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枝江易氏祖源考 易发德

 易歌图书馆 2019-12-21

宜昌 易发德

2018年7月9日

引言

现鄂西地区(不含恩施市)易氏家族主要有三大支,即夷陵支、宜都枝江支和松滋支。夷陵、松滋支系的祖源族谱记载明确。惟独宜都枝江支系(以下称本支系)族谱对始迁祖鈞玉公(字心坚)以上的世系没有记载,鈞玉公的迁出地没有详细的描述,因此,这也就成了几百年来宜都枝江易氏家族探寻的难题。笔者通过对该支系族谱和湖南、湖北其他许多易氏家谱、以及明初历史的考证,并通过对仅有族谱记载字里行间里所隐藏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该支系的祖源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对族谱或传说有关祖籍源流的不同说法,逐一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考证,最后得出结论或推论,现发表出来,以供宜都枝江易氏家族宗亲寻根参考。

.宜都枝江易氏支系及族谱概述

1.宜都枝江易氏支系概述

宜都枝江易氏支系始迁祖为鈞玉公(均玉公,本文内“钧”与“均”等同),于明初由湖南迁来湖北宜都县玛瑙河(沧水),小地名泰山法湧寺一带(现属枝江县)落业,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后代繁衍二十余代,一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枝江市、宜都市及其周边的长阳、五峰、荆州等县市,乃至重庆巫溪县等沿三峡的县市。因明清以来,玛瑙河地区属荆州府宜都县,1955年才改为宜昌地区枝江县,故本支族名定为“宜都枝江易氏鈞玉公支系”。

鈞玉公之后四代单传,世系为:鈞玉—元亨—忠—汝霖。汝霖公五子:易裕、易禧、易禎、易祥、易祺,但只有裕、祥、祺三公之后有谱记。第六代“宗”字辈共十四位,只有宗臯、荣、华、富、贵、哲、显、恕八位之后有谱记,因此俗称为八房。

2.宜都枝江易氏修谱情况

    考查家族祖籍源流,主要的依据是族谱、祖碑、经单薄等资料记载。但本支系仅存有限的族谱,再无其它资料。因此,现存族谱是考查本支家族历史的唯一依据。以下根据1936年《陆城易氏族谱》[1]和1878年的《长阳易氏谱》[2]记载,看看该支系族谱的编修、以及现在存世的情况。

1)该支系最早修谱见于康熙庚午(1690年)鈞玉公第十二代孙(以始迁祖鈞玉公为一世,下同)瀛登公主修,但限于当时遇吴三桂叛乱,社会动荡,未能出谱。仅留传一篇《陆城易氏家谱序》[3]和一篇《世谱小引》[4],弥足珍贵。

2)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第十六代孙玉櫳公再修,辑为四卷族谱。

1818年宗祠告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易禮重修。

3)光绪四年(1878)先道、先达领修《长阳易氏族谱》(支系谱)

4)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七世禮修公重加编辑,重修易氏谱牒(见易先绪撰序)

5)1936年宜都陆城子才进科公主修《陆城易氏族谱》,共十二卷。

6)从2014年始,以均玉公第二十一代孙诗忠等先生领头的族谱编修工作,尚在进行之中。笔者应邀为修谱委员会顾问。

2. 现在存世并发现的族谱

    因历史原因,族谱大量毁失,现仅存如下族谱:

1)光绪四年(1878)《长阳易氏族谱》(以下简称长阳谱)一本手抄谱(2016年发现于长阳都镇湾易礼珍先生处);

2)1936年《陆城易氏族谱》(以下简称陆城谱),已发现多套,估计现存世的不下十套。

   上述两种谱已拍摄、扫描,制成电子版,成为今后修谱的基础。

3)2009年长阳龙潭湾易氏谱(现代编辑的支系谱)[5]

   以下根据上述族谱的记载,进行归纳分析。

. 本支祖籍湖南宁乡考

1.“心坚公祖籍湖南宁乡”说的确立

   自瀛登公在康熙年间首修族谱之后,历代修谱人对本支祖源进行了考证,逐渐确认了本支祖籍湖南宁乡的说法。这从长阳、陆城谱里许多记载可以看到:

1)1878年《长阳易氏谱》荆州宜都玛瑙河泰山舖易氏族谱卷首“心坚公开派世世系録”:“鈞玉公,字心坚。原籍湖南长沙宁乡”。这是对本支祖籍十分明确的记载。宁乡明清属长沙府管辖,所以一般称“长沙宁乡”。

2)1936年《陆城易氏族谱》首卷《易氏源流考》记载:

陶靖节云……迨炎宋欢公复归长沙……迁湘者四十三郎,七传而生涟溪(宋炎正公)公,登元祐进士,又四传而生闻远公(易华公),官前明参政,太坪界领后坨皆出焉。四十二郎生彪,为湘乡石门(现湘潭市湘乡市白田镇、青山桥镇石门村)、腰鼓,安化太坪之祖。四十一郎生龙、虎二公,占籍新化、安化二县,此吾宗源流之大概也……

遵照宁乡、湘乡、安化三县老谱判定。

这是1936年谱主编进科(字子才)先生摘录清雍正甲辰年(1724)湖南湘乡宗涒公(易宗涒,字公申,16821771年,监生,湖南湘乡人,岳麓书院主教,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谱学专家)所撰写的《湘乡易氏族谱》(主修为湘乡易宗涒)“源流考”基本相同(子才公略有删节)

