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册亨安龙易氏源流考 易发德

 易歌图书馆 2019-12-21

湖北宜昌 易发德

2018731

分布于贵州册亨、安龙两县的易氏家族(下简称“册安易氏”)约有四百人(经修谱已统计的),根据他们使用的字辈和2015年新修的谱记、碑记等,他们是湘西易赓公的后裔,是“鸿”字辈先公(鸿泽公)从湖南石门白洋湖、佘市桥一带迁往贵州的。由于他们迁贵州二百多年,失去与祖籍地联系,所以他们在2015年编修的族谱[1]时,没有老谱,许多信息是根据先祖口传记录下来的,因而在《宗族源流》(详见附录1)的记叙和使用的字辈中存在一些同音错别字、世代差异或误传,以下根据湖南《澧阳易氏三修谱》[2]、《澧阳易氏四修谱》[3]《石门易氏五修谱》[4]历代族谱以及石门县志[5]等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考证,以供贵州宗亲参考。

.贵州册亨安龙易氏在湖南的祖居地考

   考证册亨安龙易氏宗亲的源流,首先是要弄清该支的迁出地,他们搜集了有许多传说记录、考查了碑文,以下笔者将根据这些信息一一进行分析和查证。

1.贵州册安易氏关于湖南石门迁出地的原始记录

以下资料摘自贵州册安易氏谱[1]

资料一  册亨易吉亮提供的手抄资料

湖南省澧州石门县小地名下保第五都小山甲。皮氏婆婆埋在红(江)板桥头上。

资料二  德卧族中提供的手抄本

湖南北陽府理州石门县境期下堡第五都蛇石桥。

资料三  大湾易吉品提供手抄本

定居礼州石门县下堡第五都小山甲后,皮氏婆婆葬在红板桥大桥头。

资料四:田湾易洪澤公的碑文资料

易洪澤  湖南里州進溪下保主月龙山五渡生长人氏。

资料五:德卧易顯坤(易顯扬)公的碑文资料

原命……系湖南澧州石門县南郷易家桥荷花院生长人氏。

2. 册安易氏原始记录与明清、现代地名对照表

笔者惊奇地发现,对应上述资料里记载的地名,从湖南石门白洋湖(现蒙泉镇)现在地图或石门易氏族谱中,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地名,尽管有些是同音字(口传所变)。现将这些地名对应列表如下:

表1 册安谱与石门谱地名对照表

序号

册安易氏原始记录

石门现在或清代地名

说明

1

湖南里(礼、理)州

澧州

清代雍正八年(1730)以后石门属澧州(直隶州)。

2

进溪(境期)

鏡溪桥村;谱记有“进溪桥”

白洋湖有个“鏡溪桥村”,原是一个小村,现合拼在白洋居委会

3

第五都(渡)小山甲

五都下三甲

明代白洋湖地区为石门五都(上、下三甲)。

4

蛇石桥

佘市桥镇

今属临澧县,离白洋湖约六公里

5

石門县南郷

石门南乡

白洋湖地区在石门南部俗称南乡。

6

易家桥

易家桥村

名称仍使用至今,现在白洋湖重修易氏祠堂的地方。

7

荷花垸

荷花堰村。

现临澧县佘市桥镇南边附近,与易家桥村临近。

8

北陽府

白洋湖

同音

3.贵州册安易氏湖南祖居地考证

由上面的比较结果可知,大多数地名是对应相同或相近的,因此可以断定:

贵州册安易氏宗亲的湖南祖居地,在现石门县蒙泉镇白洋湖乡的鏡溪桥、易家桥以及相邻的临澧县佘市桥镇一带,明代属石门五都下三甲。

至于“月龙山”、“下堡”个别名称,笔者目前尚未能细查,但不影响到上述判断结果。

 在册安易氏资料里,小地名虽有不同,如“进溪(鏡溪桥)”、“易家桥”、“蛇石桥(佘市桥)”,但都相距不远,可能是迁移至

贵州的可能不止一户,故祖居地不在同一村,而是相邻的村镇(详见图1)。

图1 贵州册安易氏湖南祖居地地图

从白洋湖镇西边“鏡溪桥村”到“佘市桥”镇南的“荷花堰村”,直线距离仅为6公里。现有一条省道S306(县道J15)连通这里。今年7月15日,赓公支系联谊会议就在这里召开,贵州册亨、安龙代表8人出席这次会议,见证了这些祖籍地名。

