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的前世今生

 遇事明言 2019-12-21

长江的前世今生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其源头沱沱河和通天河流域,地势平缓,曲流发育。到青藏高原的东南缘金沙江流域, 地势陡降, 高山峡谷。到达川江段, 地势坡降急剧减小。 长江东出三峡进入江汉平原, 从宜昌到入海口千余公里, 海拔高度下降仅百米, 因此流速较低, 河道宽阔。长江的“诞生”, 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 流经 (贯通)上述构造和地貌单元, 最终注入东海, 形成统 一的东流水系的构造-沉积-地貌演化过程。

        “袭夺说”认为,剑川谷地中现今发育的小规模内流河系,没有能力塑造如此高深宽大的谷地,因此剑川谷地是古金沙江河谷。 “袭夺说”推测,古金沙江的川江段曾经西流,在石鼓与南下的古金沙江汇合,取道剑川谷地,再通过红河河谷注入南海,在更新世时期,古金沙江被长江中下游袭夺。然而,何浩生等对此持质疑态度,指出在剑川谷地中的所谓古金沙江阶地, 实际是盆地断陷造成的阶地状断块台地,与大型河流无关,这一观点被最近在剑川盆地的钻探和地层研究进一步证实。所以我们得知,长江第一湾的形成原因是:从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高原)发生了隆升。在这个过程中, 古金沙江水系不再南流,而是在构造控制下沿着青藏高原和云南高原的边界带转向东流,形成了现今的长江“第一湾”。

沉积响应与沉积记录是长江贯穿东流留下的证据。通过对三峡地区的阶地进行调查得知,三峡地区最老的阶地年龄为~2Ma,据此推断三峡的初始下切(也就是长江的贯通东流)开始于更新世早期,下切时间与四川盆地的大规模侵蚀作用开始的时间相吻合。且如果三峡被切穿,四川盆地将被强烈侵蚀,这些沉积物首先会被输送到江汉盆地形成碎屑沉积。所以,江汉盆地是最忠实记录这些侵蚀和沉积事件的场所。江汉盆地大规模蒸发岩的沉积表明,晚白垩的始江汉盆地属于内陆咸化盆地, 不可能存在大型的贯穿型河流。而在古近纪末期(渐新世),江汉盆地从原来的断陷型转变为凹陷性。在盆地凹陷阶段(新近纪时期,沉积相以大型河流砂砾为主并呈盖层状分布,这进一步表明长江中下游盆地在新近纪被大河流系联通,这便是贯通东流的现代长江水系。

由上可知,长江贯通东流水系在渐新世(或者最晚在渐新世/ 中新世之交)形成, 表明中国与现在类似的宏观地貌地形格局逐渐建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