将这篇序言放在该谱首卷的开头,表明了两层意思:

.这是从众多易氏家谱中选择出来的,作为本谱的主题《易氏源流考》,代表了本届修谱人、家族对本支源流的共识;

.这篇序不是全抄原谱序言,作了一些删节,保留了“遵照宁乡、湘乡、安化三县老谱判定”的内容,表明认可本支系与湖南宁乡、湘乡、安化等地的易氏支系同祖籍—宁乡。

3)无论是1936年《陆城易氏族谱》、还是1878年长阳易氏谱,都转载了《湖南长沙易氏三修谱序》(光绪四年1878戊寅仲夏五月 长峰青氹嗣孙纯珩、良景撰)谱序。这应该是本支历代修谱人认可,也能够代表本支祖源的谱序。

该谱序记录了亮公经四世至龙、虎二公之后迁新化三峰的迁徙情况。转载这篇谱序,表示认同本支为“欢”公之后。

4)1878年《长阳易氏谱》选录了湘乡知县王国樑的《易氏老谱赠序》,这篇序是应湘阴易氏族谱主修、湘阴名士易子贞邀请撰写的(万历四十八年庚申1620年拜题),看来修谱人对湖南湘乡也情有独钟。

5)族谱有关“文史”引用的记载:

祠联:收有湖南新化三尖峰、长峰宗祠对联。

宜邑观音硚宗祠联:

释褐先声源同綀带苍茫水

登瀛世泽祠对花屏典宝山

笔者注: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或指进士及第授官。此处专指湖南宁乡易氏释褐状元易祓。

登瀛:是指清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此处专指汝霖公与王、余“三汝”同时中榜,宜都建登瀛坊和三管笔的典故。

这幅对联的寓意就是释褐先祖(易祓公)居地宁乡沩水与宜都沧水一衣带水,与祓公“源同綀带”,血脉相联。这就更说明了本支系先公相信自己的始祖来自于湖南宁乡。

2.结论:本支祖籍宁乡,亮—欢公之后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族谱记载,可以确定本支系是“由楚南长沙宁湘迁来宜都泰山沧水”的

楚南长沙宁湘”的“宁湘”二字,有可能是“宁乡”的同音误写,也可能是“宁(乡)湘(乡)”的简写,实际指宁乡和湘乡两地。但这两地易氏都属宁乡欢公支系,都可以说祖籍宁乡。因此说本支系祖籍湖南宁乡,是可以确认的。

. 关于瀛登公“由西川分迁宜土”说法的分析

1. 此说出自瀛登公的《陆城易氏家谱序》

瀛登公是康熙庚午1690年岁进士,鈞玉公第十二代孫,他撰写的《陆城易氏家谱序》(见1936年陆城谱)记:

“吾家自始祖心坚公而上,渺不可考。相传由西川分迁宜土、泰山、沧水之湄……。”

这是本支族谱最早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本支始迁祖鈞玉公(字心坚)以上世系渺不可考。但记载是由西川分迁而来宜都。

2.关于另一篇瀛登公谱序辩

然而笔者在1878年长阳谱里又发现了另外一篇,题为《易氏祠谱序》,也署名为“瀛登公撰”的谱序,而且内容与上述谱序还不完全相同,这就有点奇怪了。因为长阳谱《续修易氏族谱例言》(先道公等编撰)说:“瀛登公所撰旧谱仅存祠谱一序一小引……”,这就是说瀛登公写的序只有一篇。为此,笔者将这两篇序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两篇其实是一篇,文内首、尾部分基本相同,但后者的文幅小于前者,删除了某些句子,某些句子进行了改动,改动的句子正是对本支祖源的记载。如将前者的“吾家自始祖心坚公而上,渺不可考。相传由西川分迁宜土、泰山、沧水之湄,从易氏名族迄今……”一段改为了“……吾家自始祖心坚公而上,尚有可考,相传由山西太原阳曲即今汾阳,由汾阳至吳西,支分楚南,长沙宁湘,始分迁宜都泰山沧水之湄,世世相承,由是门祚繁昌,为迄今万派千支……”。而且谱页上“尚有”二字有明显的更改补贴痕迹,将“渺不”改贴为“尚有”二字(见1878年长阳谱)

笔者通过全面分析,认为1936年陆城谱所载的瀛登公序言是原版,反而1878年长阳谱是作了删减、修改的。

总之,在瀛登公撰序之时,还未确认心坚公迁自湖南长沙宁乡,而是迁自西川,而“迁自湖南宁乡”是后来修谱才考证确认的,不是瀛登公的原意。

3.结论

康熙年间修谱的瀛登公认为本支“迁自西川”,这可能是根据世代相传记录下来的,迁宜都之前最近的迁出地点,这一信息应当是可信的。

.“心坚公迁宜都”考

1.“心坚公迁宜都”来源于松滋谱记

关于“心坚公迁宜都”这一记载,1690年修谱的瀛登公可能没有见到,因而在他的序言里写道:“相传由西川分迁宜土”,并且认汝霖公为鼻祖。

1878年的长阳谱《续修易氏族谱例言》(先道公等编撰)记载:“……而松滋易氏谱叙云:元时心坚公迁宜都,则心坚公为始祖,而汝霖公为四世祖明矣。櫳复询族众,遍查坟记,遗文自四世而下,绳绳相继……。”

