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福古堰冲易氏祖墓地考查记

 易歌图书馆 2019-12-21


赓公支系联谊会考查组

2019年4月14日

前言:

根据赓公支系历代族谱记载,现临澧县(古称安福县)佘市桥镇(合并了文家乡)大观村(谱记为古堰村,现合并于大观村)老虎冲,是赓系二世祖南一、南二、南三公等先祖的葬地,是易氏家族的坟山。但是至今尚未找到确切的地址,更没有找到先祖的坟墓,实是我等后人的一件憾事。4月7日,佘市桥金山、石门丽华及笔者(湖北宜昌)赴老虎冲进行了初访(见附录《祖墓查访记》),现将查访得到的信息对照谱记作一些分析,为下一步准确定位做准备。

. 族谱记载摘录

1. 葬在古堰村老虎冲的先祖

南一公与贺夫人合葬安福古堰冲内老虎冲猛虎跳干地巳亥兼巽乾向,有碑;

南二公与王夫人同葬老虎冲熊宅后;

南三公夫人同葬老虎冲熊宅后。

另外第三代及以后葬在此地的先祖有:

弥寿公 邑庠生,葬老虎冲巳亥向;王夫人葬青渚湖;

弥福公与陈夫人、子贵佐,第九世志宝夫妇、志表夫妇均葬老虎冲巳亥向;

弥章公与朱夫人,同葬老虎冲巳亥向;万宝葬易家湾。

据上述记载(可能还不全)有十六位先祖墓在老虎冲。

2. 谱载老虎冲塋地位置描述

老虎冲茔山前齐山脚抵水田,后由茔山脊岭绕至熊姓宅后,左齐山湾分水,右抵熊宅旁,四围堑堤窖石为界,护茔熟地七块,迭年收租,永作祀费。附冢一十五。

. 墓地方向分析

1.老虎冲墓地的选定

谱记南一公善诗词,尤精行家,言白洋湖、老虎冲祖塋皆公所卜

(1759年澧阳三修谱 LY3 J10 P04)。同样,天门山赓公墓地也是南一公所选。

2. 墓的朝向

谱记南一等先祖的墓向为巳亥兼巽乾向或己亥向。按照中国风水的规定,己亥向,基本是坐南朝北,即是坐己山朝亥向,墓朝向正北偏西0-150。巽山乾向则是坐南朝北偏西150-300(见图1)。

巳亥兼巽乾向则是墓朝向北偏西约150多一点,约200左右。基本与葬在天门山的赓公墓向(巽山乾向)一致。坐南朝北,远望澧水。

图1 墓向示意图

3. 墓位的地势

1) 由上图可知,墓位应基本是坐南朝北,背靠南山,朝北面开阔地。

2)由谱记墓位地形为“猛虎跳干地”(应为“猛虎跳涧”地,“干”为湖南口音“涧”同音字)。由此记录,墓的地形应该是虎形之地,中间为虎头形,两侧为虎腿形,面向一条小河(溪涧)。

4.谱记坟茔图的辨识

   根据1941年澧阳易氏谱(易继光先生提供)所记塋图(如图2所示),笔者对照上述文字记载,发现既有宝贵的记载,同时也发现了图中的标示有错,从而进行了整理。因原谱塋图未标示方向,根据上述坐南朝北向的分析,笔者对此图进行了局部修改和整理,如图3所示。然后对照当地卫星地形图(图4)进行分析。

图2 谱载南一公等先祖塋图             

图3 南一公等先祖墓图(整理)

将谱载塋图方向定位后,再根据现地图对塋图进行校对:

1)最北面为澧水,在石门北部向东流经临澧,塋图所示方向正确;

2)澧水之南小河,塋图未标河名,据地图,应是道河,流经白洋湖、临澧,汇入澧水;

3)再往南,塋图所示小河,塋图标示为古藤河,查临澧县志,应为“枯藤河”,因河两岸有许多枯藤而名。图4中,因卫星图小河与地面颜色相近,显示不太明显,笔者加了颜色。

4)至于塋图所示“養汊河”,可能为现在地图所示的“两汊河”,只是位置不太准确;

5)祖墓西侧为老虎冲,与地图吻合;

6)塋图所示庙,据当地高老先生讲,就在傲湾水库(现为当地饮用水源)山顶(现无存),方位与地图相符(见图4)。


7)塋图所标“五雷山”、“观国山”,方向标反了。因此在现场考查时感到十分迷惑。故图3不予采纳,去掉该标示。

图4 古堰村老虎冲卫星地形图

. 墓地位置分析

根据上述对“猛虎跳涧”的分析,对照塋图及卫星地形图,发现在古堰村有两处比较符合,一处就是图4所示的A处,当地人称这里就是老虎鼻(高老先生的住房就在这里的D点)。并说老虎冲有两个起点湾,一个就是C处湾(高老先生说这里就是易家湾);另一处就是高家湾,两湾往北汇合都称老虎冲,冲北面就是枯藤溪。老虎鼻两侧的地形为山坡,类似于虎腿,整体形状犹如猛虎跳涧。但坟地就在老虎冲正中位置,符合族谱文字记载,但似乎不符合塋图所示;