. 贵州册安易氏石门先祖支系考

在上面确定了贵州册亨安龙宗亲在石门的祖居地后,为了确定他们与祖居地的世系连接,首先就是要考证在祖居地他们属于哪一支系,然后才有可能查找到对应的世系关系。

1. 赓公—弥亮公房居石门五都三甲

从上面所示地图可以看见,这一带古代称为“石门南乡五都三甲”。这是明代地名,据“石门县志”[5]等史料[6]记载,这一带是明朝政府安置军户军屯的地区,多为江西随军移民。赓公原配夫人皮氏婆婆的老屋和坟墓都在这条道路的两边,这里正是十万赓公后人的祖居地。

2015年10月4日,笔者和澧县的继刚先生曾走访了皮氏婆婆老屋,至今还是三户弥亮公后代居住,详见笔者的《皮氏婆婆老屋访问记》[7]。附近也还有许多弥亮公后人居住,他们默默地守护着“皮氏婆婆墓”。根据历代族谱记载,五都三甲都是弥亮公支系居住区。而且族谱还记载:弥亮公后两支:廷禎支住上三甲;廷春支住下三甲,贵州册安宗亲祖居地处于下三甲区,由此可推断,他们应是弥亮—廷春分支

2. 从贵州宗亲所记的“字辈”考证

在册安易氏谱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二老繁衍的后辈有:“应”字辈有易应达、易应端、易应发、易应科等先人,至“士”字辈有易世义、易世近、易世贵、易世章、易世德等先人,至“臣”字辈有易臣照,至“鸿”字辈有易洪礼、易洪清、易洪元、易洪贵、易洪章、易洪武、易洪泽等人”。虽然这些名字不一定在石门谱里都能找到,但是这段话表明了他们先祖的上序字辈,为找到他们在石门所属的支系提供了线索:

1)他们的先公们使用的字辈是:“槡、应、士/世、臣、洪”。与湖南赓公支系大宗字辈的第13——17代(以赓公为一世)“尚、应、年、承、鸿”相对应。

2)根据石门易氏使用的字辈来确定贵州宗亲的世系

本来在赓公支系的历史上,第5—12代各房(以第三代“弥”字辈分房)没有统一的字辈,从第13代尚阳公首次修谱,制定统一的字辈(见后面叙述)后,才开始逐渐统一,但是直到第17代“鸿”字辈才基本统一。所以在第“13—17代”,各房字辈还是不一致的。现将册安支系与弥亮公8支“胜”字辈分支的字辈对应列表如下:

表2 册安与石门易氏13-17世字辈对照表

世系

13

14

15

16

17

赓系澧州大宗派

鸿

贵州册安易氏支系

士/世

弥亮房胜南等8支

大/臣

应/登/孔

鸿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他们的字辈与弥亮公支系的8支“胜”字分支十分相近,且这支族人居住地为石门南乡五都下三甲。再次确认了册安易氏宗亲为弥亮公之后的结论。

.贵州册安易氏与湖南石门易氏世系的连接

1. 湖南族谱与册安族谱所记先公名称的对应

笔者查阅了整个湖南澧阳、石门赓系的三至六修族谱(电子版),终于在四修、五修谱里“弥亮房”里查到:      

    13世 14世 15世  16世 17世

謨臣—应瑞—士义—承詔(其后无记)

             —士禄—承谦—鸿泽 (其后无记)        

                         —鸿济 后世迁湖北恩施巴东

                         —鸿洛

在这里查到几位与贵州册安易氏谱所记的先公名(同音字),现列出对应表如下:

   表3 册安与石门谱记先公名对照表

序号

贵州册安易氏谱记

湖南石门易氏谱记

说明

1

应端

应瑞

字形相近

2

世义

士义

同音字

3

臣照

承詔

同音字

4

洪泽

鸿泽

同音字

这里尚需说明的是1915年石门五修谱第五卷第五卷下S5J5B P30与P31面关于迁恩施巴东的记载不一致,P30面记“鸿济”公迁巴东,而P31面为“补记”(主要补记迁巴东的后世),将迁巴东的“鸿济”公误记为“鸿泽”公了。