这说明,在玉櫳公修谱以前,是没有明确前四世的世系关系的,第四世以下世系是根据“复询族众,遍查坟记”而确定的。

如此说明玉櫳公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修谱时,发现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松滋易氏族谱》《易氏谱序》(易正传撰,现仅存手抄谱)[6]“心坚公迁宜都”这一记载,才认定迁宜都始祖是心坚公,确定汝霖公为第四世。为此,1878年的长阳谱完整地收录了松滋谱的这篇序言。

2.“心坚公迁宜都”来源于《澧阳易氏三修谱》

那么,松滋谱所记“心坚公迁宜都”又来自哪里呢?经考查,关于本支始迁祖鈞玉(心坚)公迁移的记载,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湖南易氏赓公支系族谱手稿[7]之中(见图1

迄后又登载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赓系三修谱正式刻印版上[8](见图2

图1、图2《湘乡浏阳演派图》中记载:

1)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麒公迁浏阳太湖;麟公迁湘乡大坪(今湖南湘潭市潭市镇)

2) 传七世到元代,炎正公,延祐进士;

3) 心坚公迁宜都;均容公迁监利(监利易氏谱有记载[9]

另《新化演派图》记载:宋代居常丰(今湖南新化县洋溪镇新丰村)的龙、虎二公之后的四十一郎自宁乡迁三尖峰(今湖南娄底市新化县西和镇三尖村)

关于这两种谱版的关系可参见笔者于2016年12月30日写的《澧阳易氏三修谱版本辩识》[10]一文,此处不赘言。但这两个版本关于“心坚公迁宜都”的记载是相同的。

笔者也曾在“辨识”一文中讲过,刻印本是手稿本的正式版本,也就是说正式版所载内容是经过修谱人(主修运年公等)核证后刻印到正式版里的,应是可信的。

图1 澧阳三修谱手稿    图2 澧阳三修谱(正式刻印版)

3. “心坚公迁宜都”可能来源于更早的湘乡、宁乡易氏谱

澧阳三修谱的“演派图”来自哪里呢?笔者查到清雍正甲辰年(1724)湘乡《易氏族谱》(清代著名学者及谱学专家,监生易宗涒yun,主修)“源流考”云:“……据《历代演派图》载,欢公于宋祥符间由泰和归长沙(这是目前易氏所公认的说法)……”中就曾提到了《历代演派图》,可能就是澧阳三修谱(1758年)里所载演派图的来源。也就是说“心坚公迁宜都”在清雍正年代就有记载了,该谱主修宗涒公就是麟公之后,因此该记载有相当的可信度。毕竟,心坚公后裔的确在宜都。但是,鉴于笔者目前尚未能见到湘乡、宁乡易氏谱的全谱(只见到部分谱序),尚不能最后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4.结论

根据这个记载,心坚公应是欢公——四十三郎——麒、麟公之后。

.鈞玉公迁移背景考

要了解鈞玉公迁宜都的情况,必须先了解明初的社会背景以及朱明皇朝对于移民的政策。鈞玉(心坚)公明初迁来宜都,肯定和明初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1. “见兄卒不能返”的含义

笔者发现在1936年陆城谱《鈞玉公传》里有这么一段话:

“……公性成孝弟(悌),情重人伦,嘗之故乡,见兄卒不能返,是其验也,至今祠中春秋祭祀,令人有霜露之感。”

这段话十分耐人寻味。说明鈞玉公怀念故乡,重情义,但却又“见兄卒不能返”,说鈞玉公在兄长去世时,不能回老家奔丧,感到十分的遗憾和悲伤(令人有霜露之感)。在兄去世时,鈞玉公不能返,有两种可能,一是自己病重,不能成行;另一种可能就是因某种原因,不能回乡认亲。而根据这句话的说法,应该是第二种。这段话可能是主修子才公根据传说写的。在这种情况下,鈞玉公不能返乡奔丧,肯定另有隐情。

在明初移民的过程中,出现这种迁出后不能返乡的现象是不足为怪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根据明初的社会环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

1)明朝初期,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军户卫所制度,和大力推动移民垦荒的政策,对违反这些制度的人,如企图脱离军籍、改变户籍、逃避兵役、逃避朝廷追杀的,处罚十分严厉。轻则充军、戍守边关,重者被刑杀。

2)对不投诚于朱明王朝的残元、元末明初的陈友谅等起义旧部,进行追杀;

3)在移民中不准一家兄弟同居一村一地,避免形成地方家族豪强势力,不利于朝廷政策的贯彻执行。致使有的兄弟为住居一村而改姓,谎报户口注册的,这在很多族谱、史籍记载中不乏其例。

4)因为躲避债务、逃税等其它原因。

总之,上述因素均可造成在移民之后,在落业地登记户口时改名换姓,不填真实祖籍地的现象,也因而造成移民不敢回乡认祖、父子、兄弟不能相认的现象,这在许多姓氏家谱或史籍中可以找到例子,大量的史籍文章[12]、[13]、[14]等均有这样的记载。同时这也正是造成当今家族寻祖溯源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迁移后“隐姓埋名”的实例

上述因素的例子是很多的,远的不说,就拿邻近宜都枝江的松滋(因笔者为松滋易氏后裔,看过其它姓氏族谱)来说,就有很典型的例子。

1)松滋梅姓始祖韩再嗣,祖籍江西吉水。原元末陈友谅起义军将军,因为主将降明,他不愿意投降,并与主将反目成仇,为逃避朱明王朝的追杀,逃至松滋,隐名埋姓,入赘梅家,改名梅再嗣,至今后人有“生梅亡韩”之说(死后立碑姓韩)[15]

