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三步”让你玩转“基础”微距摄影

 youxianlaozhe 2019-12-21

光观察还不够,你要去感觉你所拍摄的对象。——安德烈 · 柯特兹

每个人拍摄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阶段,突然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景物没得拍了突然感觉很无聊了,而往往这样乏善可陈时,你可以尝试去观察他们的细微之处,来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如何做到让日常景物细微化呢?你可以按照底下这 3 个步骤来慢慢实现:

1. 器材及拍摄对象准备

微距摄影往往会专注于放大微小事物的有特色的局部图案或者是纹理来展现,而这些细小的结构往往是在宏观场景中很难发现的,这就需要你准备一支能拍摄微距的镜头,才能保证在镜头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完成细节拍摄。

PS: 这里提供两套方案

1. 如果你是富足流或者是像长期拍摄这类题材的话,你可以考虑上一只微距镜头,比如佳能系的百微,索尼系的 50mm F2.8,尼康系的 60mm f/2.8D 这类镜头。

2. 当然如果你是 " 贫穷流 " 或者只是想试试这类话题的话,你可以试着买一只微距接环,简单的微距摄影基本就能满足了。(这里不做理论上的叙述,你只需要知道微距接环这类东西适合微距拍摄即可,物理原理基本都是上学时学过的那套,不做叙述,我们只谈拍摄)
然后呢,根据流派的不同,下面准备的设备有所区别

" 野外铁手流 ",你可以试着手持拍摄,如果是 " 手抖流 " 你就需要再准备一只三脚架

因为微距题材的精深很浅,往往对好焦一点点的细微移动就能造成焦平面的偏离,而让出片变糊,而往往很多人只有回到家里才会发现这类问题,相当于这一天的行程白拍摄了 TOT,OTZ

另外,你可以试着准备点纯色纸张,来放在主体后方当做背景,让北京转为纯色,这样才有利于让观众的视线聚焦在主体上。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在家拍摄的微距的人来说,灯也成为了一件必需品,因为微距摄影时,我们选择的是小光圈拍摄,这样才能保证焦平面广一些,好掌控出图结果,这样的话如果在家里拍摄的话,光线可能会不足,特别是像下面这类缩微摄影
一个好的打灯会让主体特别明显,这里你就可以根据拍摄主体及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灯的选择,比如富足流可以选择:布景 + 架子 + 影棚闪光灯,LED 补光灯等等,贫穷流也可以选择机顶闪光灯甚至是一顶简简单单的台灯,都能有不错的拍摄效果,当然拍摄效果是递减的,嘿嘿 ~~~

2. 选择主体

我们常听到一个形容匠人手艺精巧的词儿:" 巧夺天工 ",大自然其实也是一个很高明的设计师。

在进行微距摄影时,你可以先尝试拍摄一些有机物——比如说花草、叶子、水果、蔬菜等物体的纹理、线条和微结构。

最重要的就是放得足够大,并排除其它干扰,最好能让画面上只存在这些微结构,微距的效果才会达到最好。
你也可以尝试拍摄一些日常的人工造物——它们的结构或许不够精巧,但在 " 规律性 " 上往往更胜一筹。

比较麻烦是,和自然景物相比,人工造物的 " 微距 " 程度不足,你必须花费更多的心机来进行处理,比如说通过调整距离、拍摄角度,改变虚实关系,去色等手段,让人不能 " 第一眼看出这是什么 ",否则微距的感觉就会减弱。

这里推荐选择买一点简简单单的缩微摄影模型来试试拍摄,一般都很便宜

甚至你可以试试玩回童趣,拍摄下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大兵,也很有趣
3. 具体步骤

思考构图:你要拍摄的对象,有哪些曲线、线条、图案或纹理需要强调?通过构图来突出这一特性。

大光圈 + 手动对焦:你可以尝试开大光圈,并通过手动对焦来使特定的区域清晰而使其它区域变模糊,创造细节感。

小光圈 + 灯 + 手动对焦:对于手残流来说,小光圈 + 灯的配置还是常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出片的质量与效率,毕竟焦平面广的话,创作的范围也会大一些,特别适合缩微摄影选择
确保主体突出: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虚实关系、色彩关系或明暗关系,来使主体显得足够突出。

控制曝光:首先,你可以尝试比较 " 正确 " 的曝光,用平均测光模式基本就能做到这点;随后,你可以尝试轻微过曝,让照片整体显得更明亮些,容易让观众心情更愉悦而提升观感——尤其是在拍摄自然景物时。

改变拍摄方法:尝试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构图,调整曝光值甚至变换焦点来拍摄同一主体。不要怕麻烦,多拍些,不要老想着 " 该拍下一个物体了 "。
后期处理:完成上一步后,你会得到很多照片,从中选出三到五张最好的,进行针对性的后期处理。你可以裁剪二次构图,可以强化色差,可以转黑白,可以用 HDR 增强层次感——总之,利于表达你想要的效果就行。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