虽然没能在石门、澧县族谱同一支系里找到册安谱里所记的全部先公名(在不同分支里可找到更多),但是在弥亮—应瑞支系里,每一代里都找到了一位同名(或同音名),因此这种符合率是比较高的。笔者根据湖南各谱绘出了一张世系表(详见附录2)。表中黄色框对应册亨谱记的先公名。石门五都下三甲《弥亮—胜鑾—应瑞支系》先公生平记载见附录3。

2. 石门谱里的“鸿泽公”与册安谱里的“洪泽公”

究竟迁贵州的“洪泽”公属于哪个支系呢?从“应瑞—士义—承詔”世系线看来似乎都在石门谱里找到了对应名字,“洪泽”公有没有可能是“承詔”公之后呢?然石门谱无记。但是贵州册2015年谱里有“承詔子六:洪礼、洪清、洪元、洪贵、洪章、洪训”的记载。这六子里并没有“洪泽”公,因此“洪泽”公不属于“应瑞—士义—承詔”分支,只可能是石门谱里的“鸿泽”公,他应是“士禄—承谦—鸿泽”分支。“鸿泽公”之后在石门谱里无记,但在贵州册安谱里有详细记录,当今册安易氏都是洪泽公之后。然而在册安谱里也没有“洪泽公”上序的连接。所以石门五修谱里的“鸿泽”公就是册安谱里的“洪泽”公,是合乎情理的。

3. 册安易氏与石门易氏世系的连接

在上述对贵州册安易氏在湖南石门的祖居地、所属支系等一系列考证之后,笔者根据湖南石门谱中相关的记载,列出贵州册安易氏始迁祖鸿泽公支系的世系如下:

赓公—南一—弥亮—贵祐—文才—廷春—憲—仲经—胜鑾—伏闈—元魁—謨臣—应瑞—士禄—承谦—鸿泽(接册亨谱记载)。

“洪泽”公在册安谱里也没有世系上序,但册亨、安龙易氏确认为始迁祖,并有坟墓、墓碑存在,“洪泽”公之后的世系详见贵州册安2015年易氏族谱。

4. 关于迁贵州的其他先公的推测

贵州册安易氏现在后人还能记忆这么多的先公名(4位“应”字辈、5位“士”字辈、6位“鸿”字辈),但这些先公不一定都迁到贵州来了。可能当初从石门迁贵州时带有族谱(估计为澧阳三修谱,1759年编修,基本记录到“鸿”字辈)。从前,很多家族都保持有读谱、背谱的习惯。后来虽然族谱失毁,但经口传背诵,还记得这么多位,自然记录下来有的就有许多名字就是同音字了,所以在湖南谱里就不可能全部找到了。

. 迁贵州册亨安龙的年代考

1. 按照石门易氏五修谱记载推测

上面已经确认,迁贵州的“洪泽”公就是石门五修谱里所记的“鸿泽”公。按石门谱记,“鸿泽”公的父亲“承谦”公生于雍正辛亥(1731年),妣谢氏,生于雍正乙卯(1735年),子三:鸿泽、鸿济、鸿洛。那么鸿泽公迁贵州,应该是成年之后(30岁上下,其母亲应是50岁上下),那么迁贵州应是1785年前后了。

2.由“显坤”公碑记推测迁移年代

根据贵州《德卧易顯坤(易顯扬)的碑文》记载:易顕坤(原名易顯扬),原命癸卯年二月十五申时,系湖南澧州石門县南郷易家桥荷花院生长人氏,葬于德卧。显坤公是洪泽公长子,生于湖南,葬于贵州的,所以可以断定,迁贵州是在他出生之后。碑记他生于癸卯年,因未标皇号,不好确定他的出生年代,但按照他祖父“承谦”公出生于雍正辛亥年,那么显坤公应是乾隆癸卯(1783年)出生。所以可以确定:鸿泽公迁贵州在1783年之后不久。

3.按照鸿泽公之弟“鸿济”公迁恩施巴东的年代推断

弥亮公之后有八支“鸿”字辈迁湖北恩施巴东,其中就有“鸿泽”公的弟弟“鸿济”公。迁移年代大约在1760—1790年期间(详见笔者的《易赓支系迁巴东世系考》201577日)[8]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鸿泽”公迁贵州的年代应在1785年前后的推断,是合理的。