2)另有松滋裴氏,宗谱载:元朝末年,陈友谅的部将程普禄率部驻扎在松滋县的杨林市。眼看战事不利,便弃戎归田,在洈水河南岸定居下来。为逃避追查,他便改姓裴(夫人姓裴)为裴普禄,成为松滋裴氏的始祖[16]。

3)在松滋有蒙古族人改汉姓隐居下来的,地方志有载[17]。

3. 鈞玉公迁来宜都时的家境分析

有本支谱记:

钧玉公子元亨,元时庠生……。

钧玉公孙易忠,明洪武中,由贡入监,初任四川内江知县。后陞川东兵备道、监察御史,尝参赞军务。宜都县志有传记。

鈞玉公曾孙汝霖。明洪永时人。永乐三年乙酉(1405年),科解元,宜都县志有传记。

根据这些谱记,可以知道钧玉公后续几代人都是读书出仕为官的。

这都说明鈞玉公在明初迁来宜都,不是逃难而来、开荒起家的农民。而是避居于宜都的殷实之家,才有可能子孙代代读书做官。这在邻近的松滋县就有很好的正反例子:

湖南石门迁松滋的易氏贵三公支系,就是明初躲避当地土司叛乱(攻破慈利、石门县城,死伤十余万人),从湖南石门逃出,经鄂东罗田到达松滋道古溪(今斯家场镇),在南河边上从开荒种地起家的,族谱对前六代都没有读书做官的记载。同时从不隐晦自己的实际迁出地:石门易家渡,并一直保持着与老家的联系,且其弟贵禄(六)返回了易家渡(说明老家黄册登记在册,被追回原籍)[18]

反而松滋梅氏(韩氏)始祖韩再嗣,三个儿子,初来乍到,就因“遣救瘟疫,敕修武当有功,赏錫屯田千亩,冠戴总旗。”可见,韩再嗣先生,因改姓潜伏了下来,不仅没有受到明朝廷的处罚,反而因有钱捐助社会,还可以当总旗官,并得到屯田千亩的赏赐。

4. 推论:鈞玉公避居宜都

通过上述分析,迁宜都的鈞玉公,其家境与松滋韩再嗣家族极为相似。可以这样说:鈞玉公来宜都另有隐情,是“避居”宜都。所以明初在当地户口登记造册时,不能填写真实姓名和祖籍地点,而改用名“心坚”(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而也验证了谱记鈞玉公“见兄卒不能返”的原因。

.易氏族谱记载的均玉公考

   上面已经论述了鈞玉公祖籍湖南宁乡。而宁乡易氏始祖为江西泰和的亮公长子欢公,这是湖南易氏谱公认的。因此湖北宜都易氏支系属欢公之后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具体属于欢公后哪一分支,目前尚无法作出定论。因此以下要探讨两个问题:

. 虽然说,鈞玉公在迁宜都后改名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存在不改名的可能性,因此还是有按姓名进行考查的必要。笔者查阅了许多湖南、江西易氏谱,这些谱里记载有好几位“均(鈞)玉”公,那么迁宜都的可能是哪位呢?

.均玉公究竟是从湖南哪里迁出的呢?按上述各条记载分析,有可能是从宁乡,也可能是从新化、湘乡迁出的,这几处的易氏都可以说祖籍宁乡。因此,鈞玉公的迁出地需要仔细分析。

1.湖南宁乡“均玉”公

1)宁乡“均玉”公的谱记

《宁乡易氏十修族谱序》(民国18年己巳/公元1929年,均泽房三十派嗣孙达鲤、厚伦、册名、炳坤氏敬撰)[19]果真有均玉公的记载: 

“唐则有亮公,生欢、邦、述、达四公,星沙数郡之易氏祖之。越九传,朝奉大夫祯公(易祓公之弟),生霣yun、模两公,模公我房支祖也。模公生尚舍,尚舍生定孙。定孙元配萧氏,生子一,曰均彰,其后裔徙常、澧,继配张氏,生子四,曰均玉、均俊、均壽、均泽”。这里就有“均玉”公的记载。

清雍正甲辰年(1724)《湘乡易氏族谱》“源流考”里的记载:

“常亮公生四子,长子欢仍归长沙,居宁邑沩上立派,而长、衡、岳、宝,皆祖沩源。迁湘乡者,乃欢公之孙四十三郎,太平、界头、峡山后 皆出焉。欢公曾孙四十二郎为湘乡石门腰鼓、安化太平之祖;曾孙四十一郎生子龙、虎,占籍新化、安化。据《历代演派图》载,欢公于宋祥符间由泰和归长沙,其孙四十三郎生麒、麟二子,于宋绍兴间,麒由宁乡迁浏阳太湖立派;麟迁湘乡。亮公历九世至祓公,登淳熙状元,官礼部尚书,封开国侯,其季弟祯公,官朝奉大夫,历五世至均玉,生子三,长振宗居宁邑五都竹湖塘,季衡宗居四都输湖塘,次铭宗居五都长薮湖下塘。自铭公而下又五世至子祥,生四子,次子显泰由沩宁长薮迁湘乡白田”。

