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屺瞻《革命历程》

 石岩里人_牛歌 2019-12-21
朱屺瞻《革命历程》

朱屺瞻《革命历程》

朱屺瞻《革命历程》

朱屺瞻《革命历程》

朱屺瞻《革命历程》

钤印:
 屺瞻、承名曰屺、起哉(五次)、起哉、梅花草堂(三次)、屺 (一)镇江焦山顶上下望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突破了长江天险,解放南京。解放军自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五百里的战线,解放南京以及江南岸广大地区。一九七二年四月画于上海。朱屺瞻画后记识。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解放战争是排山倒海之势猛烈向南京进攻,胜利地渡过了天险长江。燕子矶在南京外郭观音门外。矶石兀立江上,三面悬绝,怪石横空,是南京的重要之地。一九七二年四月画于上海。
(三)一山屹立大江边。一九四九年四月百万英勇的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战猛追,胜利地过了天险长江,解放了南京,解放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这是镇江的北固山天险的长江。一九七二年四月画于上海。屺瞻。
(四)陕西华山智取。壬子春节画。
(五)红军长征时抢渡的大渡河铁索桥。一九七二年二月画于上海。朱屺瞻。
(六)云南金沙江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之地,一九七二年二月画于上海。朱屺瞻。
(七)广西左江风光。左、右江二十多个县是壮族人民聚居区,是革命的老根据地。一九七二年四月画于上海。屺瞻。
(八)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船上继续举行,完满地结束了大会的议程,于建国十周年前夕将烟雨楼筹建为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一九七二年三月画于上海。

自195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政治、社会各方面涌现出一种对革命圣地的崇拜热情,与中共历史相关的韶山、井冈山、延安等地,地位不断提升。1960年傅抱石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八景》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最早将对革命圣地的描绘脱离写生层面,进入主题性创作,“革命圣地山水”题材开始形成,这种新的山水画类型在1960年代中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与“主席诗意山水”并行的两大国画题材。
此番上拍的朱屺瞻《革命历程》征集自香港重要私人藏家,堪称新中国“革命圣地山水”的典型。此册全册八开,从嘉兴南湖到长江横渡,表现中共从初创到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朱屺老早年接受西画训练,并尝试油画写生。此册画家在写生的基础上融入历史事件,以写生手法表现革命圣地,是特定历史时期画家的重要创作。而由于此册源自写生,画面语言鲜活,新意迭出,同样也是朱屺老水墨写生的精心巧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