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友)

 乐水无涯 2019-12-21

​        送别诗是唐诗中的一大类。如今交通便利,音信畅通,人们的气质也雄壮起来,讲到友情,讲到离别,很少再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那样缠绵悲戚的调子,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似乎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甚至成了流行语。但是,这句诗刚刚出来的时候,却是那么新鲜,新鲜地透露出大唐的时代气息,也透露出“初唐四杰”的青春魅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作《杜少府之任蜀州》,又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即城楼,指唐朝都城长安。

君:对人的尊称。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人认为陆地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无为:无须,不必。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指挥泪告别。

        本来,诗有时代性,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情趣。比如宫体诗,在六朝是主流,后来看,就是靡靡之音;再比如陶渊明的诗,在钟嵘的《诗品》里才列为中品,到唐朝以后就成了神品。但是,也有些诗具有跨时代的超越性,从古到今人们都说好,比如王勃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好在哪里?一言以蔽之,雄壮。

        首联就很雄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是地名对仗。两个地名,一个“三秦”,一个“五津”,一开始就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远行的方向。诗人是在长安城送别朋友。长安城是什么样子的呢?诗人说了“城阙辅三秦”,长安城雄伟的城墙、高高的城楼,由辽阔的关中平原所环抱。那关中为什么又叫三秦?因为关中本来就是秦国的地盘,所以山称秦岭,原叫秦川。后来秦国变成秦朝,关中仍然属于秦地。再后来,秦末大乱,项羽入关,把关中地区包括陕北一分为三,分给了秦朝的三个投降将领。从此之后,关中又称三秦之地。首句“城阙辅三秦”,五个字就把帝都描摹得雄浑大气,这是送别的地点。

        第二句:“风烟望五津。”被送行的人要到哪里去呢?这首诗的题目不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吗,这个“杜少府”,也就是杜县尉,是要去蜀州做官的。蜀州在今天的四川崇州市,那蜀州为什么称为五津?其实所谓五津,并不是哪个城市的代称,而是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是古人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所以诗人用五津来泛指蜀地。从长安遥望蜀川,只见一片风烟,风烟隔断了视线,但是,也正是这风烟,把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了一起。一句“风烟望五津”跟“城阙辅三秦”严整对仗,不仅仅点出了杜少府远行的目的地,而且,把诗人心中如烟如雾的迷茫,和翘首相望的心情也都点了出来。这心情自然是难舍的,但是,它不是折杨柳,不是看孤舟,更不是执手相看泪眼。它是秦和蜀的对望,它起得浑厚壮阔,气象万千。

        首联这么工整、这么壮阔,颔联怎么衔接呢?颔联若是再对仗,就不免显得死板。所以干脆不对仗了,以散句承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是由实入虚,讲心情了。我跟你离别的情绪啊,因为实在一言难尽,所以干脆不说了,改口说“同是宦游人”。“宦游”是唐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因为做官,诗人们从故乡来到他乡,又从一个他乡辗转到另一个他乡。“同是宦游人”,意味着我们早尝惯了背井离乡之苦,也早认了飘蓬随风的宿命。既然客中作别,同病相怜,“与君离别意”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一句“同是宦游人”,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又是告别,又是一切尽在不言中,那接下来怎么办呢?接下来的颈联,真正的警句出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算分别是我们的宿命,分别真的就如此可怕,非要悲悲戚戚吗?非也。海内也罢,天涯也罢,虽然都是极远的空间距离,但是,再大的空间,也大不过人的心灵。只要两个人心灵相通,那么,即使远在天边,也如同近邻一般。庄子说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真正的朋友,在乎的不是每日的厮守,而是心灵的共鸣。咱们既然是知己,那么,还怕什么天遥路远,万里间关呢?这句话真是豁达大度,掷地有声。它一出来,诗的境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情调也从黯然转向雄壮。

        这句诗是有来历的。当年,陈思王曹植写《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这就是建安风骨,慷慨悲歌。唐朝初年,国家日益强盛,文学上也开始自觉摆脱六朝余韵,向汉魏风骨回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实就是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致敬之作,这叫“有来历”。但是,这两句诗是对曹植那六句诗的高度概括,这不是抄袭,而是推陈出新。其实,王勃本来就擅长师于古,而胜于古。比如《滕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也有来历。来自哪里呢?来自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可是因为翻得太漂亮,现在人们都知道“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很少有人提起“落花芝盖”“杨柳春旗”了,这就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如此。虽然还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或者“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等相似的诗句,但是,那些诗句的传唱度都不及对仗工整而境界阔达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壮别的代名词,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之中了。

        颈联金句已出,尾联怎么收呢?“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所谓“歧路”,就是岔路,古人送行,常常在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歧路就意味着分手,人们也因此把临别称为“临歧”。在这里,诗人是说,既然天涯若比邻,那我们就不要学小儿女,在分手的岔路口哭哭啼啼了吧。这是做什么?是在劝慰朋友,也是在宽解自己。这么一宽解,寻常的人情味一下子出来了,诗也从之前那种极高的境界舒缓下来,舒缓到了温柔的情感世界里。这是什么?这是收放自如啊。写诗固然立意要高,但是,也不能一味说硬话,唱高调,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阳刚的基调里,有这么温柔的一句收尾,才让人觉得刚柔并济,委婉动人。

        当年,南朝才子江淹写《别赋》,开篇就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尽了离别的苦涩。但是,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写得洒脱浑厚,独树一帜。为什么王勃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年轻,二是因为在初唐。要知道,王勃是少年天才,六岁能写文章,十六岁科举及第。后来虽然不小心卷入王子们之间的内斗,仕途受挫,但是,内心终究是雄壮的。他写《滕王阁序》,很高调地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青春的豪情。少年才子,又赶上初唐这样一个上升的时代,人生的青春和时代的青春相互呼应,才会有这样浑厚的气象、这样雄壮的诗篇。反观诗鬼李贺,也是少年天才,但身处中晚唐的衰败时期,心情不免晦暗颓唐,再写送别,也就成了“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诗句并非不美,但是,终究太颓丧,不是盛唐之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