这篇记载的均玉公与上述宁乡谱记载相同,而且对均玉公的世系记载得更为明确,其后代三子都居住在宁邑(宁乡)。

2)亮公—均玉公的世系

在上述湘乡易氏谱中已经说明均玉公为亮公-欢公之后。而在易氏族谱记载有多位亮公,单说生四子欢、邦、述、达(逵)的至少就有三位,学者易兵先生曾经做过考证(见易兵《常亮公、亮公史考》[20]),笔者引用他的考证结论:

易亮,江西泰和人,生于后梁乾化四年(公元914年,五代十国时期),卒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江西通谱也认定该亮公,生于914年,生子四,欢,邦,述,达。

上述湘乡易氏谱记载常亮公生四子,长子欢仍归长沙,居宁邑沩上立派,而长、衡、岳、宝,皆祖沩源(下有注明)。很明确,湖南宁乡始祖为亮公长子欢公,根据这些记载,可列出亮——均玉公世系如下:

(1世)914—959年

(2世)亮长子 于宋祥符间(1008—1016)由泰和归长沙,仍归长沙,居宁邑沩上立派,而长、衡、岳、宝,皆祖沩源。

注:“长”,指长沙府;“衡”指衡州府(今衡阳市);“岳”指岳州府;“宝”指宝庆府(今邵阳市)。“皆祖沩源”的意思就是这些地方易氏的祖籍都是沩源,沩源即今长沙市宁乡县境内沩水之源,巷子口镇。

四十三郎 欢之孫,迁湘乡,太平、界头、峡山后 皆出焉。

祓  淳熙状元官礼部尚书,封开国侯

9世,祓公之弟)官朝奉大夫

均玉 禎公第五代(注:按宁乡谱为亮公第13代)

振宗 均玉长子,居宁邑五都竹湖塘;

衡宗 均玉季子,居四都输湖塘;

铭宗 均玉次子,居五都长薮湖下塘。自铭公而下又五世至子祥,生四子,次子显泰由沩宁长薮迁湘乡白田。

    又有谱记:

均玉 定祥次子。字如珍,行庚二,殁葬花石瓶后。配文氏,殁葬沩源垅上屏山。说明这位均玉公夫妇葬在宁乡。

根据欢公世系表[26],宁乡均玉公世系为:

世系

1

9

10

11

12

13

14

15

居住地或迁移地

各代先公名称

尚舍

定孙

均彰

克己

后裔迁益阳

后裔迁益阳、新化

均玉

振宗

后裔居宁乡竹湖塘

铭宗

宁乡

衡宗

宁乡

宁乡

宁乡

均俊

克复

宁乡

均寿

克刚

宁乡

宁乡

宁乡

宁乡

均泽

克彦

宁乡

克敬

益阳

湘乡

宁乡

后裔迁湖北、湖南湘乡

由此表可知这位宁乡均玉公为亮公第13代。

3) 宁乡“均玉”的在世年代

均玉公的在世年代,谱无记,但据宁乡易氏九修族谱《同治戊辰序》[21]记载:“均辅公而上溯之距迁宁始祖欢公十三派矣(笔者注,应为亮公13)。……均辅当元明之际,携家避难,遗失谱帙(zhi)”。这里很明确,均辅公为元朝人,元末明初逃避战乱而迁徙。现宁乡易氏多为均辅公后裔。均玉公为均辅公的同族堂弟,出生年代应该晚不了很多,也应是元代生人。这与宜都鈞玉公的年代相符的。另外,这位均玉公是宁乡人,符合宜都鈞玉公祖籍宁乡的说法。是否能就此得出结论:宜都均玉公就是这位宁乡的均玉公呢?

4)两位“均玉公”为同一人的疑问

宁乡谱记的均玉公、包括他的三位儿子及其孙子都居住在宁乡,没有他们迁出宁乡的记载,而且均玉公后裔至今还生活在宁乡本土(主要为禎公之后)

上面已经提到到,宁乡均玉公夫妇葬在宁乡,最近得到宁乡易凤葵先生(禎公之后)的确认,均玉公的坟就在宁乡巷子口镇(但现在不存在了)。当然迁宜都的鈞玉公是有可能在去世后葬回老家的,这样的情况,在家谱记载里也是有许多的,但鉴于上面对鈞玉公迁移背景的分析,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至于表中记载有“均玉”公的兄弟“均泽”公最小的孙子“易镇”公“后裔迁湖北”的记载,但年代上恐怕是在明朝之中了,与宜都鈞玉公迁移时间不符。但是否有可能“镇”公之后,续迁来宜都投亲呢?

因此,为确定宜都鈞玉公是不是这位宁乡均玉公,还需要查阅宁乡易氏族谱,尤其是宁乡禎公房的族谱,是否能发现什么线索。

2. 湖北监利易氏谱记载的“均玉”公

查监利易氏族谱[9]世系图(以亮公为一世祖),湖北监利易氏始迁祖为小六郎,为亮公第9世,其孫应诚公有五子:寿兴、兴二(失传)、兴三、兴四、兴五。亮公第16代(明代)为 “均”(钧)字辈

长房寿兴公(亮公第12代)后第五代有:

均容、均善、均魁、均伦、均纪;

兴三公后第五代有:均修、均玉、均龙、均凤;

兴五公后第五代有:均纯、均纬。

上述监利易氏谱里既记有“均玉公”,也记有“均容公”,完全符合澧阳易氏三修谱《湘乡浏阳演派图》的记载。究竟监利的均玉公是不是宜都的均玉公呢?还要看他们在世的年代是否相符。遗憾的是在监利谱里没有记载均玉、均容公的生卒年代,但有两位先公的年龄可作参考:

华容始迁祖寿兴公,元至元庚寅1290年生,1312年由监利迁湖南华容东山镇三郎堰。而寿兴公后五代才有“均”字辈,那么至少是在他出生(1290年)一百年以后,即1390年才会出生,也就是明代洪永时代的人了,而宜都均玉公是元代出生的人,看来监利的均玉公比宜都均玉公至少晚一百年,所以他们不可能为同时代人。

以下综合比较两位均玉公的生世、迁移情况。

宜都、监利“均玉”公比较表:

比较项目

宜都均玉公

监利均玉公

1

谱、图*记名称

名称均玉、均容相符

2

迁移地点

均玉迁宜都;均容迁监利,相符

3

代(以亮公为1世)

亮公第13

亮公第16

4

生世年代

元末—明初

明代

5

迁移年代

明初迁宜都

南宋已迁监利

注:*  谱:指监利、宜都族谱;图:指世系演派图

比较结果:监利谱所记“均玉”公与宜都“均玉”公不是同一人。

3.《湘阴营田易氏谱》等谱记载的均玉公

此谱[22]也记载有一位“均玉”公,与上述湖北监利谱类似,按辈分应是亮公第十六代,明朝人,且记录在易重公支下,显然不是宜都的鈞玉公。另外还有其它易氏谱记有类似的记载,此处也就不多费文字了。

4.结论

  由上述三位“均玉”公的分析,只有宁乡均玉公最为接近宜都鈞玉公,但尚需进一步的、更为确切的考证。

鉴于宜都鈞玉公的迁移景况,笔者认为,鈞玉公很可能迁移到宜都改名,按名称来寻找他的祖籍源流和上序,恐怕会无结果。

.本支为欢公—四十三郎—麟公之后说分析

按照上述《湘乡浏阳演派图》[8]1758年的记载,心坚公(鈞玉公)应属欢公—四十三郎—麒、麟公之后。由于麒公后迁浏阳,与迁湖北宜都路径不同,因此,迁宜都的鈞玉公只有可能是麟公之后。麟公之后迁湘乡,有可能是元末明初湘乡农民起义领袖易华之子,以下进行分析。

1.明初湘乡的社会形势

元末明初湖南湘乡,爆发了以易华(1294-1377年)为首的农民起义。明初,易华归附明朝,封为湖广参政,后因有人告密,说湘阴易华曾经为元末起义军陈友谅提供过支持,朱元璋就对湘阴地带苛以重税。易华为民请愿,带领百姓抵制,明朝廷对湘乡义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使湘乡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残酷杀戮。湘乡一地经此劫难,“千村血洗,万灶烟寒”,百姓相率逃亡,十室九空,遍地焦土。易华起义的事迹许多史籍都有详细记载[23][24],当地百姓为纪念易华,建有易华庙,今易氏后人建有“易华公纪念堂”,每年举行公祭。

2.宜都鈞玉公由湖南湘乡避居宜都的可能性分析

(1)易华公是宁乡易氏欢公之后,是炎正公(宋延祜庚申进士、宁乡县丞、湘乡易氏开派之祖)的曾孙。他有七个儿子(可能包括他的堂侄),都曾随他起义,朱元璋大兵压境时,曾逃至江西袁州,改姓何,时局平稳之后,曾潜回湘乡,复姓易。鈞玉公有可能为易华公之子(或孙),逃出湘乡避居它地,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1)符合1759年澧阳易氏三修谱《浏阳湘乡演派图》[8]“麟公”之后“心坚公迁宜都”的记载。易华公是欢公—四十三郎——麟公——炎正公之后;

(2)谱记[11]易华公为亮公第十二代,其子为“添”字辈,为亮公第十三代,与宁乡“均”字辈同代。有关元末明初易华起义的史籍记载,易华有七个儿子(参加起义),但现族谱记载只有四个儿子:添袏、添祐、添福、添衽,有可能迁往它地的没有记载入谱。

(3)鈞玉公如是因反抗明朝起义失败,逃到湖北宜都的话,在明朝是绝对不能暴露自己身份的,自然也是不能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迁出地点的,只能笼统地说祖籍湖南宁乡了。所以也不能回祖籍地认祖归宗,为兄长送葬了。这是与鈞玉公谱记迁移背景相符合的。

3. 亮公——华公的世系

笔者根据文鹏先生的亮公世系表[25][26](根据湖南浏阳、宁乡等易氏谱制定),列出亮公——华公的世系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居住地及迁移

四十三郎

迁湘乡

晚郎

由麒公过继

天佑

炎正

朝选

添袏

湘乡后托

添祐

湘乡大平

添福

衡阳萱州

添衽

湘乡金涵溪

朝命

顺松

宗宦

因起义失败迁袁州萍乡东路寄姓何。后仍返湘乡复姓易

湘乡太平

民仲

湘乡后托

顺柏

民叟

湘乡界头

顺辅

文端

湘乡峡上

虽然,在这张世系表里,没有查到“鈞玉”公的名字,因此宜都鈞玉公是不是从湘乡迁出的,尚不能定论。但根据当时迁移(逃出)的背景,鈞玉公迁出后必然是会改名的,因此不会在湘乡谱里找到他的名字,也是正常的。