. 贵州册安易氏与湖南石门易氏字辈对照表

   现将贵州册亨安龙易氏的字辈与湖南赓公支系大宗派(澧水宗派)排列如下,供册亨、安龙易氏支系以后校正使用。

表4 册亨安龙易氏与湖南石门字辈对比表

代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澧州

鸿

册亨

代数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澧州

册亨

寿

注:上表中代数以赓公为一世祖。至于第40代以后,尚有续订字辈,目前未使用,今后按赓公支系族谱规定使用即可。

. 关于“江西起祖”

在贵州册安族谱《宗族源流》中,谱记“江西起籍的起祖公为易桑楷(易耿)”,这里可能因年久口传有误,按该谱记载,“槡楷”公是“应”字辈上辈,可能是“尚楷”公的谐音,“易耿”应是“易赓”公。尚楷公应是赓公第13代,不是赓公,在赓公支系里,第13代“尚”字辈,应是明末崇祯到清初康熙年代的人了,不可能是元末明初的赓公,也不是江西的起祖了。这可能是他们迁出后,与老家失去了联系,年久将赓公和尚楷公混淆了。历代谱记赓公支系从江西迁湖南的始迁祖是赓公,原配夫人皮氏,继配谢氏。

这里还需说明的是,册安宗亲传记槡楷公生五男,是“应瑞”公的父亲。而按石门谱记载,应瑞公父亲为“謨臣”公,显然与名字“槡楷(皆)”大不相同,这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不过关于“槡楷”公的传说,误差也是太大了,所以也是很难考证清楚的。

. 关于 “赓公起籍于江西宁江府”

在贵州册安易氏族谱《宗族源流》中记有:赓公“起籍于江西宁江府,迁移来到湖南省澧(理、礼)州石门县小地名第五都(渡)石蛇桥、红板桥、南乡易家桥等地居住。”这里提到赓公起籍于江西宁江府,是一条研究赓公祖籍的重要信息。这条记录,可能是根据册安宗亲祖传记录下来的。无独有偶,贵州罗甸、平塘易氏谱(清同治十一年、光绪五年手抄本)也有赓公祖籍为“宁江”或“林江”的记载,经笔者考证,“宁江”或“林江”应是江西的“临江”府的谐音,即现在的江西宜春市樟树市(明清时为临江府,现还有临江镇)。而所有赓公支系历代族谱都记赓公祖籍江西丰城,唯独迁贵州的家人有“祖籍江西临江府”的记载,这是很有独特意义的。

从迁贵州家人都有这条相同(似)的记录,也许可以看出,贵州册亨、安龙,和迁罗甸、平塘家人,他们从湖南石门迁出的年代和地点相同或者相近,所以对赓公江西祖籍临江,才有可能有相同的记忆和传说。如今在张家界大山里也发现了一些手抄谱,记录着赓系族谱没有上谱的一些信息,笔者认为,这也许是赓公支系最为原始的历史记录,也是极其珍贵和需要认真研究的。

至于赓公江西祖籍究竟是“丰城”还是“临江”,笔者经过多年的考证(目前仍在进行),也许祖籍“临江”更为真实,迄后将有专题《湘西易氏赓公支系江西祖籍地考》一文发表,此处不展开叙述。

后语

本文历经多日,到此告一段落。限于资料不足及笔者史考水平,本文仅供本家宗亲参考,如有漏错,欢迎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笔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2015年《贵州册亨安龙易氏族谱》。