另外一处,就是图4所标示的B处,地图标示为董家台,B与E之间就是易家湾(《网络天地图》所示,似乎与高老先生所说的不同),这里的地形也符合“猛虎跳涧”的描述。

总之,祖茔的确切位置,尚待进一步查访落实。

.下次考查的方案

1. 查明易家湾的确切地段;

2. 查明熊家屋场的位置;

3. 查明老虎冲北部的小溪,是否就是“枯藤溪”(塋图标为古藤溪);

4. 与当地知情老乡核实易家坟地位置,了解墓地变化情况;

5. 在确定准确位置后,对该地区进行地毯式的搜查,是否有坟茔、碑石等遗物存在?

1)即令墓、碑不在,但墓地地形应该还可见(塋图为1941年谱记,年代还不算太久远);

2)应该还有遗留石块,包括墓碑、墓前石柱和墓四周的界石(谱云“窖石为界”)。

  本文暂时告于段落,待进一步查访之后,再向族亲报告。

赓公支系联谊会祖墓查访组

成员:易金山(佘市桥);易丽华(石门);易发德(湖北宜昌)

执笔:易发德   2019年4月14日 于湖北宜昌宅中

附录:《易氏赓公支系南一公等先祖塋地查访记》


易氏赓公支系南一公等先祖塋地查访记

赓公支系联谊会考查组

2019年4月7日

    根据族谱记载,我赓公支系二世祖南一、南二、南三公及夫人等多代先祖葬于现临澧县文家乡(现属佘市桥镇)古堰村(现合并于大观村)老虎冲,据笔者初步查谱,直到第9世,计有16位先祖葬于此地。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分析,这里可能是易家自己购买的第一块组坟地。且后世还有居住此地的,故此地至今还有“易家湾”的地名(传说及地图标示),但是现在此地已无易姓人家了,何时迁走,无从考查。这些墓葬现在还在么?墓地在何处?都是赓公后裔所关注的问题。2002年石门宗亲修六修谱时,曾到此考查过,没有找到,因此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笔者也曾多次打算到那里考查,并和佘市桥镇书记易金山先生多次联系,无奈每次来白洋湖,来去匆匆,没有成行。今春,笔者从1941年澧阳谱(安乡继光提供)里发现了一张二世祖南一公等先祖的塋图,更增添了笔者寻找祖墓的信心和决心。于是,在这次参加祠堂庆典之后,特意留在了白洋湖,再次与金山、丽华等宗亲联系,终于在4月7日,由金山先生开车,带丽华和我前去老虎冲,途中金山先生又叫来姐夫陈先生(当地人),一同去古堰村老虎冲。

车经古堰村,来到老虎冲旁的“傲湾水库”,是一座新建的供当地居民饮水的水库,下车打听老虎冲的确切位置,知道老虎冲就在旁边。继续沿路前行数百米,下车到一农户家(见图4的C处)打听,老乡讲,这里就是老虎冲,但是对面那个湾也是老虎冲的另一个源头,往下走,就合成一条冲,就是老虎冲。两湾合在一起的地方就叫老虎鼻。老乡建议我们到对面去问问老人。于是我们就驱车来到不远的农家(图4所示D处),在家的是一位大病初愈的老婆婆,尽管她口齿有点不清楚,但金山、丽华还是听得出来,她告诉我们,的确在这里有易家祖坟,并说墓前还有“华表”(估计就是墓前石柱)。此时我们想请他们找人能带我们去易家祖坟地,刚好此时来了一位女士,他帮我们找到了在地里干活的高老先生,带我们返回,来到了(似乎就是先来的C处),说就在附近,并说这里就是易家湾。我们一看,山上是茂密的树林,一般人很难进去,这就让我们有点为难了。我们停下来商议,是否继续进山去找?由于金山先生下午要到县里开会,加之我们一时还没有搞清确切的坟地位置(发现谱记塋图可能有错),到这么大一片(估计四周500米)树林寻找,不是一两个小时可以完成的,所以我们决定暂时告一段落。此地也属佘市桥镇管辖范围,金山先生说再组织人探查,并委托高老先生继续帮我们寻找,也承诺将会酬谢老人。在将老人送回他家时,又经过傲湾水库旁,我们问他这里的庙原来在何处,他顺手指向水库顶上的山上,说光山与树林分界处就是。送老人回家后,我们就沿路上了通往佘市桥镇的公路返回了,金山先生设宴犒劳我们。就这样带着问题结束了这次考查活动。

赓公支系联谊会祖墓查访组

成员:易金山(佘市桥);易丽华(石门);易发德(湖北宜昌)

执笔:易发德  

初稿:2019年4月8日 于回宜昌的火车上

定稿:2019年4月14日 于湖北宜昌宅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