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能大师:刘奎龄绘画欣赏

 KobeChao 2019-12-21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全能画家”,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

刘奎龄堪称自学成材的全能画家。4岁就开始仿描剪纸动物和花卉。7岁入私塾,接受了几年私塾教育后,刘奎龄进入青年会普通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不久又转入天津民立的第一小学读书。10岁时,刘奎龄开始描绘昆虫和家禽。1904年,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与张伯苓创办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刘奎龄曾进入敬业中学首届班学习。后辍学在家,从此开始自学绘画,并逐渐走上以卖画为生职业画家的道路。
他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欣赏,他的人品值得我们去赞扬。刘老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绘画艺术上。辍学在家,致力学画,独辟蹊径,无师亦可自通。一辈子在自己的小院,未曾走出国门,也未曾受过专业的美术培养,却能够将西方美术文化渗透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国画中。他,反复探索,将西方水彩画的“湿画法”与传统中国画的“没骨点染”相结合,首创能准确表现动物皮毛的“湿地丝毛”技法,作品生动逼真,令人耳目一新。
他也曾受到过反对和嘲笑。那个年代,画家尊崇传统写意式的“四王”或“二石”式的山水,亦或八大、八怪式的花乌呜世,显少有人如他一样;画造型严谨的飞禽走兽,并且借鉴西洋画法。而事实也证明,他是成功的,不固守传统,推陈出新。
他的画造型生动准确,对动物的习性神态的观察,精致入微。最难得的是,刘奎龄画中有一股清气和新气。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够有“清气”,他源自自身的修养和 天赋。他赋予了画'活力”、“生动”、“情致”欣赏他的画,不觉呆板,无趣粗俗。他的作品早已走向世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珍视。鸿爪久驻,画魂不朽。
作为画家,他是低调的。1950年初秋中国艺术品赴苏展览,徐悲鸿参与了这次活动的评选工作,在送展的作品中见到了刘奎龄的《上林春色图》,大为惊叹,称赞不已,后悔相识太晚,并自责地说“我怎么连这么一位画家都不知道!”

刘奎龄 眉寿图 设色绢本 镜心 1944年作

△上林春色图52x121厘米绢本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刘奎龄《花禽十二条屏》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