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 | 冬至正当时,补对一天,身体健康一整年

 清风明月斋2 2019-12-22




 2019年12月22日,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小时候每到这一天,母亲都会对我说,冬至一过,太阳就要走回头路了。确实, 冬至,它象征着团圆,也象征着下一个生命循环的开始。我们就在这春去秋来里,迎送一个又一个丰盛的年月。

自古就流传着“冬至大如年”,团圆中国人最温暖的仪式,远方的游子会跋山涉水奔向家的方向,和家人围坐在炉火边热热闹闹吃个“过冬”饭,喝一壶热酒,过一个温暖的夜.......

因为,今天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很重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图片来源于「西西的风景 摄」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依然强盛,万物尚在蜷缩冬眠。但麋鹿的角却改变了生长,深埋于地底的水泉,由于阳气引发,也开始温热流动起来。

? 图片来源于「鄒大仙森 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至,也称冬节。在民间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庆贺冬至的习俗。

北方人冬至吃饺子,因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攒火围炉,从锅中夹起热腾腾的饺子,塞到嘴里,暖意从舌尖沁入到心底里。

全家人一起围坐炉边,叙叙旧,唠唠嗑,这质朴温暖的人情味,就是最深的年节味儿。纵有种种烦闷,此刻都化作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图片来源于「桑桑摄影梦」摄

南方人冬至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白露君的外婆,每年这一天,都会用捣糯米做汤圆,包上各种馅,揉成一颗颗汤圆。一碗甜甜糯糯的汤圆下肚,再喝上一口甜汤,通体温暖。

冬至这一天,回家和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哪怕是一碗饺子汤圆,也算是小小的仪式感。

? 图片来源于「旧食 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

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美好的冬至。

? 图片来源于「狼鹰 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苏州,冬至要喝桂花冬酿酒冬至的夜,围炉而坐,为亲人、为朋友斟上一杯,橙黄透亮的酒中,悬浮当年新采的桂花瓣,清甜甘冽的口感,淡淡的糯米香,小酌一口,人不醉,心却自醉日子,要的就是这份安然舒坦

冬至,这样重要的节气,它预兆着年关将近,不管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苏州人的冬酿酒,每一碗美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盼,叫做团圆。于是,冬至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节日的祝福,而是时至岁末,你已经离开家太久,太久。

? ?图片来源于「宋娘 摄」

今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阳盛阴衰 ”的开始,为一年最大的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

今晚,必须在21:00入睡,保证2个小时后的子时在深度睡眠中度过!

中医理论中,冬至相当于一天中的子时(23:00~1:00),此时阳气初生;若不进入深度睡眠,恐损立命之根的肾阳。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应顺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此时养生当注重于“”,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天气一冷,手脚冰凉就成为很多人的困扰,尤其是女性。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温度本就较低。对付脚凉的最好办法,除了泡脚之外就是按摩脚心:可用左手掌心对应右脚涌泉穴搓揉50~100下,再用右手掌心对应左脚涌泉穴搓揉同样次数。

也可以将身体仰卧躺平,用右足心搓左脚拇指内侧50下,再用左足心搓右脚拇指内侧50下。这套动作早晚抽出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不但可以补肾安神,对预防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冬至过,寒冷的冬天就真正的开始,充分利用阴气的鼎盛,给身体保暖,用食物温润五脏六腑;「这是最好的时机,就像弹弓,拉得越开弹得越远;」异曲同工,补养的越好,阳气藏得越深,春天升发越得力,小病小痛才近不了身。

进补最怕一股脑乱补,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对应体质进行食补,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医家常说:“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

大多数人体质不是单一固定的,均有倾向和兼有。比如白露君是湿热体质为主,伴有一点阴虚和血瘀,进补的主次便了然于心,快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体质 ↓↓↓

1

阴 虚 质

总体特征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经常失眠、头昏眼花

发病倾向容易咳嗽、易便秘、口疮、甲亢

温补清单鸭肉、牛奶、百合、梨、猪肉、鸡蛋、干贝、银耳、枸杞子、桑葚

2

阳 虚 质

总体特征怕寒不温,睡眠较多、精神涣散、面色苍白

发病倾向四肢怕冷、易腹泻、易患风湿类、类风湿

温补清单羊肉、韭菜、桂圆、茴香、鹿茸、大枣、生姜、枸杞、海参、虫草

3

气 虚 质

总体特征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气喘不停,经常出汗不停

发病倾向容易感冒、易患胃下垂、注意力不集中

温补清单山药、人参、牛肉、鲢鱼、葡萄、花生、大枣、鳝鱼、燕窝、南瓜

4

血 瘀 质

总体特征唇色暗紫、肤色晦暗、易脱发、偶有淤青

发病倾向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痛经、颈椎病

温补清单黑豆、三七、桃仁、山楂、黑木耳、竹笋、紫菜、玫瑰花、白萝卜

5

湿 热 质

总体特征面垢油光、多粉刺疮疖、口臭口苦、大便黏滞

发病倾向痤疮、毛囊炎、尿道热淋、妇科疾病

温补清单绿豆、决明子、金银花、黄瓜、莲藕、红小豆、空心菜、小米、丝瓜、芹菜

6

痰 湿 质

总体特征体型肥胖、口黏苔腻、胸闷痰多、容易困倦

发病倾向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冠心病

温补清单薏米、芡实、莲子、红薯、豇豆、山楂、红小豆、冬瓜、扁豆、紫菜

7

气 郁 质

总体特征情绪低沉、多愁善感、健忘、失眠

发病倾向容易失眠、易患抑郁症、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

温补清单白萝卜、兔肉、橘子、山楂、小麦、陈皮、菊花、酸枣仁、西红柿、香附

8

特 禀 质

总体特征经常打喷嚏、皮肤易出红色斑点、一抓就红

发病倾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荨麻疹

温补清单黄芪、白术、木耳、燕麦、猪肉、蜂蜜、金针菇、胡萝卜、甘蓝、柠檬

9

平 和 质

平和质是最健康的体质,放开胆儿、悠着点吃吧,记得保持哦。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药补不如食补”。

乌梅三豆饮

冬至日是阳气生发的转折点,但也是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往后还会进入一年最冷的三九天。以往冬至都要喝极温补的羊肉汤,今天我们换个菜谱,推荐一款温润的乌梅三豆饮,酸酸甜甜,能解上寒下热的凉与腻,最适合体虚易上火的人。

【原料】

乌梅味酸,能收敛外散的相火、肝木之气,生津液。

冰糖:冰糖的甘与乌梅的酸合在一起,补脾胃,又不会阻遏气机运行

黄豆、黑豆、绿豆:黄豆和黑豆养肝木,补中气,降肝胆经相火,绿豆清肝热。

【做法】

① 准备黑豆、黄豆、绿豆、乌梅各30g,冰糖适量;

② 煮2小时,代茶服。

因为此方最“平淡和养”,它只是帮你把你原本的阳气敛藏住,丝毫不伤及“根本”。

也正因如此,实证的上火症状不能用这个方子,就是那种平时身体倍棒,突然上火的,一般是实火,不能用,因为乌梅、黄豆皆是补品,不虚忌用。


冬至过,寒冷的冬天就真正开始。体寒的女性除了注意穿着保暖之外,也要注意饮食,多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提高自身能量来抵御风寒

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另外还需要注意,冬至日避免吃太过辛辣刺激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锦上添花无人记,

雪中送炭情谊深。

冬至大似年,

不管汤圆水饺,

团圆就好。

愿您在凛凛江风里不失方向,

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声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