.鈞玉公为宁乡易祓公之后考

在本文编写过程中,笔者在易文鹏先生根据民国三十八年六修《浏阳易氏族谱》所编的《易氏通谱亮公世系图》[27]里发现有“均祥迁四川巫山”的记载,立刻引起了笔者的重视。

1. 祓公——均祥 迁四川巫山

之所以引起笔者注意的是,虽是“均祥公迁四川巫山”,但有如下几项与“鈞玉公迁宜都”相符或相近:

1)这条信息表明:欢公之后,有从宁乡迁巫山的均祥公支系。而宜都支系瀛登公于1690年所编修的、本支最早族谱记载:本支“相传由西川分迁宜土”,这里所说的 “西川”,可能就是指现重庆巫山县(以前为四川省所辖)。“相传”往往是老人代代口传下来的,有一定可信性。估计鈞玉公家族离开湖南,在巫山居住了一段时间,才迁到宜都地区的。

2)这条记载符合宜都鈞玉公迁自湖南宁乡、祖籍宁乡的记载。

3)“鈞玉”与“均祥”名字不同,有如下可能:

可能为同一人,也许是在迁移过程中因某种原因改名的;或者因年久口传(从明初迁移到清康熙年间修谱,时隔三百多年)而改变。

或者,鈞玉公与均祥公是同代的族兄弟,一同迁往四川巫山。巫山有大宁盐厂,迁巫山一般与盐的贩运有关。

4)现在巫山有本支系宗亲支系居住,是从长阳迁过去的,可能在在鈞玉公迁宜都后,在巫山还留有族人(族谱记载鈞玉公是有兄弟的),所以又有迁长阳后返迁巫山的,这在民间迁移史上是很常见的。

5)除巫溪宜都鈞玉公支系外,在重庆巫溪易溪、巫山大昌,还有乾隆年间自湘乡迁入的易昌雋支系,这三支系都是祖籍宁乡的欢公之后。虽然迁移年代不同,但是否有某种潜在的关联因素呢?

综述以上分析,均祥公与鈞玉公字辈相同,在迁移时间、迁移地点和路线上基本相符,很值得作进一步的考查研究。

2.均祥的公世系

按文献[27]有记载:几先—祓—霦—棣—叔敖—均祥  迁四川巫山。

考其亮公——均祥公的世系如下表所示(世系以亮公为1世):

亮公—祓—均祥公世系表:

世系

1

2

3

4

5

6

7

8

9

亮公后各代名称

元晖

几先

世系

9

10

11

12

13

14

居住地或迁移地

祓公之后各代名称




祓公居宁乡沩上楫公迁宝庆

庆德




宝庆(邵阳)

诚德




宝庆

叔敖

均祥


四川巫山

叔恭

均瑞


城步朱家山

叔仁

均才


江西萍乡麻山镇.桐田

叔高

均举

宗七

安化归化

注:此图摘自《易氏通谱亮公世系图》 (易文鹏根据民国三十八年六修《浏阳易氏族谱》编制,2007-05-14修改稿)[27]。笔者又根据《2005年宁乡《易氏均辅支谱》(十修谱)首卷》[28]校对了亮公——几先公的世系。

. “钧玉公为南一公之后”说考辩

1. “均玉公为南一公之后”的谱记

1936年《陆城易氏族谱》卷二 第六页《始祖鈞玉公传》里开头就有“公讳鈞玉,字心坚。元时人,南一公之后裔,吾家始祖也。”这个记载很明确,鈞玉公为南一公之后。那么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在易氏家族里有多位南一公,到底此处指的是哪位南一公呢?

1)湘西赓公支系的南一公

第一位就是湖南湘西易氏赓公支系的南一公。赓系谱记:南一  字离明。元至正甲申(1344年)恩举,后入翰林。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南昌丰城迁湘西永定,洪武年间又由永定迁石门五都白洋湖。南一公长孙易英,原名贵哲,字以和,元代生人,1419年殁,享年约九十余岁。正史、地方志《礼部侍郎易英传》[29]有记载。

另族谱及常德府志[30]有记:南一公的另一位孙子可宗公 “从明太祖率师亲征至鄱阳湖,徐达诸将击败其前军,公从上横截其归路得捷,封武略将军,命镇常德,世袭指挥……”。这就说明南一公的一位孙子参与了1363年对陈友谅的鄱阳湖战争,并立有战功,后代世袭指挥(常桃汉易氏族谱[31]记载曾有十二代人十四位后人世袭指挥佥事)。

以上都说明南一公的儿子、孙子都出生于元朝1350年代以前,任文武官职于明初。说宜都均玉公为这位南一公之后,在年代上也是相符的。

2)江西吉安南一公

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南林村也有一位南一公,南宋人。他是文天祥的启蒙老师,1256年师生同榜进士[32]。说宜都鈞玉公是这位南一公之后裔,从年代上讲,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笔者尚未查到现吉水易氏老谱,不知能否查到有关鈞玉(心坚)公的记载,这是有待于考证查实的工作。

当然,在其他易氏族谱里也可查到名为南一的先公,但都不在元末明初,笔者也就不一一叙述了。

3)对“南一公之后裔”说的疑问

然而,笔者通过对宜都易氏族谱的全面查阅,对1936年陆城谱序言里的“南一公之后裔”这一说法,有很大疑问。因为在1936年以前的族谱里,一直没有看到“鈞玉公传”,只是在1936年谱里撰写有《均玉公传》,也就是说《鈞玉公传》是子才公1936年才撰写的。“南一公之后裔”仅此一句,谱内无其它任何佐证或说明。所以此说还是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的。

