差是最好的搭档,因为在住的方面可以分担费用。包个便宜的标准间也是六十左右,还不愁有陌生人在旅馆内偷你的东西。

这方面的常识,在一路上早已经被带路人叮咛得耳朵生茧子了。

图书市场也是第一次看到,非常奇怪的感觉,说不出那种异样的滋味。

既不象在图书馆里看到的图书那种感觉——那是种神圣又庄严的感觉;也不象在新华书店里看到图书那种感觉——那是种新奇渴望的感觉。只见那一个个小门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书架上,木板案上摆满了一排排,一摞摞的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了!

图书在这里都是降价出售的。

这就是所谓的批发市场。

哦!天!图书到了此处,知识也就意味着贬值了!呃——也不能这么说,这知识原本是让人更好地生存的,这个图书市场也就养育了一批人,统称为书界人士。

书界人士中有出书的,也有卖书的。卖书的有批发的,也有零售的。这就形成了市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过关系时常感觉不那么和谐。按说,出书的人比较辛苦,资本投入也很大,但常常比不过卖书人得利多。卖书人只要抢到一种畅销的书,卖它个几万几十万册(套),那就大发了。出书的人弄不好一年出了许多书,到头来还要亏本,发不出工资来!到了图书市场,还真的不好评价“知识”的价值及功能。

不做此行不知道,这么一瞧,图书行业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知识的确有贬值的时候,不论处在何时何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