[2] 1759年《澧阳易氏三修谱》。

[3] 1852年《澧阳易氏四修谱》。

[4] 1915年《石门易氏五修谱》。

[5] 清同治七年1868年《石门县志》。

[6] 覃红利《湖南省石门县地名研究》。

[7] 易发德 易继刚《皮氏婆婆老屋访问记》2015年10月4日。

[8] 易发德《易赓支系迁巴东世系考》2015年7月7日。

附录1  2015年贵州册亨安龙易氏谱《宗族源流》

附录2 贵州册亨安龙易氏世系考查图

附录3 石门五都下三甲廷春-胜鑾-应瑞先公记载

湖北宜昌 赓公第23代孙 三峡集团 教授级高工 易发德

2018年7月31日 于西坝宅中


附录1 2015年贵州册亨安龙易氏谱《宗族源流》

我易氏一族,属江西太原堂派系,起籍于江西宁江府,迁移来到湖南省澧(理、礼)州石门县小地名第五都(渡)石蛇桥、红板桥、南乡易家桥等地居住。在乾隆末期或嘉庆初年期间,先祖易洪澤及廖氏举家从湖南迁到贵州镜内,先在贞丰者相牛场居住,后迁到马鞭田坡槡菜子地红布井(现在安龙县德卧镇境内)居住。后来又迁到贞丰州分驻里苗州(现在册亨县)管属乐烦(洛凡)甲小地名后山深洞子(现在册亨县岩架镇挂榜村马蝗箐)居住,之后辗转到易家洞(现在册亨县庆坪乡秧亚村境内)、庙堡(现在册亨县庆坪乡胡绕村大湾组境内)、田湾(现在册亨县者楼镇秧平村境内)等地居住。再从田湾迁到兴义府西乡里坝寡石灰窑、黄草坝坡岗箐郭家湾等地居住。到兴义府后各房分支再次迁移,长房留在德卧,后辈一直定居德卧。其余各房分别搬回贞丰者相、册亨秧亚、册亨芭蕉坨等地居住。秧亚支系后辈各房分散到者王、秧坝、册亨、双江路吉等地居住;搬到贞丰者相的支系又流转到册亨境内,后辈分散在张家坪、花冗、册亨等地居住;芭蕉坨支系后辈分散到者王、册亨、望谟等地居住。

我族从江西起籍的起祖公为易桑楷(易耿),起祖婆为皮氏老太君。二老繁衍的后辈有:“应”字辈有易应达、易应端、易应发、易应科等先人,至“士”字辈有易世义、易世近、易世贵、易世章、易世德等先人,至“臣”字辈有易臣照,至“鸿”字辈有易洪礼、易洪清、易洪元、易洪贵、易洪章、易洪武、易洪泽等人。以上先祖的后裔脉络除易洪泽外,已无从考证,无法详叙。从现有的老坟碑文和族人提供的文字记载资料考证,易洪泽和廖氏老太君有铭文记载,后裔脉络基本清楚,现我易氏族人均属易洪泽和廖氏老太君二老繁衍的后裔,我族族谱的世系就以易洪泽及廖氏老太君为起始,分房记载。

资料提供:易化相(德卧)、易吉亮、易吉品

资料整理:易化锐

2015年元月18


附录2 贵州册亨安龙易氏世系考查图

湖北宜昌 易发德 20180712

附录3 石门五都下三甲廷春-胜鑾-应瑞先公记载

摘自1852年《澧阳易氏四修谱》第八卷 弥亮公支系

謨臣:元魁三子,字君汉,生于崇祯戊辰(1628年)二月十六戍时,寿七十二,卒于康熙己卯(1699)年。配吳氏,生于崇祯癸亥(天启癸亥1623)十二月二十三日,寿七十四,卒于康熙丙子(1696年)九月二十卯时,同葬杜家湾。子三:应大、应瑞、应试。

应瑞:謨公次子,字元生,业儒。生于顺治乙未(1655年)二月十七日亥时,卒于康熙癸己(1713年)十二月二十九子时。行详隐逸类。配程氏,生于顺治戊戍(1658年)六月初一寅时,卒于康熙戊戍(1718年)二月二十一日己时,同葬杜家湾巽乾向有碑。子七:士仁、义、礼、智、信、爵、禄。

应瑞公传:元生公,讳应瑞,世居石南五都,性淳厚,远名利,雅不与俗伍,读书虽不获青紫澹如也,其居家孝友,课嗣严厉,恬静自適,别有一种风味,人拟之挂冠陶潜云。摘自《1852年澧阳易氏四修谱》首卷《易氏人物》“隐逸”

士义 瑞公次子,字秉正,生于康熙癸亥(1683)年,卒葬杜家湾(同葬兄塋—五修谱记),配周氏。子六:承栋、政、干、芳、用、詔。

承詔 士义公六子,字来賓,配陈氏。

士禄 瑞公七子。字在中,业儒。生于康熙甲申三月初七亥时。行详旧谱方正类。配田氏,生于康熙癸未八月十二子时,卒于乾隆甲子正月初三未时。葬同兄塋,巽乾向有碑。子五:承鳌、瓒、谦、宣、謨。

承谦 士禄公三子,字弦佩,邑庠生,生于雍正辛亥(1731年)五月二十二子时,配谢氏,生于雍正乙卯年(1735年)。子三:鸿泽、济、洛。

鸿泽 谦公长子,配 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