4)“南一公之后裔”说的来源分析

1936年子才先生在“鈞玉公传”里,之所以写上这句话,可能还是受到松滋易氏族谱的影响,确定鈞玉公(心坚)为宜都易氏始迁祖为心坚公,就是从松滋谱记载而来。而松滋易氏为湘西南一公之后。历史上宜都、松滋易氏居住地交叉,来往密切,且互有与当地合谱的现象,各自族谱互有记载,甚至于有传说,宜都和松滋易氏是同一支,钧玉公是皮氏婆婆(南一公母亲)送来宜都的。2009年长阳龙潭坪谱[5]也说: “易心坚后辈继而又在松滋建立祠堂……”。因此笔者推断子才公这样写可能只是根据家族内的传说或直觉,缺乏证据,所以只写了这么几个字,没有更多的文字可写。

5)分析结论

无论哪位南一公,都不属亮—欢公支系,祖籍也都不在宁乡,如果说是南一公之后,这是与宜都各谱认定祖籍为湖南宁乡不符的。

因此鈞玉公“为南一公之后裔”一说不成立。

. 结语

本文写作已有月余,至此总算告于段落。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宜都鈞玉公祖籍湖南宁乡;

2.鈞玉公的上续世系,有如下三种可能性:

1)宜都鈞玉公为湘乡易华公之后,因明朝追杀而避居宜都;

2)宜都鈞玉公与宁乡均玉公是同一人,为亮公第9世禎公之后;

3)宜都鈞玉公就是易祓公之后的易祥公,或者鈞玉公是易祥公的堂兄弟之一(如第1)条所述),即1)、3)合一,先迁往四川巫山,后转迁宜都。

   这三种可能性之中,以第三种可能性为最大。

无论哪种,都不太可能准确地确定鈞玉公上续世系。无论哪种,都还需要做进一步考查,方可下结论。

3.对今后的考查工作的建议

1)查阅宁乡易氏族谱,能否发现有关迁移四川或湖北的线索;

2)查阅湘乡等湖南族谱,对“心坚公迁宜都”记载的来源进行考证;

3)进一步搜集有关宜都鈞玉公的墓碑及相关资料和传说。

   本文只是宜都枝江易氏支系祖源世系考证的起步工作,限于笔者水平及相关族谱、史料的匮乏,仅仅只是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推论,尚需进一步考证落实。仅以此文献给宜都枝江易氏家族,作为祖源考证的参考,错漏及不妥之处,请宗亲指正。

参考文献:

[1]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陆城易氏族谱》易进科(子才)主编。

[2]  1878年《长阳易氏族谱》先道、先达领修。

[3] 《陆城易氏家谱序》康熙庚午(1690年)易瀛登撰。

[4] 《世谱小引》康熙庚午(1690年)易瀛登撰。

[5]  2009年长阳龙潭湾易氏谱(现代编辑的支系谱)。

[6]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松滋易氏族谱》《易氏谱序》(易正传撰)

[7]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湖南赓系《澧阳三修谱》(手稿)

[8]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湖南赓系《澧阳三修谱》(刻印版)

[9]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监利易氏谱》。

[10] 易发德《澧阳易氏三修谱版本辩识》湖北宜昌2016年12月30日

[11] 清雍正甲辰年(1724)《湘乡易氏族谱》易宗涒主修。

[12]  明史 张廷玉 志第五十三  食货一○户口  田制屯田  庄田

[13]  修谱专家《从家谱中看明初移民》2012-11-18

[14]  刘安澍《“好男不当兵”的根源之一:军户制度》

[15]  1937年松滋《螺溪梅氏家乘》

[16] 《明清时的裴姓分布》中华裴氏网2007-02-08

[17]  彭鲁:《湖北惟一的蒙古族村》

[18]  同治六年(1867)松滋易氏族谱

[19]《宁乡易氏十修族谱序》(民国18年己巳/公元1929年,均泽房三十派嗣孙达鲤、厚伦、册名、炳坤氏敬撰)

[20] 易兵《常亮公、亮公史考》

[21] 同治戊辰1868年《宁乡易氏九修族谱》《序》

[22] 民国丙子1938年《湘阴营田易氏谱》

[23]《湘乡农民起义领袖易华》《档案时空》2007年11期 -26-28页

[24] 《从易华的典型个体略叙湖南人精神》易新农2017年3期总109

[25] 易文鹏:《浏阳谱常亮公衍派表》(根据民国三十八年六修<浏阳易氏族谱>编制) (2003.09.30初稿)

[26] 易文鹏:《浏阳谱常亮公衍派表》根据民国三十八年六修《浏阳易氏族谱》编制 (20050514) 。

[27] 易文鹏:《易氏通谱亮公世系图》20070514(根据宁乡、浏阳、湘乡等譜制定)。

[28] 《2005年宁乡《易氏均辅支谱》(十修谱)首卷》

[29]  同治石门县志《礼部侍郎易英传》及《浙江名宦志》易英

[30]  明嘉靖十六年《常德府志》

[31] 《常桃汉易氏谱》1937年

[32]  易兵《吉安易姓》2007年5月31日《井冈山报》副刊发表。

宜昌三峡集团 教授级高工

宜都枝江易氏修谱委员会顾问 易发德

    二O一八年七月九日 于宜昌西坝宅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